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封神演义》,为什么感觉元始天尊那一帮人,才应该是反面人物?
看过《封神演义》后,为什么觉得元始天尊那一帮的人,才应该是反面人物呢?
我想应该是受以下几个事件的影响,三霄摆九曲黄河阵用混元金斗活捉了玉虚宫十二金仙,连燃灯道人也望风而逃,打的姜子牙成为光杆司令。之后,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出手将其诛杀,如此不免有些以大欺小胜之不武。诛仙阵四圣“围殴”通天教主,还有孔宣从旁相助以及燃灯道人的暗中偷袭,这样以多胜少的群攻模式,即便胜利也会惹人诟病。万仙阵总指挥金灵圣母一人对战阐教三大高手不落下风,却被燃灯道人偷袭打死,这样会让很多看官为圣母鸣不平,同时对阐教的燃灯道人也心生反感。
类似的情况还有惧留孙用捆仙绳对蓬莱岛余元数次下黑手,阐教每次作战都是群攻模式,如雷震子上三路、哪吒中三路、土行孙下三路,倘若公平起见一对一单挑阐教大多不是截教弟子的对手。还有就是阐教屡屡复活死去的弟子,而截教通天也不乏这样的手段,但一次也没有使用。阐教不断地邀请外援相助,截教却一直都是孤军奋战。
因此,在这场激烈的封神大战中,阐教虽然扮演的是正派人物,但从作战方式、手段以及游戏的规则来看,给人的感觉貌似有些反派作风。而被称为披毛戴角湿生卵化的截教,虽然输得一败涂地,但身上似乎有一种梁山草莽英雄的味道令人敬佩惋惜。像三霄仙子、赵公明、闻太师、金灵圣母、吕岳、龟灵圣母、多宝道人等,都是那么的惊天动地轰轰烈烈。
但果真如此吗?非也。
我们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封神大战的本质是什么呢?
阐教十二金仙犯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昊天上帝又让十二金仙俯首称臣,再者成汤将亡周室当兴。故鸿钧老祖下令由阐、截、人道三教共拟封神榜,以此观众仙根行之浅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
鸿钧道人曰:“你三个过来。”老子、元始、通天三个走近前面。道人问曰:“当时只因周家国运将兴,汤数当尽,神仙逢此杀运,故命你三个共立‘封神榜’,以观众仙根行浅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封神演义》·八十四回
封神榜是对三教的一次终极考核,由此产生的封神大战其本质是鸿钧老祖对三界的重新布局。任何事物都非一成不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出现桎梏,改革是大势所趋,只有改革才能更持久的生存。兴周灭纣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鸿钧老祖定下的规则与红线。鸿钧老祖代表的是天道,顺应天道的就是正派,逆天而行的就是反派,而以通天教主为首的截教其行事明显违背了规则,所以,反派这顶帽子是摘不掉了。
固然,在这场封神大战中,有些人物的结局值得同情,如为成汤社稷出生入死的闻太师、被燃灯道人打死的金灵圣母、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斩杀的三霄、陆压用钉头七箭书射死的赵公明等,但是同情归同情游戏规则不能破。像近日江西一名参加中考的学生,因为拉稀延误了考试时间,数年寒窗苦读实属不易值得同情,但考场有考场的规则任何人都得遵守不能逾越。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截教弟子毕竟犯规在先。
十二金仙是昊天上帝御笔钦点的大臣,如果出了意外别说元始天尊,就是鸿钧老祖也难以交差。因此,也就顾不上什么以大欺小了。正如《神雕侠侣》中断肠崖前,周伯通对金轮法王说:“臭和尚,老顽童不讲究什么江湖规矩了。说不得要来个以二对一。”元始天尊如果顾及身份,十二金仙或许就凶多吉少了,封神榜也无法顺利进行。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再说元始天尊出手也在规则之内,并不算犯规。
其次,《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告诫张翠山:“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若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殷郊与殷洪本来是玉虚门下的正派弟子,但背叛师命与姜子牙作对,最终沦为反派人物,毗卢仙、多宝道人以及无当圣母等原本是截教门人,后来改恶从善入了正道。江湖正邪之分是惩奸除恶行侠仗义,封神大战的正反看是否顺应天道,说白了就是站在西岐武王一边的就是名门正派,站在纣王一边的就是反派。
从九龙岛四圣到通天教主的万仙阵,截教一直在阻碍武王伐纣大业,与纣王一个阵营自然就是反派了。以元始天尊为首的阐教,虽然说使用的手段与作战方式,对于截教来说有些不公平。但都是为了帮助武王伐纣,这就符合鸿钧老祖定下的游戏规则,就算被认为不合理也是合理。如哪吒曾对父亲说,即便打死东海龙王也在情理之中。
人生重要的是站对队,闻太师为成汤天下九死一生,然自古成王败寇那份忠也是愚忠了。金鳌岛姚天君暗算姜子牙是为非作歹,陆压用同样的方法杀死赵公明是代天行事。除了怎么做更重要是为什么做,初心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会有差异,阐教一心辅佐武王伐纣,怎么会是反派人物呢?
