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不趁势攻打蜀国呢?
诸葛亮执掌蜀汉大权之后,便开始了兴兵北伐,而对于魏国方面,面对如此强悍的敌人,放眼整个魏国,却无人能是诸葛亮的对手,最终派司马懿上场。虽然从曹操开始就一直提防着司马懿掌权,但是面对强敌不能没人去应战。就这样,司马懿开始了与诸葛亮的对决,对于双方实力来说,自然是魏国要强大。可是因为诸葛亮素来用兵如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双方的这种差距。
蜀汉的地势优势很明显,但有时候也是一种劣势。比如从蜀中运粮到部队前线就比较困难,缓慢又费力。好在诸葛亮机智,研究出来了木牛流马运送粮食,极大地缓解了运粮的尴尬。虽然整体实力上来说,蜀国明显要弱,但是诸葛亮向来治军有方,经他训练过的将士都精于搏杀,战斗力十分强悍。对于这一点司马懿十分清楚,同时对于诸葛亮的短板,司马懿也是摸得一清二楚,一方面为了减少魏军损失避其锋芒而不战,一方面通过持久消耗蜀军的粮草,来拖垮蜀军。所以不管诸葛亮怎么叫阵甚至羞辱,司马懿就是坚守不出,最终诸葛亮熬不住了,病死在了军中,司马懿获胜了。
可以说司马懿的军事能力确实很强,要换做一般人来指挥,恐怕早就拉上队伍跟诸葛亮干起来了。这看起来是很英勇的表现,但是就算赢了也会大大消耗自身的实力,此非上策。而司马懿直接抓住诸葛亮粮草的短板,根本耗不起多长时间,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不费吹灰之力便拖垮了诸葛亮,实在是高明。可是令人疑惑的是,随着劲敌诸葛亮的去世,司马懿却并未率军趁势进攻蜀汉?
要知道,以司马懿的军事才能,若是他出兵攻打蜀国的话,根本没人能挡住她进军的步伐,因为蜀汉已再无诸葛亮了。那为何他终其一生都不敢伐蜀呢?
若干年后,当蜀汉灭亡的时候,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面对刘禅曾不小心说出了实情:“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这句话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即使诸葛亮还在世,也不能辅佐刘禅让蜀汉长久,更别说各方面都不如诸葛亮的姜维了!司马昭这几句话直接说出了司马懿为何不伐蜀的原因所在,就是司马懿根本不想伐蜀,因为没有了诸葛亮的蜀国根本不堪一击,让他自生自灭就好,费不上兴师动众的去讨伐它。
当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司马懿不敢去伐蜀。为何这么说呢?这跟当时的局势有关,试想一下,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得到曹魏的重用是为何?是因为他有价值,面对强悍的外敌,魏国无人能应付除了他。因此司马懿才能执掌军权,还能活得好好的。要是司马懿一鼓作气挥师进取蜀中,三下五除二的把蜀国给灭掉了。那司马懿可就真遭殃了,表面上看司马懿立了不世之功,而背后的隐患则是曹氏必会找机会将其除掉,而且家人一个也跑不掉。因为此时的司马懿对于曹魏来说已经用处不大了,而且功高震主向来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而司马懿怎会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呢?因此他断然不敢趁诸葛亮死后去进攻蜀国的,只有留着蜀国,曹魏才不会动他,他和家人才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