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督二脉到底在哪?

 我来答
游医明达
2022-07-22 · TA获得超过26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4.5万
展开全部
武侠小说里经常看到打通任督二脉的说法,那么任督二脉到底在哪?我今日收集整理了一下,以便日后取用。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中说的是:“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而李时珍所撰的《奇经八脉考》中则记载:“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

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不太好理解,所以下面结合图来具体分析下。

从图中可以看到,任脉的循行轨迹从下往上,所经之处如下:

1.会阴

别名屏翳、下极、金门。在两阴之间。主治溺水窒息,昏迷,癫狂,脱肛,痔疮,疝气,小便不通,带下,月经不调,阴部瘙痒等。

2.曲骨

别名回骨。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主治小腹疼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萎,疝气,遗尿,尿闭等。

3.中极

别名玉泉、气原。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主治遗精,阳痿,遗尿,小腹痛,月经不调,带下,崩漏,痛经,胎衣不下,产后恶露不止,外阴瘙痒,以及子宫脱垂,盆腔炎,尿潴留,尿失禁等。

4.关元

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5.石门

别名命门、丹田、利机、精露。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主治小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泄泻,痢疾,遗尿,尿闭,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尿潴留,高血压等。

6.气海

别名脖胦、下盲、下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主治虚脱,厥逆,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及尿潴留,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具有强壮作用。

7.阴交

别名少关、横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主治脐周疼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产后血晕,疝气,水肿,及肠梗阻,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等。

8.神阙

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在脐中部,脐中央。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9.水分

别名分水、中守。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

10.下脘

别名下管,在胃脘下部而得名。位于腹正中线脐上2寸处。主治各种消化系统疾患如胃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泄泻,饮食不化,水肿,胃下垂等。

11.建里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脐中上3寸。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不嗜食,身肿,胃扩张等。

12.中脘

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

13.上脘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癫狂、咳嗽痰多、黄疸。

14.巨阙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脏。指压此穴,对于治疗胃肠疾病很有疗效。

15.鸠尾

别称尾翳、心厌、神府。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深部为肝脏。主治心胸痛、反胃、癫狂、癎症、心悸、心烦、咳嗽气喘。

16.中庭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即胸剑结合部。主治胸肋支满、胸腹胀满、噎嗝、呕吐、心痛、梅核气、小儿吐乳。食管炎、食管狭窄、贲门痉挛等。

17.膻中

别称元儿、胸堂、元见、上气海。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连线的中点。主治气喘、噎膈 、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烦、咳嗽。

18.玉堂

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 肋间隙,在胸骨体中点。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寒痰、喉痹咽塞。

19.紫宫

在胸骨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隙。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喉痹、咽塞、止血。

20.华盖

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角的中点,平第1 肋间隙。主治气喘、咳嗽、胸痛、胁肋痛、喉痹。

21.璇玑

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在胸骨柄上。主治咳嗽、喉痹、气喘、咽痛。

22.天突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主治气喘、咳嗽、暴喑、咽喉肿痛、呕逆、瘿瘤、梅核气。

23.廉泉

位于结喉上方,当舌骨的上缘凹陷处。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中风舌强不语、暴喑、乳蛾、咽食困难、舌肌萎缩。

24.承浆

别称下唇、天池、鬼市、悬浆。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在口轮匝肌和颏唇沟之间。主治口歪、齿龈肿痛、流涎等口部病证;暴喑;癫狂。

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一共28穴,分别如下:

1.长强

别名气之阴郄、橛骨、气郄、为之、骨骶。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痔疮,脱肛,便血,便秘,遗精,遗尿,腹泻,痢疾,腰背强痛,癫痫,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炎等。

2.腰俞

别名背鲜、髓空、腰户、腰柱、髓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主治腰脊痛,便血,泄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

3.腰阳关

别名脊阳关,背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腰骶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下肢麻痹等。

4.命门

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在男子能藏生殖之精,在女子则紧密联系着胞宫,命门的功能与肾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5.悬枢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腰痛,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

