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建制一般有多少兵?
展开全部
原则上每牛录300户,每旗辖25牛录,实际情况每旗所辖的牛录数和牛录下的丁数时有变化,满清入关后,牛录逐渐被以100人——300人为一“佐领”的单位取代并成为定式,但旗制终清未改。
努尔哈赤建国初期,正黄旗有四十五个牛录,镶黄旗有二十个牛录,女真人尚黄,所以两黄旗由努尔哈赤亲自统领;正红旗有二十五个牛录,镶红旗有二十六个牛录,由努尔哈赤儿子代善和代善长子岳托统领;正蓝旗二十一个牛录,由努尔哈赤儿子莽古尔泰统领,镶蓝旗有三十三个牛录,原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部众,因争权被处死,后由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统领;正白旗二十五个牛录,由努尔哈赤儿子皇太极统领,镶白旗共十五个牛录。
努尔哈赤建国初期,正黄旗有四十五个牛录,镶黄旗有二十个牛录,女真人尚黄,所以两黄旗由努尔哈赤亲自统领;正红旗有二十五个牛录,镶红旗有二十六个牛录,由努尔哈赤儿子代善和代善长子岳托统领;正蓝旗二十一个牛录,由努尔哈赤儿子莽古尔泰统领,镶蓝旗有三十三个牛录,原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部众,因争权被处死,后由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统领;正白旗二十五个牛录,由努尔哈赤儿子皇太极统领,镶白旗共十五个牛录。
展开全部
上三旗满清皇帝亲统,正黄旗下辖九十二个整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兵马约两万八千,人口十五万人左右;镶黄旗下辖八十四个整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兵马约两万八千人左右,人口十三万;正白旗下辖八十六个整佐领,兵马两万六千左右,人口十三万。
下五旗由诸王贝子贝勒分领。镶白旗下辖八十四个佐领,兵马两万八千人左右,人口十三万;镶蓝旗下辖八十七个佐领,兵马两万七千人左右,人口十三万五千;正蓝旗下辖八十三个佐领,十一个半分佐领,兵马两万六千人左右,人口十三万。
镶红旗下辖八十六个佐领,兵马两万六千左右,人口十三万;正红旗下辖七十四个佐领,兵马两万三千人左右,人口十一万五千人。
下五旗由诸王贝子贝勒分领。镶白旗下辖八十四个佐领,兵马两万八千人左右,人口十三万;镶蓝旗下辖八十七个佐领,兵马两万七千人左右,人口十三万五千;正蓝旗下辖八十三个佐领,十一个半分佐领,兵马两万六千人左右,人口十三万。
镶红旗下辖八十六个佐领,兵马两万六千左右,人口十三万;正红旗下辖七十四个佐领,兵马两万三千人左右,人口十一万五千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清中后期约有十二万人左右。清太祖、太宗时期,八旗组织有较快的发展。入关前满洲八旗共309个佐领,又半分佐领18个;蒙古佐领117个,又半分佐领5个;汉军佐领157个,又半分佐领5个。八旗满、蒙、汉佐领共583个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镶黄旗:86个佐领、两个半分佐领、兵力约30,000
正黄旗:92个佐领、两个半分佐领、兵力约32,000
正白旗:86个佐领、兵力约30,000
正红旗:84个佐领、兵力约26,000
镶白旗:84个佐领、兵力约26,000
镶红旗:86个佐领、兵力约28,000
正蓝旗:83个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力约27,000
镶蓝旗:87个佐领、1个半分佐领、兵力约28,000
正黄旗:92个佐领、两个半分佐领、兵力约32,000
正白旗:86个佐领、兵力约30,000
正红旗:84个佐领、兵力约26,000
镶白旗:84个佐领、兵力约26,000
镶红旗:86个佐领、兵力约28,000
正蓝旗:83个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力约27,000
镶蓝旗:87个佐领、1个半分佐领、兵力约28,000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1]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
清入关伊始,为加强军事防御,分别令八旗兵在京师与各地驻防,直至18世纪中叶,八旗营区终于系统地分布于全国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的驻扎。入关伊始,清廷即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民人的大批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优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甚至出现“生计”问题。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2]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1]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
清入关伊始,为加强军事防御,分别令八旗兵在京师与各地驻防,直至18世纪中叶,八旗营区终于系统地分布于全国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的驻扎。入关伊始,清廷即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民人的大批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优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甚至出现“生计”问题。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2]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