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重用了李斯,为什么没重用荀子呢?
荀子是儒家学说的继承者,而李斯是法家学说的倡导者,秦始皇的终极目标是统一天下,当然觉得李斯的主张更适合自己。
李斯做过末期楚国上蔡人,早年曾经当过小吏 ,拜师荀子一心学习学习帝王之术,想成就一番事业。
但是李斯是实用主义者,不拘泥于所学知识,喜欢活学活用,他创立了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跟荀子的主张恰恰相反。
李斯刚到秦国的时候,在吕不韦手下效力,被推荐给秦始皇,任命为郎。后来任长史,又被拜为客卿。
但是刚开始李斯并没有得志,他的主张没有机会向秦始皇推销。
吕不韦后来被杀的时候,秦国宗族和贵族就给秦王上书说:吕不韦之所以胡作非为,是因为他原来是卫国人,他的祖国不在秦国,所以他没有爱国思想,唯利是图,以权谋私。
秦始皇看到大家奏本,觉得是这个理,于是就下令驱逐所有在秦国的外国谋士,因为李斯也是外国人,自然也在驱逐之列。
李斯怎么会甘心被命运摆布,他非常看好秦王,看好秦国的前途,想一展抱负,要是就这样走了,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于是李斯提笔写下了《谏逐客书》,递交给了秦王。
秦王看了之后,觉得所说有理,就下决心留下了李斯,并且开始关注他的主张,开始重用李斯。
李斯为秦王出了不少金点子,比如说统一文字、度量衡、修建统一的车轨、建立郡县制,还有进行思想控制,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打压读书人、焚书坑儒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功不可没,被任命为丞相,权倾一时。荀子虽然是李斯的老师,但是他的主张是彻头彻尾的儒家学说,跟秦始皇的理念不符合。
荀子对春秋战国各家的主张都有所批评,唯独对孔子的思想非常推崇,认为是最符合各国国情的治国理念。
所以荀子就把自己当成了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推崇孔子的"外王学",认为礼高于法,礼应该是法的基础。
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的话,百姓刚开始的时候,会因为畏惧刑罚,当守法良民,但是一有机会,还会铤而走险,造反作乱。
荀子把"法治"称为"暴察之威",把"礼治"称作"道德之威"。
推崇法治至其极也不过为"霸",只能称霸一时;而不能成"王",建立千秋霸业。
只有把礼义当作治国之本,法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所以荀子曾经向秦昭襄王推销过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其并没有被荀子打动,荀子受到冷遇之后,黯然离开了秦国。
秦始皇对严刑峻法情有独钟,认为儒家的那一套东西束缚自己的手脚;法家的主张实用、速效、立竿见影;儒家的学说见效慢,自己等不及。所以荀子在秦国受到冷遇,李斯在秦国非常吃香。
但正像荀子说的,只讲法不注重思想教育的秦国只称霸一时,就被推翻。秦始皇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会后悔没有重用荀子。
李斯和荀子的情况那可是完全不同的。秦始皇能接受李斯这个曾经的儒家子弟,但他绝对不可能接受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要知道秦始皇和儒家之间的恩怨纠葛可是很难化解的。儒家想要操控君王,以自己的理论思想去影响君王,去操控治理一个国家。但秦始皇却压根儿看不上儒家的那一套东西。秦始皇重视“法”。他很看重规矩。
儒家的那一套东西在秦始皇看来,早就应该扫到垃圾堆了。而荀子则对于孔子的思想倍加推崇,他认为孔子的思想是治国的最好理念。礼仪至上。从这一点来看就和秦始皇的治国理念格格不入。孔子讲究教化,秦始皇主张兵行伐谋。两者完全不搭嘎。这也是秦始皇重视李斯而不可能重用荀子的原因。
当年李斯虽然也曾拜在荀子门下学习,事实上不光李斯,韩非子这位法家大拿也曾是荀子的弟子。之所以他们会跟随荀子学习,主要是荀子的思想在儒家属于偏近于法家学说的一派。《史记》有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可见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虽然看上去荀子和秦始皇应该很合拍。但是荀子在国家治理方面非常看重礼,荀子认为“礼法并举则可王霸统一”。但同时他还认为“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这就说明荀子的内心中,儒家礼制思想还是高于法制思想的。因此就可以判断他和秦始皇注定是陌路人。
历史上荀子也曾入秦国考察。他对于秦国的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但同时他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谓之“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这明显就是表明了对于秦国重法轻儒的不满。最后荀子也离开了秦国。但事实上秦国从未罢弃儒生。即使秦始皇对于儒家也是礼遇有加。反观儒家却处处想要压秦始皇一头。
秦始皇和儒家有一方面非常的僵持。那就是关于秦朝的政治制度问题。秦始皇有鉴于历朝历代的灭亡经历,所以他听从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这就影响了儒家的利益。因此儒家大肆诋毁秦始皇。这也导致秦始皇和儒家之间矛盾激化。
李斯虽然身为荀子入室弟子,那也就证明他是儒家门生。但李斯所学之思想偏向于法学思想。这一点很受秦始皇的钟意。当然了,李斯的上位和李斯本身的能力也有直接的关系。但考虑实际操作能力的话,荀子就要远远不如李斯了。荀子和孔子一样,都属于理论能力大于实践能力的人。
他们的思想或许非常的超前,也非常的先进。但他们的具体工作能力却完全不行。你想想吧,一个整天研究思想文化的人,对于人情世故之类的完全陌生。他又怎能处理繁琐的政务呢?嘴上夸夸其谈的人也不是秦始皇的菜。因此在他们互相嫌弃的情况下,秦始皇是压根儿不可能用荀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