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若东北军拼死抵抗,日军阴谋会不会得逞呢?

 我来答
情感知心说
2020-12-28 · TA获得超过45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93
展开全部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南满柳条湖铁路炮制爆炸案,为九一八事变的开端,就在爆炸以后,日军驻东北关东军开始袭击北大营,也就是在后来短短半年的时间里面,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一瞬间沦陷到日本人的手中,其实就中日双方当时在东北的兵力对比,有人认为,假如抵抗的话,东北的局势不一定会在短短半年内恶化。

其实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东北易帜以后,张学良改编东北边防军,全军一共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总人数近40万,除了九一八事变前夕,张学良先后调派12个精锐旅入关作战,总人数在18-20万左右,当时东北军所有的兵力正规军有16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另外还有各种飞机、大炮等先进设备,而日军当时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仅有两万人。

9月18日当天,日军派遣一个中队进攻北大营,北大营镇守兵力8000余人,日军人数不过区区300,但由于张学良下令不抵抗政策,致使8000余人被日军300人击溃,并在一天之内,日军就占领了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沿铁路线18座城镇,并攻占了长春。而日军派出的兵力,仅仅是关东军第二师的一个团,而仅仅驻扎在长春的东北军,就有独立第23旅李桂林部一万余人,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那么当时张学良在什么地方呢?当时他正在北京的协和医院,在第二天听说了九一八事变以后,直接严令不许抵抗,其实此前北大营之所以没有抵抗就放弃,主要是因为日军早在此前就多次寻衅滋事,其中,诸如中村事件、万宝山事件,因此张学良不愿意直接与日军冲突,毕竟当时东北易帜以后,是归属于国民政府管辖。

之前中东路事件,由于过于冒失以至于失败,导致中苏交恶的时间还历历在目,张学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多做多错的情况下不如不做,因此他在离开之前,就嘱咐过,无论日本人如何寻衅,一概不予理会,所以北大营8000兵马几乎是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才被日军击溃的。1931年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并早在一个月之前就派出轰炸机空袭锦州,当时张学良就在锦州。

如果他能够反戈一击,以当时东北全境的兵力,以日军在东北的关东军部队根本就没有还手的机会,但是在各方势力关注下,张学良从锦州撤离,并将所部从锦州一起撤走,丧失了最有利的反击世纪。即便是开战以后,战局处于不利境地,东北也不会沦陷如此迅速,要知道东北军当时是全中国最强的一支现代化部队,比中央军还要强一截,日军如果在东北陷入苦战,必然无暇顾及上海乃至华北,这样完全能够做到阻敌于国门之外。

柏晗爱分享
2021-01-05 · 专注于经验分享
柏晗爱分享
采纳数:8 获赞数:106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会的,因为日本军队战斗力特别强,而东北军再怎么抵抗,也只能挡住一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情感交谈
高能答主

2021-01-04 · 情感的问题犹如故人归
情感交谈
采纳数:61 获赞数:227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如果东北军拼死抵抗的话,日本人的阴谋并不会得逞,并且当时中国就能守住东北的阵地,而不是将东北拱手送给日军,这就让日本人的阴谋全部破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栀栀推文
2021-01-05 · TA获得超过126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6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4.4万
展开全部
大概是会的,只是战线拉得长一些,毕竟当时中日力量对比悬殊,很难取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