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和出家修行有什么区别
2022-10-27 · 知道合伙人宗教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出家、在家修行就从净土法门这一点来看,没有什么区别。往生这一点,无论出家、在家,都是信、愿、行。只要你具足信、愿、持名,都能蒙弥陀愿力加持,阿弥陀佛是大平等心,可不会区别你是不是出家、在家,都能够平等摄受。但是从所承担的责任来看,那是不一样的。出家人建立僧团,是要住持法道,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继承如来的家业,所以对出家人有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所有的出家人,要自觉地承担,一定要有持戒意识,一定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质。这个出家比丘是四众弟子的领导阶层——领众修行,我们一定要称职。这个续佛慧命、讲经说法,一定要在智慧、道德方面真正能够说得出来。
在自己的道德方面,让信众能够心悦诚服,能够佩服。这样我们以一种平等的心、谦卑的心去做,自己修行的力量一定要加大,要比居士修得更好。所以责任不同。在家居士就是叫外护,要护持三宝,护持正法的道场,对一些修道人提供四事供养,对承办利益众生的法会,都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种种的准备工作。所以出家僧团的内护和居士的外护,共同推进佛法的这个发展——这是四众弟子共同的事业。
那么出家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刚才讲由于出家僧团的责任重大,所以对他的素质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定。在古代出家是很不容易的,他要经过考试的,经过考试再给一个度牒:度牒制度——在清代以前都是这个样子的。从明代这个朱元璋以后——他由于原来是出过家的,因慈悲心,从他那里就开始废除了度牒制度,这样就使整个僧团的这个成分就不纯了——龙蛇混杂了。那么到了清代或者清代后期,这个僧团里面进入了很多素质很差的、没有信仰的、赖佛偷生的这些人。所以它对整个佛教形象,对僧团住持法道的力量感大为削弱。
那么在这个末法时候,无论怎么样,佛教的住持还是要靠僧团。那靠僧团,僧团里面的每个成员是要有要求的,用印祖话来说,他提出两点。你一个出家人,首先要发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你菩提心要发得出来,不是说:“哎呀,我在社会上很难混了,下岗了没有一份工作啊,据说出家赶点经忏还能赚点钱啦,干脆我也出家吧。”等出家赚了一笔钱,他又还俗了,这些都是败坏佛教。然后第二,就是要有过人的天赋。你要住持法道得要有智慧,得深入经藏,对佛经要有理解。如果你一翻开佛经,这个断句都不知道断在什么地方,讲什么一问三不知,你就很难做到弘法利生了。过人的天赋,就是他的记忆力强,理解力强,不仅要闻一知二,不仅要举一反三,而且要闻一知十,一闻千悟,这样快速进入佛法,然后进入弘法的前沿,能够左右逢源,头头是道,讲得地涌金莲,天花乱坠。古人都有这个水平,我们没有办法达到。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素养,然后又有菩提心驱使,他就可能能做一点弘法利生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一定要有对佛教深刻的、坚固的信心。现在这个末法时代,出家不容易,整个社会都被这种市场所污染,社会的东西必然会影响寺院。如果他的信心不是很坚定,对佛菩萨的存在,对极乐世界的存在都半信半疑,甚至整个的都不知道,不了解,不去念佛。那好了,他不去念佛,不去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以这个作为自利化他的通途正门的话,心没有放在道上一定烦恼现前,烦恼现前他一定会破戒,一破戒他自身的道德没有,他整个的形象也没有,这就是佛教目前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万一烦恼重,信心达不到那个程度,也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居尘学道也很好。万一撞进了僧团,自己烦恼降服不了,那也可以还俗。千万不要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去做破戒的行为,那可是地狱的种子,因果非常重大。这些都是我们要加以警觉的。
不管是出家修行还是在家修行,都需要我们坚定学佛的信念,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大安法师
在自己的道德方面,让信众能够心悦诚服,能够佩服。这样我们以一种平等的心、谦卑的心去做,自己修行的力量一定要加大,要比居士修得更好。所以责任不同。在家居士就是叫外护,要护持三宝,护持正法的道场,对一些修道人提供四事供养,对承办利益众生的法会,都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种种的准备工作。所以出家僧团的内护和居士的外护,共同推进佛法的这个发展——这是四众弟子共同的事业。
那么出家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刚才讲由于出家僧团的责任重大,所以对他的素质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定。在古代出家是很不容易的,他要经过考试的,经过考试再给一个度牒:度牒制度——在清代以前都是这个样子的。从明代这个朱元璋以后——他由于原来是出过家的,因慈悲心,从他那里就开始废除了度牒制度,这样就使整个僧团的这个成分就不纯了——龙蛇混杂了。那么到了清代或者清代后期,这个僧团里面进入了很多素质很差的、没有信仰的、赖佛偷生的这些人。所以它对整个佛教形象,对僧团住持法道的力量感大为削弱。
