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天天说自己这不舒服,那不舒服,这是什么心理?
由于案例丰富多样,使得我愈加关注这一类人群,在咨询工作中,我慢慢积累出了一些经验,摸索出了一些规律,现提供如下:
无论多大年纪的人,当他们感到自己对这个 社会 ,或者说对于这个家庭,或者说对于自己的人生(这个目标取决于他们所在意的是什么)所提供的价值很低,低到不足以支撑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存在的时候,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说,他们就会对内进行攻击。攻击自我,通过这里或那里不舒服,这种不满意身体的表现,来达到对自己进行批判的目的。
对这种表现来说,其家长和自己,需要做到一些降低期待并接纳这个人本身的行为,来支持他的内在力量逐渐丰足,乃至充实,以提升其内在价值感,用外在的价值观念,来消除莫名其妙的身体感觉。
无论多大年纪的人,一旦他们的安全感不足以支撑他们在当下的环境中生存,他们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或者说他们自己认定是有问题的,那么他们对自身的不满意,就可能会导致疑心自己生病的现象。
他们需要对当下环境的掌控感,需要某些自主意愿的行动,并且需要外在的认可,借以支持自我的完整性。(而不是看上去千疮百孔、各种不舒服的样子)
唯其越加关注自己身体,才会有这么多细碎的感受,并且认为自己是不舒服的。当他们表现出这儿或那儿不好受的困惑时,家人要做的,是接纳他的感受,认同他的感受。同时和他们讨论,在什么时候,这个不舒服就会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个不舒服是不出现的?还可以引导他和这个不舒服对话,讨论一下能不能让自己更舒服一些,该如何去做到?
利用叙事疗法的外化技巧,与这个不舒服进行对话,并且一起积极寻找舒服感觉,是一种支持性的做法。
关注身体是很好的做法,是一个人与自己更加亲近,能够更好地爱自己的前提。所以家长不要打击这个现象,要支持他,鼓励他使用多种方法去探寻答案,慢慢地达到对身体有更多掌控感,不再表达不舒服的效果。
一个人如果天天说自己这不舒服,那不舒服,这是什么心理?
如果这种身体不适能够排除是由于身体实质性病变引起,那么很可能因为焦虑情绪导致,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潜意识里,她想引起某些人的注意和关心。
先来说说第一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躯体症状障碍。其特点就是患者本身并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却一直对自己身体 健康 状况存在过分关注,然而,通过心理上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一个部位的不适可能泛化为多个部位的不适,而严重程度上来讲,也随着时间逐渐加重。如题主所说,对于此类个体的不适可涉及多个部位和系统,常见的是胸痛、心慌,其他还有恶心、呕吐、腹痛、喉咙异物感、腰背的疼痛、发热,或者罕见的还有自觉身体有异样的气流,我们也可以称这种情况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身体不适大多时间存在,所以多半引起睡眠障碍。
第二种情况,有心理学家认为,这样的个体存在某种欲望和现实的冲突,然而这种冲突大多不被众人认可,于是心理上的冲突以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小孩子经常会出现肚子痛,其中一部分就是由于“不愿上学”的心理诱发的。不愿上学可能是因为害怕老师的批评,也可能是因为同学关系不良。所以这里我们反思是不是那些喜欢校园的孩子“肚子疼”的情况比较少?