6.脊中

别名神宗、脊俞。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痔疮,脱肛,癫痫等。

7.中枢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当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满,黄疸,腰背痛,以及肝炎,胆囊炎等。

8.筋缩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胃痛,脊强,瘈疭,腰背痛,癫痫,及肝炎,胆囊炎等。

9.至阳

别名肺底。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以及肝炎,胆囊炎,疟疾等。

10.灵台

别名肺底。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咳嗽,气喘,项强,背痛,痈疽,疔疮,及胆道蛔虫症,疟疾等。

11.神道

别名冲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健忘,惊悸,咳嗽,疟疾,脊背强痛,癫痫,及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

12.身柱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身热,咳嗽,气喘,惊厥,癫痫,脊背强痛,疔疮,及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癔病等。

13.陶道

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脊背酸痛,疟疾,癫狂,角弓反张。

14.大椎

别名百劳、上杼。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

15.哑门

别名舌横、舌厌。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主治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病,衄血,重舌,呕吐。

16.风府

别名本穴、鬼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主治癫狂,痫证,癔病,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鼻衄。

17.脑户

别名匝风、会额、合颅、仰风、会颅、迎风。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主治头重,头痛,面赤,目黄,眩晕,面痛、音哑,项强,癫狂痫证,舌本出血,瘿瘤。

18.强间

别名大羽。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证,烦心,失眠。

19.后顶

别名交冲。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癫狂痫证,烦心,失眠。

20.百会

在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等。

21.前顶

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3.5寸;或于百会穴前1.5寸取穴。主治癫痫,头痛,眩晕,鼻渊,目痛,颜面浮肿,小儿惊痫等。

22.囟会

别名囟门、顶门、天窗。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主治头痛、眩晕、鼻渊、癫狂痫。

23.上星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症,以及前额神经痛,鼻炎,角膜炎,近视等。

24.神庭

别名发际。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泪出,目翳,雀目,鼻渊,鼻衄,癫狂,痫证,角弓反张。

25.素髎

在人体的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主治鼻塞,鼻出血,鼻流清涕,鼻中肉,鼻渊,酒鼻,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

26.水沟

别名人中、鬼宫。位于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2/3交界处。主治昏迷、晕厥、癫狂、急慢惊风、消渴等多种疾病,为中医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穴之一。

27.兑端

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主治昏迷,晕厥,癫狂,癔病,消渴嗜饮,口疮臭秽,齿痛,口噤,鼻塞。

28.龈交

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主治齿龈肿痛,口臭,齿衄,处鼻渊,面赤颊肿,唇吻强急,面部疮癣,两腮生疮,癫狂,项强。点刺放血可辅助治疗痔疮。

任督二脉属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中的两脉,除此之外还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有兴趣可以看看《奇经八脉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武侠仙侠
北域名医
2023-01-04 · 百度认证:长春市锐途文化传媒官方账号
北域名医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任督二脉出于人体胞中(少腹),在体表以人体腹部的曲骨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

督脉则是由曲骨穴向后沿着人体后背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

/iknow-pic.cdn.bcebos.com/6c224f4a20a44623ad9319a39622720e0df3d792"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6c224f4a20a44623ad9319a39622720e0df3d79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c224f4a20a44623ad9319a39622720e0df3d792"/>


扩展资料:

打通方法

至于「打通任督二脉」,可从中医与道家导引养生的角度分别探讨。中医的观点可从《灵枢——营气篇》的叙述,了解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的循环次第。

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依次循环到肝经;再由肝经入胸,上行经前额到头顶,再沿督脉下行至尾闾,经阴器而通任脉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经。

《营气篇》说:「此营气之所行,逆顺之常也。」这是医经所述,任督之气在人体运行的自然规律。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两脉本来就是通的,何须打通任督二脉?以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

道书《太平经》认为,人的寿命极限为上寿一百二十岁,只要以导引内丹的训练,从「逆」的方向上夺天地之造化,凝练精、气、神,提高生命品质,就可挑战年寿极限,延长生命。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任督二脉"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任督二脉">百度百科-任督二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