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向八国联军宣战,历史上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 我来答
臻留球09
高粉答主

2020-10-06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8万
展开全部

01慈禧向八国宣战疑点颇多

中国近代史上,庚子国变历来被视作是清廷外交一大败笔,此举不但让本已千疮百孔的王朝背上了沉重的赔款负担,还使得世纪之交本不景气的中外关系急转直下。而对于这一事件来龙去脉的叙述结构中,慈禧向八国发布《宣战诏书》,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部分人认为,慈禧纵横朝政四十余年,不可能不知道同八国宣战后果之难预测,而且在她还年轻时,就曾因为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之事,而同夫君咸丰狼狈退避热河。痛苦记忆与执政经验的共同作用下,怎么看都不能生出《宣战诏书》这样的怪胎,所以慈禧向八国宣战一事,夸大之成分不小。


不过,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反对者多肯定了慈禧之执政经验,绝不会让她轻信义和团“刀枪不入”一类的宣传,但慈禧为什么还要宣战呢?因为西太后当时因戊戌年康党鼓动袁世凯领兵围园杀后一事,而对重用康有为等人的光绪恨之入骨,并试图将他废黜。可是列强不但庇护了被清廷通缉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师徒,还公开反对慈禧废黜光绪的准备,闹得慈禧郁闷异常,所以慈禧向八国宣战,很有可能就是单纯泄愤之举。

这样一类说法,看似也有道理,可是,向列强宣战毕竟牵涉面大,不比杀几个政治犯那样简单,更何况,庇护维新派和反对慈禧更换皇帝两件事上,英日出力最积极,即便开战,针对两国也够了,何必把美俄法等也扯进来?所以但凡具备一些政治理性,慈禧都不会贸然宣战,所以“慈禧利用义和团排外,因此才发布宣战诏书”一类说法,漏洞也很大。


02慈禧默许了手下的排外行为

那么慈禧到底有没有向列强开战呢?我们不妨来详细梳理一下,1900年所发生的事情。其实,1900年夏,列强的驻华公使们,并没有收到《宣战诏书》一类的内容,相反,清廷当时不但没有宣战的意思,还派人告知东交民巷(即外国大使馆区)方面,北京拳民势力扩大,外国的外交人员应该和家眷暂避天津。

当时的清廷,对于义和团是采取了一种极其矛盾的态度的,说矛盾,是因为清廷大部分官员并不相信义和团的法术,且担忧其聚众反反叛,因此不断向华北地区的地方官下令,让他们解散拳民组织,平息事态。

可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有人主张大事化小,有人偏就反着来。比如山东巡抚(后转山西)毓贤、曾监斩戊戌六君子的刚毅等,都为义和团辩护,称他们忠勇可用。在他们的纵容庇护下,义和团不但没有被压制,反而把势力扩展到了北京地区。


(西方画报中的义和团运动)

天子脚下发生的事,深居皇宫大内的慈禧,也有所耳闻。按理说她应当斥责刚毅等办事不力,可是相反的是,对于义和团不断膨胀的现实,她居然采取了一种默许的态度。这里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让慈禧认为其有利用价值,二则是义和团的实力庞大,已经脱离了清廷的掌控。所以慈禧纵使心有疑惧,也无可奈何,而这也就解释了清廷为什么会告知外国使节们,让其暂避天津了。

西方列强认为清政府此时已不能控制局势,而义和团的不断壮大以及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的噩耗,更放将会威胁其侨民与其他在华利益,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西摩尔的远征军从天津开往北京,试图威慑拳民,结果一路遭遇义和团和少量清军伏击,未能达到目的。而眼看西摩尔等势单力薄,列强才又组成联军,向京津的门户大沽炮台发动进攻,以达到控制京津地区,消灭义和团的目的。

03宣战诏书的确存在,但并未送至列强手中

那么此时,慈禧太后又是什么反应呢?1900年6月,一份伪造的列强照会被送至慈禧面前,里面赫然写着要慈禧归政光绪等内容,西太后半信半疑。这份照会的伪造者,是军机章京连文冲,此人极擅于模仿,因此能以假乱真,而他的幕后主使,就是原先内定好的光绪继承人之父端郡王载漪,眼看儿子因洋人干涉当不成皇帝,端郡王十分着急,在他看来,要想给儿子问鼎皇位扫清道路,他就必须通过激怒慈禧和列强开战,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他才要派人伪造此照会。

慈禧也是老江湖了,怎么能被一纸照会就蒙住,可是,其中的一些内容,到底还是与之前列强的态度有契合之处的,她的心理,实际上在信和不信之间犹豫徘徊。

就在这时,从大沽炮台传来了列强军舰发动进攻的消息,经过确认无误后,慈禧终于以光绪的名义,下达了所谓的《宣战诏书》,而这宣战书,也是出自端郡王所指使的连文冲之手。


诏书已被通过,不过,慈禧有她的精明之处,每做一决定,总要留一手,此事也不例外。在宣战书经她审阅后,她并没有让人交给各国公使,而是仅仅将它发给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督抚,让他们进行配合。两广总督李鸿章得到上谕后,颇有些犯难,犹豫一番,他一口咬定这是伪诏,而这也为日后东南互保埋下了伏笔。

至于参与指挥攻打北京使馆作战的西太后亲信荣禄,更是在掌握了主子这一自相矛盾的态度后,暗中命前线部队在“进攻”当中,尽量避免伤及使馆人员,好给日后的谈判创造条件。由此可见,一纸《宣战诏书》,其背后所隐藏的,实际上却是大部分政治精英中立乃至于相反的态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