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曾国藩传》第一章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
1.1曾国藩的家庭背景
曾国藩祖父曾玉萍本为普通农民,年轻时没有度过书,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买一匹好马,整天在城里和一群浮浪子弟混在一起。在他纵酒高歌之时,有一老头对他孙子说:“不要学他,家里没钱却跑到城里装大爷,这个家迟早败在他手里!”他听闻此话,便立马卖了马,徒步回家。自此之后,早睡早起,干农活,发誓兴家立业。他告诉曾国藩,自己亲手种的菜,吃起来才香,辛苦挣得钱,花着才心安。
曾玉萍奋斗十几年,使曾家从普通中农成为家境殷实的小地主,在地方上树立了自己威信。传统社会,一个家族要真正发达,主要看家里有没有人读书当官。有了功名,一个家族的地位才能巩固。故而,他请最好的教师,将自己的儿子曾麟书供出去。奈何,儿子太笨,中不了秀才,他将希望寄托在长孙曾国藩身上。由其父曾麟书给他开蒙,教他学习。然而,此次,二父子再次踏上科举之路,已是第五次,但仍未高中。
1.2曾国藩的性格
然则曾玉屏相信人定胜天,第六次送他们去科考。而这一次其父曾麟书已中秀才,而曾国藩却被“悬牌批责。”(被批为文理不通,是一件难堪的事,相当于被全省示众)这一次,对他打击特别大,他开始反思多年读书考试失败的经验,找出原因。
他自此确定一个事实:自己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但是上天没有给自己一个与雄心相匹配的聪明的大脑,即天赋太差,志向远大但能力不副。但是他天生有一股倔劲,绝不放弃,故而,解决雄心与头脑之间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超人的努力。他给自己取名叫“涤生”。——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他要扫去过去的失败,重新做人,洗刷“悬牌批责”的耻辱。他要破釜沉舟,挽回自己的颜面。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学习思路,寻求改变。
其实他之所以一直失败,主要是曾麟书的教学方式有问题。就是四个字:死记硬背。虽然基础扎实,但是限制了他的灵性。他通过对比自己和他人的文章,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于自己写东西过于拘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苦苦反思后,他感觉以前学了六年的他,瞬间打通了关节,最后第七次科考终于中榜。后来考举人,考进士、进翰林院都遂如人愿。开了窍后,一顺百顺。
艰难的科举考试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崇尚笨拙。(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他一生做事从不饶弯子,不走捷径,总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脚印。他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不玩心眼。带兵打战,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君子不走捷径,不图虚名。锱铢积累,艰难前进。君子成功虽然比别人晚,但是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
2. 为什么学做圣人
2.1初入翰林、诸多不适
进入翰林院后,曾国藩开始了京官生涯。翰林院工作任务便是“读书养望”,在这里深造,以备他日大用。翰林院之学士不以官员自居,而以学者身份自重。此时的曾国藩可谓是:锐意功名,意气自豪;顾盼自雄,睥睨一世。但不久他便陷入深深的自卑中。翰林院集结了当时的精英,发现他们身上有一种学者气质,大儒本色。而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从气质到观念都非常庸俗,出生在普通农家的他从小听闻的,不过是鼓吹变迹发家的地方戏;头脑中所想不过是功名利禄。然而人毕竟是被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他“急于功名”倒也情有可原。
他开始读王阳明,发现自己的境界和视野狭窄而低劣。于是,如何洗刷身上的低劣之气成了他深深的焦虑。
一开始,曾国藩在性格上有许多缺陷。一、浮躁,坐不住;静不下来,生活不规律。青年时代的他,活跃外向,爱交朋友,爱窜门,爱聊天,爱开玩笑。初进翰林院,许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于是他开始放任自己。二、为人傲慢,修养不好。朋友称之为“无处不着怠慢之气。”“自是——说什么事都认为自己对,听不进不同意见。”刚刚结识,还显得谦逊,但是与人交往久了,就会露出傲慢的本色。三、虚伪。发出言不由衷的赞美,而且喜欢夸夸其谈,不懂装懂。第四、好色。所以说年轻时的曾国藩很多方面都很平庸,不仅智商、性格修养上亦如此。
