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草食动物吃肉能生存,肉食动物吃草却会饿死?
在大家的印象中,草食动物都是吃草的,比如牛或者羊和兔子,更准确的说草食动物应该是植食性动物,吃草,或者吃植物嫩叶,木质等都是植食性的,那圆滚滚,可爱的大熊猫就是吃竹子。但大熊猫也吃荤,从理论上植食性动物都可以吃荤,但肉食性动物却不能吃草,要不然肯定消化不良,时间长了肯定得挂!
吃草是一种超强的生存技能,比如我们人类是杂食性动物,能吃肉也能吃草,但我们吃得“草”却是植物中比较特殊的,我们称之为蔬菜,或者水果,或者部分植物的嫩芽等,因为这些都是植物中比较短纤维的部分,因为我们的胃只能消化这些比较柔软的纤维,牛羊则能消化草料中韧性很强的纤维,它们能消化是因为有两个原因:
- 牛羊的肠道中具有纤维素酶
- 牛羊的肠胃有适合纤维素酶发挥作用的地方
我们所说的纤维素酶并不是单体酶,而是能降解纤维素成为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包括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人体消化道中不存在这些酶,所以对草料中的那些韧性很强的纤维无能为力,因此即使我们能吃下这些草,也会消化不良!
纤维素酶
牛羊的肠胃中光有这些纤维素酶还不行,比如我们人类的消化道中停留的时间一般24小时左右,当然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短于这个时间,也有人高于这个时间,但对于各种草料的韧性纤维来说,纤维素酶根本就来不及发挥作用,所以牛羊自有一套方法来对付!
牛的消化系统
以牛的消化系统为例,它总共有四个胃
第一胃:瘤胃
第二胃:网胃
第三胃:重瓣胃
第四胃:皱胃
牛属于反刍动物,所以它的胃在植食性动物中的结构非常具有代表性,它的食物在四个胃中的回转流程是这样的:吃下去的草料首先会在瘤胃中,这是储存发酵食物与营养吸收一体,但牛往往吃草时狼吞虎咽,根本就来不及细嚼就已经吞下,这些草料都会暂存在瘤胃中,然后牛在闲着没事干的时候会反刍到口中继续咀嚼,然后进入网胃中。在这里网胃会继续消化经过了咀嚼但仍然比较粗大的食物,而细碎的食物则会进入重瓣胃,继续挤压磨制食物,吸收营养与水分,最后被送到皱胃中吸收。
这四个胃中,都具备了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但分工各有不同,比如瘤胃主要是储存食物,网胃和重瓣胃主要是粗磨和细磨食物,而皱胃则主要是吸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网胃和重瓣胃,就是大家迟到的网格状的牛肚和牛百叶(重瓣胃),特征非常明显。经过这些胃消化磨制过的食物,最终还会被送到牛的肠道中继续吸收营养。
牛的胃体积是最大的
牛的肠道是体长的二十几倍,植食性动物的肠道都比较长,食物停留得久,才能让各种酶发挥作用,才能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被动物所吸收,当然这个肠道长度太长,也会在厌氧性菌群的作用下生成甲烷,所以牛打嗝和放屁出来的甲烷量是很可观的,如果各位比较留意的话,肯定有人看到过将牛屁收集起来做燃料的新闻。
- 胃石助于消化
有胃石的动物并局限于草食动物,比如鸡就会吞下小石块帮助消化,鸡胗就是和胃石一起磨制食物的地方!还有植食性恐龙也会吞下石头,通过胃部的蠕动带动石头一起成为磨制食物的得力工具。
鸡的小消化系统
老虎狮子为什么就不能吃草?老虎和狮子一样,胃肠道中不含纤维素酶,它们和人一样没法消化这些韧性很强的植物纤维,还有食肉动物的肠道很短,那些植食性纤维也来不及发酵就被排出了体外,所以你如果强行给老虎狮子吃下草料,那估计吃什么拉什么了!
另外老虎狮子的牙口是用来吃肉的,门牙虎牙非常发达,但咀嚼的臼齿几乎不存在,已经退化成了裂齿,所以即使喂它吃草,它们也无法将草料细细咀嚼后咽下,所以这个第一道硬件就不合适了!
臼齿已经退化成了裂齿
还有需要注意下的是,尽管草食性动物能吃荤,但它们并不适合长时间吃荤,因为它们的肠道太长,而肉食类比植物纤维容易消化,根本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在肠道中发酵,假如吃了太多的肉类,估计反而会消化不良了,这个不是吸收问题,而是排泄,可能会便秘!
草食动物吃肉的案例:
路透社曾报道印度一头牛在一个月之内吃掉了48只小鸡。
鹿会吃掉受伤后无法飞走的小鸟,还被人拍到鹿吃野兔的尸体。
河马一夜能吃掉40公斤草,但偶尔也会吃黑斑羚、幼年非洲象,甚至同类的尸体
大象会利用自己灵活鼻子捞鱼吃
所以说,草食动物可以吃肉生存,但肉食动物却不能吃草生存,所以说对于恶劣环境的生存来说,草食动物的生存技能要比肉食动物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