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之后不孝顺的孩子,通常情况下会有哪些明显表现?
有句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知老,孩子小时候的行为习惯,往往能“折射”出他大了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孩子长大以后孝不孝顺,往往在他小的时候就有征兆。
乐乐的妈妈小刘,一直对乐乐特别的宽容,因为乐乐没有爸爸,小刘总认为孩子没有爸爸特别的可怜,所以倾尽所能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乐乐。
只要乐乐想吃的的东西,哪怕再难做,再贵的食材,她都要给乐乐做出来。
只要乐乐能够开心,能够高兴,再苦再累小刘都认为是值得的。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乐乐不但不感激母亲,反而要求越来越多。
衣服、化妆品、首饰全部都要求最贵、最好的牌子。
而小刘只是一个公司的小员工,一个月的工资有三分之二全部都花在了乐乐的身上,但乐乐仍然不满足。
随着乐乐一天天长大,小刘觉得不能再这样任由乐乐发展下去,继续不管不顾孩子的发展实在是令人堪忧。
可没有想到她跟乐乐说让乐乐省点花钱的时候,乐乐却认为是她这个做母亲的没有做好,没有能力支付她的开支。
小刘听到女儿的话,特别的心寒。
孩子小的时候就一味地向父母所求,过度依赖父母,并且不懂得感恩,长大后自然也不会孝顺的。
不孝顺的孩子,从小就有这3个特征,希望你孩子没有
01CY故事
坏脾气,对父母大喊大叫
如今父母的育儿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基本上不采取虎爸虎妈的形式。
类似“棍棒底下出孝子”之类的事情,也逐渐不被大家所认可。
这导致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尤其是隔辈亲的老一辈,对孩子越来越溺爱了。
所以孩子稍有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发脾气,如果长辈做的事情不合意,他们就会大喊大叫。
小华是小区里面的孩子,爷爷奶奶非常宠爱他。
每当小华想要什么玩具时,老人都会买下来。如果不买,小华就会在地上哭闹滚打,爷爷奶奶没办法,也只能就范。
这样一来,孩子们认为找到了一个好方法,并且经常会使用,来给自己“谋福利”。
后来,孩子越来越调皮,连父母也管不了了。
我们我们过度的溺爱孩子的话,只会导致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难管。
02CY故事
过度依赖父母
如果一个孩子一直依赖父母,那他将会变成什么样?
前些时候热播的《都挺好》中的苏明成,就是这样一个缩影。
苏母在世时,苏明成安心当幼虫,无论大小事务,苏母件件要管、事事插手;
苏母去世,苏明成就成了无头苍蝇,没有主见,难以存活。
剧中的苏明成,长大之后安心啃起了老,把生活过得一团糟。
对母亲的过度依赖,让他丧失了独立的能力。
表面上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内心还是需要母亲喂饭的巨婴;
仿佛一个从小妈妈给他穿衣服的孩子,养到十几岁还需要给他系鞋带。
对父母的过度依赖,会废掉一个孩子的根基,即便是有心孝顺,也没有对应的能力。
如果我们永远搀扶着孩子学走路,那他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行走呢?
孩子成为人才之前,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啊。
03CY故事
不懂感恩、忘恩记怨
每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呕心沥血,耗尽全部。
有这么一个学生,在日本留学5年,从未打过一份工。母亲借债供他念书,每月还要支付他7000元的生活费。
但母亲的辛苦并未得到他的感恩。
因难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费用,他竟然在机场连捅了亲生母亲9刀。
他就是轰动一时“留学生机场弑母”案件中的那个孩子:汪佳晶。
李玫瑾教授说过:
“孩子3岁你不满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满地打滚;
可当他15岁时,他可能会自残、自杀和你争吵;
但当他20岁时,可能会怨恨你,甚至攻击你。”
孩子完全无视你的付出,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只记得你没有满足他,从而心生怨恨。
一味地满足孩子,只会养出一只不知感恩、只知怨恨的白眼狼。
心理学家有一个结论:
“感恩”是一种长时间形成的心理习惯,是人格特质,这种性格有赖于每一件具体细微事件中形成的积累。
所以我们有必要告诉孩子,他享受的一针一线、一蔬一饭都来之不易。
泰国有个小朋友,家长怎么说都不愿意去上学,他母亲就带他捡了半天的易拉罐。
孩子劳动了数小时,又渴又热、大汗淋漓、一身疲惫。
却被妈妈告知,捡来的瓶子卖的钱既不够坐一次公交回家,也不够支付一根冰棍钱。
这位妈妈是这样说的:“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需要让他们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惫,了解一切的来之不易。”
这何尝又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夙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