湖南人虽倔强、坚韧,但也封闭、狭隘。湖南历史上有一个规律,一个人只有出湖,才能褪去那种在闭塞环境中产生的狭隘偏执,变得大气宽广,有所作为。在这里,曾国藩大开眼界,开始如饥似渴的读书,认真研究理学经典。他拜访大儒唐鉴,请教读书学习之法,至此一年起,发奋图强。后通过读书与交友,他的视野和见识大不相同。人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欲望,特别是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追求完美的时候。三十岁这年,是曾国藩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一年,他决定要做“圣人。”在这一人格设计中,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精神得到最大限度张扬。
2.2如何改变——写日记
每天写日记为入圣之基。早期日记三问题:不连贯、流水账、提要求不能马上做到。
事实上:日记之主要目的是反省自身。首先,把日记当成生活之大事。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几”,研究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一个细节垮掉,整个自我管理都会垮掉,所以写日记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于是每晚他都细细过一遍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不对的地方记载下来,深刻反省。
既是自我完善,当不能荒废时间。于是,他开始规定自己的学习基本日程:每日读写日记、读史十页、等为下限。除此之外,还练习作文,通过记日记之方式,他提高了学习效率。
另外他还对脾气性格进行反思,在日记中记录整个事件的经过,然后进行分析。即使两个人都有问题,他也觉得应该要从自己做起,改过从速,立马道歉,握手言欢。对于最大的毛病,每日在日记中高度警惕。但是圣人的标准太绝了,他要求人每一分钟都展开对自然本性的搏杀,很难坚持。如何坚持呢?外力远远大于内力。事必有所激有所比才能成,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自己监督自己是有盲点的,不容易做到彻底。但人都有自尊心,因此通过朋友、老师监督自己往往最有效的。曾国藩把日记给朋友们看,主要目的是把自己的行为开诚布公的给朋友看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偷懒了。
成功:戒烟。一旦下定决心,他就没有退让过。他领悟到,破除旧习,必须有悍然之力。如果没有一点“截断众流”的悍然,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实、走得远。戒烟成功,增强了他“学做圣人”的信心。
2.3志当存高远
但是,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并非那么容易。比如上午决定去学习,但是朋友叫他去玩;比如发誓不吵架,但是一言不合又大吵一架。经过不断失败,他发现这些性格深处的缺陷并不像戒除单纯的嗜好那样简单,更多的性格弱点是深值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只能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温”,才可能慢慢化解。因而,在修身的起始阶段,最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所以曾国藩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越到熬不下去的情况,就只有一个办法:用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在一次次磨练中待、,他越来越有恒心,待人接物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高看得远。
他总结道:人的一生,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回顾其一身,我们发现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精神力量直接决定着身体潜能的发挥程度。故而,“立志”或者”“确立一个终身的目标”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要。曾国藩人生成功的第一要诀就是志存高远。这一志向,驱动他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上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促使他“洗除旧日晻昧卑污之见,矫然直趋广大光明之域;视人世之浮荣微利,若蝇蚋之触于目而不留。”
