这段话求翻译!
儒门五尺童羞谈荆卿,以其刺客之靡也。然予观魏王沈事,未尝不废卷三太息。沈之忍亡其主也,然后知卿之矢死报知己,较然为古义侠,不可少也。故君子追论燕俗之长,急人之义,本于卿之...
儒门五尺童羞谈荆卿,以其刺客之靡也。然予观魏王沈事,未尝不废卷三太息。沈之忍亡其主也,然后知卿之矢死报知己,较然为古义侠,不可少也。故君子追论燕俗之长,急人之义,本于卿之遗风。古今词人多拙卿,而予犹以是取卿云。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将这段话逐一解释如下:
儒门五尺童羞谈荆卿,以其刺客之靡也。
——倒装句,即:以其刺客之靡,儒门五尺童羞谈荆卿。意思是:因为荆轲刺秦王属于刺客行为不符合儒家理念,所以读书人都会认为羞耻而不愿谈及荆轲。
然予观魏王沈事,未尝不废卷三太息。
——然而,我每次读曹魏时期王沈的事迹,常常不得不合上书卷连声感叹。
沈之忍亡其主也,然后知卿之矢死报知己,较然为古义侠,不可少也。
——王沈狠心叛离自己的前主子曹髦,后来又因司马炎对自己的信任而以死相报知己,明明属于那种古义侠行为,这种人是不可少的。(矢死:誓死,矢志以死相报。有关历史史实请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这里无法展开。)
故君子追论燕俗之长,急人之义,本于卿之遗风。
——因此说来现在的君子们赞扬评论的燕赵之风、急人之义,其实都是出自王沈的遗风。
古今词人多拙卿,而予犹以是取卿云。
——自古至今的词人们大多是批评王沈的,而我还是因此赞赏他的。(最后的“云”是句末语助词,无实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