这种心理不单单限于儿童,在成人中也占有很大比例,比如有些女同志心情不好时就喜欢购物,购物时身体也不难受了,回来后心情就会好一段时间,这是因为,购物是她喜欢做的事,而消费行为恰恰使自身的不适感得到转化。
其实以上两种情况,根本原因都是焦虑,只不过前者是因为“对于不适感过度聚焦”,后者存在更多的心理冲突。治疗上,抗焦虑治疗往往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当然,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同样重要,可采用改变患者认知,或者放松等疗法。经过治疗的患者,大多最终预后较好,但对于某些性格上过于纠结、自我为中心的患者,可能疗程上要较其他人群要长一些。
我讲一个我同事的真实案例,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很说明很大一部分这种情况的心理状态。
于是她和老公商量,把自己父母接过来一起住,因为她老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他很赞成这样这个想法。于是和父母通了电话,说明想法,父母也没用反对,二老也想去城里体验一下城里的生活。
到城里住了一个月有余,父亲找到她说,感觉最近吃什么东西都没有胃口,肚子也有点不舒服,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她一听,立马带老父亲去附属医院挂了专家号,问诊,做检查,一顿操作下来,发现没有什么问题。
于是回家修养,炖点汤滋补一下,过了一个星期左右,感觉手臂没力气,拿东西使不上力,再次前往医院拍片子,做检查,医生仍旧没有看出有什么问题,骨骼和肌肉都没问题,也没用受伤,让其回家修养。
一来二去,父亲觉得给女儿添了很多麻烦,内心很过意不去,执意要回农村,他觉得在农村吃麻麻香,身体倍棒,在城里感觉不得劲。女儿也担心父亲身体,于是让其会老家,但是一周去看望一次。
奇怪的是,回到农村的二老,伺候二亩地,还种了菜园地,每次女儿去,都要让她带很多菜回去,身体啥事没有,吃得下,睡得香。
这是两年前,同事遇到的情况,向我咨询。我记得当时回复很简单:这就是闲的,习惯了每天有事做,到城里了,啥事没有,内心没有充实感,感觉心慌慌,慢慢就感觉自己不如从前了,是不是得了病,于是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但是又检查不出来,我把这解释为焦虑恐慌。
第一点:天天说身体不舒服,有可能确实是生病了,影响到身体的正常机能,产生了不舒服的症状,还是建议到医院做检查,确保身体的 健康 是第一位。
第二点:如果身体没毛病,很有可能是像案例中一样,就是闲的慌,人闲下来会发慌,这是真的。失恋,失业,换了新环境,毕业了,当原有的习惯和依赖被抽空,人会突然的无所适从,注意力是游离的,容易把身体的正常反应,无限放大。睡不着,会觉得是不是神经衰弱;心情低落,会觉得是抑郁症;长个口腔溃疡三天没好,都能当做是口腔癌。
小结: 没事别闲着,找点事做,不然总是怀疑自己,人的价值和存在感是通过行动和行为体现的,在身体 健康 的情况下,一天天说自己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这个行为其实也是在刷存在感和突出自我价值。
一个人如果天天说自己这不舒服,那不舒服,这是什么心理?
那么首先要带这个人去检查一下身体,如果经反复检查,TA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那么我认为这些症状可能与心理有关,最有可能是下面三种问题:
第一种:没病装病,为了引起身边人的关心和重视,或者给其施加压力求得改变。
没病装病的人,要么是强势的人,要么是自卑的人,要么是内心极度渴望爱的人,TA们可能因为处境的变化,比如没事可做孤独,比如对现在的处境不满意、不适应等,所以不停的表达自己不舒服。
一方面是为了引起重视,要关心,要爱,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给对方施加压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二种:因为过于焦虑的情绪引起身体上的应激反应。
说到焦虑情绪,很多人都会有,但是过度的焦虑就可能会引不良的心理和身体的反应。
比如TA可能是年纪大了,看到身边的人生病了,或者看到有的人离世了,TA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从而特别担心自己会不会生病?
身体有一点不舒服,TA都会把问题放大,让后怀疑自己也得了重病,然后不舒服的感觉就更强烈。时间长了,由于总是对自己不断的负面的心理暗示,自己就会觉得自己也病了!
第三种:患有“躯体形式障碍”。
这是一种神经症,是精神医学常见疾病。患者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但患者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并相信其疾病是存在的。常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或精神受到刺激时,表现对身体 健康 或疾病过分担心,常有敏感多疑、对 健康 过分关切并要求较高的个性特征。
所以说,要针对TA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如果只是简单的心理问题,作为TA的家人要多关心TA,如果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就要找心理医生疏导,如果属于精神疾病,那么就抓紧去看医生。不论是哪种情况,TA都是属于内心敏感脆弱的人,作为家人一定要多关心TA,帮TA解决实际困难,帮TA走出心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