3. 惊人的进阶之道
3.1自我管理十二条军规
曾国藩在十多年里在仕途上的升迁非常迅速。“十年七迁徙。连跃十级”。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他为自己制定了十二军规。
(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
(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通过这十二条日课,他额生活变得十分规律,对考试的准备也比一般人充分。
3.2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事
他除学习外,还交友广阔,在士林中名声很好。一个人获得知识信息,在外想获得帮助,全靠朋友。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在闭塞的湖南,曾国藩最大的遗憾是交不到有质量的朋友。”乡间无朋友,此乃第一憾事。”到北京后,他迅速结交了一大批朋友,看他日记,几乎没有一天不社交。之所以能交到如此多的朋友,在于他效仿祖父,急公好义、特别爱助人。但他也懂得朋友之间的界限,比如与上级交往,注重分寸从不失态,,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走动不是特别勤。
3.3道光皇帝喜爱
之所以深得道光皇帝喜爱。源于曾国藩的性格、工作态度、和学识。性格上与皇帝相投,实在、踏实;态度上,认真尽职尽责;学识上,在理学上下了不少功夫,广读书籍,成绩颇好。
4. 从前的官场闷头青
4.1郁闷的“副部长”
道光29年,曾国藩是升礼部侍郎,从此有了实权。每天特别忙,无闲暇时间。转印一份日记用纸,分八栏(读书、静坐、办公、课子、对课、回信),每日按表格填写。
湖湘学风是经世致用。曾国藩很早就研究实际政治,他虽致力于理学,却没有被理学遮蔽全部视野。他考察范围极广。开始时,其雄心勃勃,想在国家大政中有所建树。而后,他发现自己虽处庙堂之高,却无补于国计民生。他虽一天到晚没有片刻休息,但是忙的都是例行公事,于国家大政丝毫无补。偶尔提出改革主张,也被大学士弃置一旁,根本不予考虑。曾国藩厌恶当时官场的污浊混沌。道光帝用的大臣多为“多磕头、少办事”一类。这让他非常忧虑。那时他察觉到,一场席卷全国的动乱正在酝酿之中(太平天国)。于此时他结识江忠源——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
4.2开罪咸丰皇帝
曾国藩正欲辞官之时,道光帝驾崩,咸丰继位。先罢免道光帝所用重臣穆章阿,后下诏“求言。”曾国藩写《应诏陈言疏》,希望皇帝能培养人才,这加深了咸丰对曾国藩的好感,后来,让其身兼五部。曾国藩不断给皇帝提意见,指出大清面临的各种危机、官僚体系问题,呼吁改革,然而皇帝并没有采用他的意见。其实,咸丰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主子。(咸丰为奕伫,其弟明敏能干为奕祈。道光帝对于皇位犹豫于二人之间,于是叫二人南苑射猎。咸丰自知本领不如,于是待见父亲时,两手空空,说,现在是春天,母兽怀孕之时,如果把他射死了,也害死了他的孩子,这样太残忍了,此所谓藏拙示仁,道光帝认为其很仁慈,对其满意;后道光帝临死前接见二人,想听听他们对家国大政的看法。奕祈滔滔不绝,咸丰见父亲病容,跪在地上磕头流涕,一句话不说,说看着父亲太难受,说不出话来,此所谓藏拙示孝),咸丰其实个人能力不如其弟弟,却采用了其他的方法保住了皇位。
一个王朝,到了末期,这些皇族子孙往往气质庸若,缺乏做大事必要的坚持和担当。咸丰做事也是有始无终,刚开始下诏求言诚心诚意,但是几个月后,折子也就不看了。曾国藩对此失望不已,因为此时天下大乱已经从可能变成了现实。他决定敲打这个糊涂皇帝,于是上了一道惊世骇俗的 《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指咸丰的三个缺点。(谨于小而反忽于大、不求实际、刚愎自用),他本以为这一奏折能使皇帝幡然大悟,可不知其触到了皇帝的软肋。咸丰是一个非常自卑和敏感的人。(事事不如其弟弟,身体有残疾)——无能缺才引起的内心自卑,反过来使他更有强烈的自尊心,更爱装腔作势。自卑的人最在乎的是你看得起看不起我。
就因如此,咸丰皇帝对曾国藩的态度大转变。他同时又是一个特别记仇的人,他把这件事记了一辈子,以至于后来曾国藩尽管战功赫赫,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持。这次上书呈现他一心为国、忠心耿耿,也让他在湖南的知名度和威望迅速提升。
4.3北京,生命最艰难的时刻
因为其过于刚直,得罪了因鸦片战争而出名的琦善,大学时赛尚阿。由于二人在北京人脉广、门生众多,官场又信奉“官官相护”这一套,这让曾国藩迅速进入了被孤立的状态。后来他向皇帝提议举行“日讲”,皇帝让他画图解释讲堂怎么布置。由于他没有任何美术基础,最后图画出来相当难看,瞬间成为北京官场议论中心,自取其辱。此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咸丰二年,他几乎成了京师人人唾骂的人物。他想回家,却因为清朝的低薪制没有路费,终于,皇帝派他去江西为正考官,可以借此机会回家。六月“驰驿出都”,结束了十来年的京官生涯。