最后,封神大战中西方二圣、瑶池金母以及散仙陆压等人,都义无反顾的相助元始天尊,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而且都是不请自来。那么为何没有人帮助通天教主呢?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孰正孰反已显而易见了。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天的截教违背天道像纣王一样不得人心,而对于不得人心者,自然会遭到天下人的群起而攻之,所以,也就怨不得阐教有什么帮手使什么手段了。
这个问题说的有点偏激了,但是也确实有那么点道理。今天我就聊聊关于封神背后的一些故事。
小时候看封神看的都是热闹,看的都是法宝,长大了再看封神,这时才会发现封神就是几位大佬在为了利益而争斗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里边既有合纵又有连横。里边的阴谋诡计可真的是不少呀。
再封神里边除了一位鸿钧老祖以外,其他的六位圣人的真实实力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互相之间可能是真的谁也杀不死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联手和谋划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了,所以轰轰烈烈的封神大战就开始了,而在整个封神大战之中除了六圣以外,还有天庭一直在其中谋划,所以封神也能算是七方在交手,而这七方分为五个阵营,通天教主阵营,元始天尊阵营,太上老君和女娲阵营,天庭阵营和西方阵营。其中在这几个阵营中闹得最欢的就要属于元始天尊阵营了,在封神的一开始,其实只分为了两个派系,一个是元始天尊派系,一个是通天教主派系。女娲和太上老君属于看热闹状态,天庭属于最为弱小的一方,西方是属于东方的整体敌人,四位圣人联手,西方二圣只能安于一隅。
封神大战的导火索分为两层,一层是人间界,一层是仙界。人间界的导火索就是纣王亵渎女娲娘娘,女娲娘娘大怒,派遣三妖毁坏纣王江山,而仙界的导火索就是昊天上帝下旨命十二金仙俯首。两条导火索全部点燃,直接点燃了封神大战,姜子牙得封神榜,准备人间封神,而仙界也因为十二金仙的杀劫引发天地的大杀劫,天地之间气数已定,修行之士想要避过其次劫难,只有上封神榜或者得到圣人的庇护,但是不管是圣人庇护还是封神榜都是有着名额限制的,得到圣人庇护既可以获得强大的实力自由又可以不受限制,而进封神榜算是保住阴神,实力永远不能再涨,以后也只能在天庭为官,所以不管是元始天尊也好还是通天教主也好,都不想自己的弟子上封神榜,但是天地有定数,上榜之人必须那么多,所以死道友不死贫道,就是六圣的核心观念了。
一开始的封神其实太上老君和西方二圣都是在旁观,而随着封神大战越大越激烈,引得圣人级别开始参战,这时天上的圣人几乎都坐不住了,所以大家纷纷蠢蠢欲动,而这时通天教主的有教无类的观念的强大便体现出来了,截教力压阐教一头,打的阐教是节节败退。
元始天尊开始坐不住了,开始以大欺小,看见元始天尊出手欺负人的通天教主也是看不下去了,开始对阐教下手,而通天教主身为剑仙,攻击力确实强,元始天尊自己根本就挡不住,所以元始天尊开始找大师兄的帮忙,这时太上老君也看出来了这个三师弟确实强,可能一个人还真的挡不住,所以很快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开始联手,这时几乎是和通天教主势均力敌了,而这时谁也没想到的是,就算这时通天教主还是没有出全力,因为通天教主在阵法一途上非常的厉害,于是在没有办法之下,元始天尊只能开始寻求外边的帮助,而这时的外界势力最强大的就是西方二圣,所以元始天尊许诺只要西方二圣出手,那么西方可以在通天教主的弟子中寻求资质好的法力高的去壮大西方的门楣,于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和西方二圣成功联手。
于是结局很明显,四打一,通天教主完全不是对手,于是通天完败,而整个封神榜几乎被通天的门下填满,而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几乎是未损失什么,所有人都是平安度过了这次大劫,而西方二圣也是因为这次的大战得以最初的资本积累,开始为后期的东进做准备。
而遍观整部封神最大的获利人就是元始天尊,既保住了自己的弟子,又成功让这些弟子进入天庭,身居高位,几乎是直接辐射整个天庭,而后期元始天尊更是点化了一名玉帝,几乎将整个天庭收入囊中,而历史永远是胜者书写的,而弱者永远是值得同情的,所以大家会感觉封神之可能元始天尊才是最大的反派,其实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确实没错,因为几乎每一次的风雨都是元始天尊和他的门下的弟子挑起来的,但是大家反过来想一想,自己的弟子自己不保谁去保,那保护自己的弟子自然就得有人受伤害,所以最后只能是通天受伤害了,而偏偏通天教主属于比较孤傲的那种人,拉不下脸去求人,所以只能是生生的被人玩残了。
而截教的众弟子,在这场大战中表现出来的重情重义,令人感叹。不管是九龙岛四圣受闻太师邀请下山,还是十天君主动前往西岐助战,甚至于后来的赵公明、三霄娘娘等,前仆后继,最终全部身陨道消。
而且在封神大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截教仁义的一面。一般说来,修为达到了金仙境界的高手,挥手间就可以移山倒海,杀死千万人。明明身怀大杀器、实力碾压西岐的十天君,却选择伤害范围最小的摆阵模式。反倒是一贯高举正义大旗的姜子牙,冰封岐山之战中,一下子就重伤五万人,冻死三千人。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到底谁正,谁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