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为何没有投奔年羹尧,而选择了李卫?
雍正成功登基后,连夜赶回府上,与邬思道进行了一番长谈。邬思道以一段“三不可用”的言论打消了雍正的疑虑,并且主动提出“半隐”,而这个“半隐”实际上就是找一个雍正自己信得过的人将自己看管起来,顺带也能解决邬思道自己的温饱问题,也就是离开雍正的身边,但是不会离开雍正的视线,让自己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同时还能为雍正所知道和控制。
而“半隐”的去处就是李卫那里。
邬思道为什么要去李卫那里,而雍正为什么也会同意邬思道前往李卫府上“半隐”呢?首先,就是李卫对于雍正是绝对的忠心耿耿,绝对的诚实,不敢有半句假话。
李卫是当年雍正从扬州城下救回的小叫花子,如果没有雍正,也就没有李卫的今天,甚至李卫都有可能活不到这个时候,现在的李卫不仅是进入仕途,而且娶妻生子,这一切都是雍正的恩赐。
同时,李卫也非常懂得感恩,自始至终对于雍正是忠心耿耿,没有半点二心,所以在雍正府内府外的奴才里面,李卫是最让雍正信任的,要不然也不会安排他去监视年羹尧。
其次,就是李卫不识字,府上请一个师爷幕僚,帮着书写文案奏折,出出主意,可以更好的掩人耳目。
李卫大字不识,这是众所周知的,因而李卫没有办法独立完成文案工作,就需要一个帮着他的师爷,所以,府上多出这么一个师爷和幕僚,所有人都不会感到奇怪,而李卫也会根据雍正的旨意,将邬思道很好的掩护起来,这样其内情既不会为人所知,同时也能掩人耳目,不会让人猜忌。
而凭借邬思道的能力和实力,也能为李卫的仕途提供帮助,也算是变相的帮着雍正去培养李卫,这也是雍正非常希望看到的。
再次,就是李卫对于邬思道非常的尊重,邬思道必然是衣食无忧。
李卫在雍正府上的时候是奴才,邬思道是教书先生和幕僚,是李卫的半个主子,加上雍正都对邬思道非常的敬重,两人无论是年龄还是级别上都差了许多,加上邬思道非常有才略和学识,所以李卫对于邬思道一直都是非常的敬重,也正是因为如此,雍正也相信邬思道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雍正对于邬思道的歉疚之意。
一来,年羹尧位高权重,况且雍正也不能完全有信心控制住年羹尧。
从血洗江夏镇的事情,雍正就对年羹尧有了成见,年羹尧在江夏镇不仅自作主张一夜之间杀了700多人,并且欺上瞒下,将抢掠的钱财全部运回了四川而没有向雍正汇报,雍正对此非常的失望,也正是因为此,雍正才会安排李卫到年羹尧身边监视年羹尧。
此时的年羹尧已经是陕甘总督,成为了朝廷重要的封疆大吏,日后抢夺了十四爷的兵权后,年羹尧还有可能有更大的权利,甚至是节制兵权。如果邬思道到了年羹尧那里,他们两个人,一个有权有地盘有兵,一个又极富才略,即便是两个人不想着谋反,雍正也不得不时刻地方。
所以雍正是断然不会让邬思道在年羹尧的府上呆下去的。
二来,年羹尧戾气太重,邬思道和雍正都不敢保证年羹尧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年羹尧的戾气太重,太重于杀伐,这一点别说是雍正和邬思道,就连张廷玉都清楚明了。
邬思道也是非常的清楚,在李卫的府上,虽然李卫对于雍正是言听计从,只要雍正下旨杀自己,李卫不敢抗旨,既然是雍正动了杀心,自己就是身在天涯海角,也是必死不可,这是无法避免的,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是在年羹尧府上则完全不同,即便雍正没有说要杀掉邬思道,但是年羹尧很有可能擅自做主杀了邬思道,到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所以雍正和邬思道都没有绝对的信心保证年羹尧不会因为各种原因去伤害邬思道。
所以,雍正和邬思道都不会把年羹尧府上作为邬思道“中隐”的去处。
邬思道在李卫的府上,尽管可以保证衣食无忧,但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有朝一日雍正一旦迁怒于自己,李卫必然不敢抗旨,邬思道如果想要离开雍正的视线,改换门庭就是第一步。这个时候邬思道借由山西藩库大案,成功进入了田文镜的幕府,同样作为雍正的宠臣,邬思道到田文镜府上并没有引起雍正的反对。
在田文镜府上,邬思道又以8000两每年的幕酬一事,反复激怒田文镜,因而遭到了田文镜的驱赶,随即邬思道也带着如月赶在雍正前来河南视察之前,离开了田文镜的府上。
最终,雍正也没有选择追赶邬思道,而是选择彻底放走他,让邬思道真正的“全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