1.1曾国藩的家庭背景
曾国藩祖父曾玉萍本为普通农民,年轻时没有度过书,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买一匹好马,整天在城里和一群浮浪子弟混在一起。在他纵酒高歌之时,有一老头对他孙子说:“不要学他,家里没钱却跑到城里装大爷,这个家迟早败在他手里!”他听闻此话,便立马卖了马,徒步回家。自此之后,早睡早起,干农活,发誓兴家立业。他告诉曾国藩,自己亲手种的菜,吃起来才香,辛苦挣得钱,花着才心安。
曾玉萍奋斗十几年,使曾家从普通中农成为家境殷实的小地主,在地方上树立了自己威信。传统社会,一个家族要真正发达,主要看家里有没有人读书当官。有了功名,一个家族的地位才能巩固。故而,他请最好的教师,将自己的儿子曾麟书供出去。奈何,儿子太笨,中不了秀才,他将希望寄托在长孙曾国藩身上。由其父曾麟书给他开蒙,教他学习。然而,此次,二父子再次踏上科举之路,已是第五次,但仍未高中。
1.2曾国藩的性格
然则曾玉屏相信人定胜天,第六次送他们去科考。而这一次其父曾麟书已中秀才,而曾国藩却被“悬牌批责。”(被批为文理不通,是一件难堪的事,相当于被全省示众)这一次,对他打击特别大,他开始反思多年读书考试失败的经验,找出原因。
他自此确定一个事实:自己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但是上天没有给自己一个与雄心相匹配的聪明的大脑,即天赋太差,志向远大但能力不副。但是他天生有一股倔劲,绝不放弃,故而,解决雄心与头脑之间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超人的努力。他给自己取名叫“涤生”。——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他要扫去过去的失败,重新做人,洗刷“悬牌批责”的耻辱。他要破釜沉舟,挽回自己的颜面。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学习思路,寻求改变。
其实他之所以一直失败,主要是曾麟书的教学方式有问题。就是四个字:死记硬背。虽然基础扎实,但是限制了他的灵性。他通过对比自己和他人的文章,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于自己写东西过于拘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苦苦反思后,他感觉以前学了六年的他,瞬间打通了关节,最后第七次科考终于中榜。后来考举人,考进士、进翰林院都遂如人愿。开了窍后,一顺百顺。
艰难的科举考试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崇尚笨拙。(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他一生做事从不饶弯子,不走捷径,总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脚印。他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不玩心眼。带兵打战,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君子不走捷径,不图虚名。锱铢积累,艰难前进。君子成功虽然比别人晚,但是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
2. 为什么学做圣人
2.1初入翰林、诸多不适
进入翰林院后,曾国藩开始了京官生涯。翰林院工作任务便是“读书养望”,在这里深造,以备他日大用。翰林院之学士不以官员自居,而以学者身份自重。此时的曾国藩可谓是:锐意功名,意气自豪;顾盼自雄,睥睨一世。但不久他便陷入深深的自卑中。翰林院集结了当时的精英,发现他们身上有一种学者气质,大儒本色。而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从气质到观念都非常庸俗,出生在普通农家的他从小听闻的,不过是鼓吹变迹发家的地方戏;头脑中所想不过是功名利禄。然而人毕竟是被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他“急于功名”倒也情有可原。
他开始读王阳明,发现自己的境界和视野狭窄而低劣。于是,如何洗刷身上的低劣之气成了他深深的焦虑。
一开始,曾国藩在性格上有许多缺陷。一、浮躁,坐不住;静不下来,生活不规律。青年时代的他,活跃外向,爱交朋友,爱窜门,爱聊天,爱开玩笑。初进翰林院,许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于是他开始放任自己。二、为人傲慢,修养不好。朋友称之为“无处不着怠慢之气。”“自是——说什么事都认为自己对,听不进不同意见。”刚刚结识,还显得谦逊,但是与人交往久了,就会露出傲慢的本色。三、虚伪。发出言不由衷的赞美,而且喜欢夸夸其谈,不懂装懂。第四、好色。所以说年轻时的曾国藩很多方面都很平庸,不仅智商、性格修养上亦如此。
