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皇帝是在自毁长城呢?

 我来答
李红腾好货精选
2020-12-01 · TA获得超过88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说起袁崇焕,历史上对此人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影响了明朝国运,直接误国让明朝战力锐减,把明朝带进了坑里。也有人说他战功卓越,戎马一生,却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崇祯皇帝是在自毁基业。

文官从武,在我国古代时有发生,像范仲淹,曾国藩都是典型,这位袁崇焕也是这样的。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

其实每个悲剧的历史人物都有功过,否则不可能死的那么悲惨。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袁崇焕的功和过。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袁崇焕在投笔从戎的时候明朝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时期了,政治腐朽,内忧外患,忠良被扣上帽子诬陷之事也是时有发生。

对于袁崇焕的功,有很多,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能收复失地,重整山河本就不易。主要事件第一个是,努尔哈赤是死在他手上的。这点几乎被大家所公认。

那些猜测努尔哈赤是自己死掉,或者是和袁崇焕有密谋什么云云,都是经过一些佐证来旁敲侧击,没有直接性的证明。

第二个是,皇太极打到北京城的时候,袁崇焕是千里迢迢赶回北京城来保卫京师的。

即使是在被崇祯关到牢里,关宁铁骑的祖大寿(或是另一将领)逃跑的时候,袁崇焕从牢里出来,劝说他返回保卫北京城。这些事件可以表明他的能力和忠心。

至于错误,历史研究中有句话,不能用现代的知识和想法去想当然的认为当初应该怎么怎么做。

不过我们也不妨讨论一下。

第一是,袁崇焕杀掉了毛文龙。毛文龙当时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他的地盘应该相当于敌后根据地。毛死后,清军南下再无后顾之忧。

对于这点,按照当时观点看,毛的确有要杀头的理由。明朝时候是由文官来节制武官的。

毛当时孤悬敌后,不受袁的调遣,并且吃空饷什么的。虽然有杀的理由,但杀掉后弊大于利。有这点看,袁崇焕至少不算是一个名将,因为过于意气用事。

明朝的时候袁崇焕被凌迟,但是为他平反的却是清朝的乾隆年前。

乾隆也许是想推出这个人,说崇祯皇帝自毁长城,证明清朝得天下的正统性。

但是,袁崇焕的实际作用应该是没有这么大的。

个人认为,袁崇焕有运气,比如打死努尔哈赤就有走运的成分。也有忠君报国,但是却不是能称为良将。

不过,明朝时候的以文制武的政策,以及其后期糜烂的财政状况外加天灾人祸,决定了明末期是不会出现精兵名将的。

所以袁崇焕不是一个能决定明朝气运的人,他根本拯救不了腐朽的明朝后期。可以说是后期的明朝气数应尽,一直在彷徨中自毁基业。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