那么在这个末法时候,无论怎么样,佛教的住持还是要靠僧团。那靠僧团,僧团里面的每个成员是要有要求的,用印祖话来说,他提出两点。你一个出家人,首先要发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你菩提心要发得出来,不是说:“哎呀,我在社会上很难混了,下岗了没有一份工作啊,据说出家赶点经忏还能赚点钱啦,干脆我也出家吧。”等出家赚了一笔钱,他又还俗了,这些都是败坏佛教。然后第二,就是要有过人的天赋。你要住持法道得要有智慧,得深入经藏,对佛经要有理解。如果你一翻开佛经,这个断句都不知道断在什么地方,讲什么一问三不知,你就很难做到弘法利生了。过人的天赋,就是他的记忆力强,理解力强,不仅要闻一知二,不仅要举一反三,而且要闻一知十,一闻千悟,这样快速进入佛法,然后进入弘法的前沿,能够左右逢源,头头是道,讲得地涌金莲,天花乱坠。古人都有这个水平,我们没有办法达到。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素养,然后又有菩提心驱使,他就可能能做一点弘法利生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一定要有对佛教深刻的、坚固的信心。现在这个末法时代,出家不容易,整个社会都被这种市场所污染,社会的东西必然会影响寺院。如果他的信心不是很坚定,对佛菩萨的存在,对极乐世界的存在都半信半疑,甚至整个的都不知道,不了解,不去念佛。那好了,他不去念佛,不去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以这个作为自利化他的通途正门的话,心没有放在道上一定烦恼现前,烦恼现前他一定会破戒,一破戒他自身的道德没有,他整个的形象也没有,这就是佛教目前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万一烦恼重,信心达不到那个程度,也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居尘学道也很好。万一撞进了僧团,自己烦恼降服不了,那也可以还俗。千万不要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去做破戒的行为,那可是地狱的种子,因果非常重大。这些都是我们要加以警觉的。
不管是出家修行还是在家修行,都需要我们坚定学佛的信念,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大安法师
展开全部
从修行的本义来说是没有分别的,从形式和效果看则有所差别。出家修行的人从出家的那一天起,放弃了与俗世的人的牵挂,放弃了俗间事业的牵挂,放弃了所有的财产,比起在家修行,自然清净了许多。进入庙里加入僧团之后,更因为严格的戒律约束,而在事修上有自然的制约。又因庙宇的弘法环境及僧团的专业性,在理修上更容易除惑解疑,更易精进。对于托钵结缘的行僧来说,除了更容易表法,弘法,结缘,更容易在风餐露宿寒署饥渴中体会生命中的苦果集因,从而坚定修行的信心。相反,在家修行容易受到人与事的烦扰,若无坚定的信心和超强的自律,就比较难以做到精进甚至达到修行的目标。但若能做到初心不退,渐次修去,在家修行也一定能获善果,得大利益。在家出家,因人而异,不重形式,修心为要。初学浅见,望大德斧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主要区别有:
1.戒律不同。在家所持的是三皈依,或者五戒,或者在家菩萨戒。而出家的戒律是沙弥戒,或比丘戒。
2.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家修行,是业余的,因为在家居士需要工作,需要照顾父母和儿女等等。出家人则是专业修行。
3.责任有不同。出家人荷担如来家业,传承佛法,为人天之师。在家的居士,责任是佛法的外护,檀越施主,护持三宝。
1.戒律不同。在家所持的是三皈依,或者五戒,或者在家菩萨戒。而出家的戒律是沙弥戒,或比丘戒。
2.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家修行,是业余的,因为在家居士需要工作,需要照顾父母和儿女等等。出家人则是专业修行。
3.责任有不同。出家人荷担如来家业,传承佛法,为人天之师。在家的居士,责任是佛法的外护,檀越施主,护持三宝。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出家,是指离开亲人、家庭、事业这样的世俗世界,到庙宇里去做僧尼(也就是俗说的尼姑,和尚)。
一般出家后的人除了每天得吃斋念佛,同时要戒掉七情六欲。(也就是不能娶妻生子)。
修行是指具有自我意识的客观存在为了实现自主进化这一目的而主动对自身施加的一系列约束的总称。
只要能戒守条律
刻苦修行
出家和修行是没区别的
修行需要的没是所谓的戒条
而是一颗出家的心!
一般出家后的人除了每天得吃斋念佛,同时要戒掉七情六欲。(也就是不能娶妻生子)。
修行是指具有自我意识的客观存在为了实现自主进化这一目的而主动对自身施加的一系列约束的总称。
只要能戒守条律
刻苦修行
出家和修行是没区别的
修行需要的没是所谓的戒条
而是一颗出家的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其实真正的修行是学有用的技能,再将学到的技能历练升级精进到最佳状态的一个过程!什么才叫有用的技能?在武侠里有用的技能指的是武功(武术),在现实生活中有用的技能指的是能谋生赚钱的本领,在神话里有用的技能指的是神通(法术)!《西游记》里菩提祖师问孙悟空想学什么?菩提祖师要教孙悟空参禅打坐念佛诵经的时候,孙悟空都说了什么?你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