湖南人虽倔强、坚韧,但也封闭、狭隘。湖南历史上有一个规律,一个人只有出湖,才能褪去那种在闭塞环境中产生的狭隘偏执,变得大气宽广,有所作为。在这里,曾国藩大开眼界,开始如饥似渴的读书,认真研究理学经典。他拜访大儒唐鉴,请教读书学习之法,至此一年起,发奋图强。后通过读书与交友,他的视野和见识大不相同。人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欲望,特别是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追求完美的时候。三十岁这年,是曾国藩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一年,他决定要做“圣人。”在这一人格设计中,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精神得到最大限度张扬。
2.2如何改变——写日记
每天写日记为入圣之基。早期日记三问题:不连贯、流水账、提要求不能马上做到。
事实上:日记之主要目的是反省自身。首先,把日记当成生活之大事。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几”,研究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一个细节垮掉,整个自我管理都会垮掉,所以写日记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于是每晚他都细细过一遍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不对的地方记载下来,深刻反省。
既是自我完善,当不能荒废时间。于是,他开始规定自己的学习基本日程:每日读写日记、读史十页、等为下限。除此之外,还练习作文,通过记日记之方式,他提高了学习效率。
另外他还对脾气性格进行反思,在日记中记录整个事件的经过,然后进行分析。即使两个人都有问题,他也觉得应该要从自己做起,改过从速,立马道歉,握手言欢。对于最大的毛病,每日在日记中高度警惕。但是圣人的标准太绝了,他要求人每一分钟都展开对自然本性的搏杀,很难坚持。如何坚持呢?外力远远大于内力。事必有所激有所比才能成,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自己监督自己是有盲点的,不容易做到彻底。但人都有自尊心,因此通过朋友、老师监督自己往往最有效的。曾国藩把日记给朋友们看,主要目的是把自己的行为开诚布公的给朋友看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偷懒了。
成功:戒烟。一旦下定决心,他就没有退让过。他领悟到,破除旧习,必须有悍然之力。如果没有一点“截断众流”的悍然,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实、走得远。戒烟成功,增强了他“学做圣人”的信心。
2.3志当存高远
但是,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并非那么容易。比如上午决定去学习,但是朋友叫他去玩;比如发誓不吵架,但是一言不合又大吵一架。经过不断失败,他发现这些性格深处的缺陷并不像戒除单纯的嗜好那样简单,更多的性格弱点是深值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只能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温”,才可能慢慢化解。因而,在修身的起始阶段,最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所以曾国藩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越到熬不下去的情况,就只有一个办法:用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在一次次磨练中待、,他越来越有恒心,待人接物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高看得远。
他总结道:人的一生,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回顾其一身,我们发现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精神力量直接决定着身体潜能的发挥程度。故而,“立志”或者”“确立一个终身的目标”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要。曾国藩人生成功的第一要诀就是志存高远。这一志向,驱动他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上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促使他“洗除旧日晻昧卑污之见,矫然直趋广大光明之域;视人世之浮荣微利,若蝇蚋之触于目而不留。”
3. 惊人的进阶之道
3.1自我管理十二条军规
