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发起十一次北伐,蜀汉还是亡了,他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 我来答
满屋新鲜事
2020-10-01 · TA获得超过566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082
展开全部

姜维与赵括的纸上谈兵,还是有差别的,诸葛亮说姜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可见这个人才能匪浅。

这里,要提一下陈寿《三国志》对姜维的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可以看出,诸葛亮和陈寿,意见相左。不过,这是很正常的。陈寿作为编撰三国历史的学者,他对姜维的了解,基于大量的史料,乃至于历史发展所造成的结果,对姜维这个人进行分析——这对一个人是否具备才能是不公平的。

把一个人放在历史的大环境之下,他是否有才能,与他是否能够做出大成就,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找来源于他们日常的接触,乃至于两人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交流。因此,我认为,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更有说服力,"粗有文武"这个评价于姜维而言是有失偏颇的。


很多人都说姜维好功名,傅玄有言"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也有人说,姜维复汉之心可鉴天日,如陈普"无德那堪力不任,重关如掌寇戎深。幽冥不系枭钟会,犹有区区一片心"。其实大家都是带有自己的情感倾向来看姜维的,以下,咱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接近这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将领。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姜维被诸葛亮辟为仓曹掾、节义将军,统帅近六千虎步军。不久,升任为中监军征西将军,姜维开始在蜀汉崭露头角。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留下遗命让姜维、魏延断后。《三国志·姜维传》: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由此,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能力还是比较认可的。

《三国志·姜维传》:"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费祎被刺杀身亡后,姜维又带着数万人出石营围攻南安,当时魏国雍州刺史陈泰率军前来,却不曾接战,姜维便因粮草耗尽打道回府。可见姜维,其人自视甚高,对一支大军的掌控力度,还差了些水准。


其实到了蜀汉后期,刘禅开始主政。此时蜀汉的政局已经是岌岌可危,诸葛亮的一次次北伐,便是典型的困兽犹斗。很多人也说诸葛亮的北伐,是穷兵黩武。但在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有效地遏制了蜀汉形势的恶化。诸葛亮在北伐时,积极的联系东吴,形成两国抗曹的政治、军事局面。

而且,诸葛亮并没有大规模的贸然进行惩罚,而是在国力可接受的范围内,谋求蜀汉恢复和喘息的转机。看上去,诸葛亮所精心准备的北伐,在曹魏面前固然是胜少败多,但曹魏从来不敢轻举妄动,甚至冒出个司马懿,不断的施展"拖"字诀。


而姜维呢?看上去不过是诸葛亮之后的“邯郸学步”而已。姜维执政的北伐,几乎是倾尽蜀汉国力,所进行的战争,留有的余地非常少。姜维在他所组织的北伐战争中,几乎是在逆天而行。他一边损害着国家的利益,一边也不对唯一的盟友东吴进行拉拢,孤军奋战。如此一来,自然打不过司马懿。

诸葛亮的“北伐战争”,十分注重民意。当时,曹魏逼迫汉献帝退位,也让他抓到了把柄。于是,他打着"讨贼兴汉"的旗号,获得了部分士大夫的支持。


姜维的时代,就比较惨了。这时刘备所打造的蜀汉文臣武将集团,几乎陨落殆尽。而战争进行到了这个时候,其实人心已经是向往安定,很多人是不愿意继续打仗的。蜀汉没有民意支持,他也没有注意对民意进行引导,难免失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