曾国藩在十多年里在仕途上的升迁非常迅速。“十年七迁徙。连跃十级”。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他为自己制定了十二军规。
(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
(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通过这十二条日课,他额生活变得十分规律,对考试的准备也比一般人充分。
3.2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事
他除学习外,还交友广阔,在士林中名声很好。一个人获得知识信息,在外想获得帮助,全靠朋友。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在闭塞的湖南,曾国藩最大的遗憾是交不到有质量的朋友。”乡间无朋友,此乃第一憾事。”到北京后,他迅速结交了一大批朋友,看他日记,几乎没有一天不社交。之所以能交到如此多的朋友,在于他效仿祖父,急公好义、特别爱助人。但他也懂得朋友之间的界限,比如与上级交往,注重分寸从不失态,,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走动不是特别勤。
3.3道光皇帝喜爱
之所以深得道光皇帝喜爱。源于曾国藩的性格、工作态度、和学识。性格上与皇帝相投,实在、踏实;态度上,认真尽职尽责;学识上,在理学上下了不少功夫,广读书籍,成绩颇好。
4. 从前的官场闷头青
4.1郁闷的“副部长”
道光29年,曾国藩是升礼部侍郎,从此有了实权。每天特别忙,无闲暇时间。转印一份日记用纸,分八栏(读书、静坐、办公、课子、对课、回信),每日按表格填写。
湖湘学风是经世致用。曾国藩很早就研究实际政治,他虽致力于理学,却没有被理学遮蔽全部视野。他考察范围极广。开始时,其雄心勃勃,想在国家大政中有所建树。而后,他发现自己虽处庙堂之高,却无补于国计民生。他虽一天到晚没有片刻休息,但是忙的都是例行公事,于国家大政丝毫无补。偶尔提出改革主张,也被大学士弃置一旁,根本不予考虑。曾国藩厌恶当时官场的污浊混沌。道光帝用的大臣多为“多磕头、少办事”一类。这让他非常忧虑。那时他察觉到,一场席卷全国的动乱正在酝酿之中(太平天国)。于此时他结识江忠源——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
4.2开罪咸丰皇帝
曾国藩正欲辞官之时,道光帝驾崩,咸丰继位。先罢免道光帝所用重臣穆章阿,后下诏“求言。”曾国藩写《应诏陈言疏》,希望皇帝能培养人才,这加深了咸丰对曾国藩的好感,后来,让其身兼五部。曾国藩不断给皇帝提意见,指出大清面临的各种危机、官僚体系问题,呼吁改革,然而皇帝并没有采用他的意见。其实,咸丰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主子。(咸丰为奕伫,其弟明敏能干为奕祈。道光帝对于皇位犹豫于二人之间,于是叫二人南苑射猎。咸丰自知本领不如,于是待见父亲时,两手空空,说,现在是春天,母兽怀孕之时,如果把他射死了,也害死了他的孩子,这样太残忍了,此所谓藏拙示仁,道光帝认为其很仁慈,对其满意;后道光帝临死前接见二人,想听听他们对家国大政的看法。奕祈滔滔不绝,咸丰见父亲病容,跪在地上磕头流涕,一句话不说,说看着父亲太难受,说不出话来,此所谓藏拙示孝),咸丰其实个人能力不如其弟弟,却采用了其他的方法保住了皇位。
一个王朝,到了末期,这些皇族子孙往往气质庸若,缺乏做大事必要的坚持和担当。咸丰做事也是有始无终,刚开始下诏求言诚心诚意,但是几个月后,折子也就不看了。曾国藩对此失望不已,因为此时天下大乱已经从可能变成了现实。他决定敲打这个糊涂皇帝,于是上了一道惊世骇俗的 《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指咸丰的三个缺点。(谨于小而反忽于大、不求实际、刚愎自用),他本以为这一奏折能使皇帝幡然大悟,可不知其触到了皇帝的软肋。咸丰是一个非常自卑和敏感的人。(事事不如其弟弟,身体有残疾)——无能缺才引起的内心自卑,反过来使他更有强烈的自尊心,更爱装腔作势。自卑的人最在乎的是你看得起看不起我。
就因如此,咸丰皇帝对曾国藩的态度大转变。他同时又是一个特别记仇的人,他把这件事记了一辈子,以至于后来曾国藩尽管战功赫赫,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持。这次上书呈现他一心为国、忠心耿耿,也让他在湖南的知名度和威望迅速提升。
4.3北京,生命最艰难的时刻
因为其过于刚直,得罪了因鸦片战争而出名的琦善,大学时赛尚阿。由于二人在北京人脉广、门生众多,官场又信奉“官官相护”这一套,这让曾国藩迅速进入了被孤立的状态。后来他向皇帝提议举行“日讲”,皇帝让他画图解释讲堂怎么布置。由于他没有任何美术基础,最后图画出来相当难看,瞬间成为北京官场议论中心,自取其辱。此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咸丰二年,他几乎成了京师人人唾骂的人物。他想回家,却因为清朝的低薪制没有路费,终于,皇帝派他去江西为正考官,可以借此机会回家。六月“驰驿出都”,结束了十来年的京官生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