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杂谈:虚与静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难解的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十六章
老子最重要的概念,当然是道,但“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很深,有的学者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话,就不是永恒的大道。有的学者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可说的,但这个道绝对不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那个道的意思。
道的最初含义,就是宽阔平坦的大马路。周朝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修了一条从镐京到洛阳的宽阔大路,就叫道。老子借用这个道字,来表明他的哲学观念中的最高概念。
上过两种对道的说法都有道理,但不管哪种说法,我们都想弄清楚,道究竟是什么?但是,你越想搞清楚就越搞不清楚,因为道是绝对的,永恒的,无限的一个存在,以人类相对的,短暂的,有限的一个生命体,又怎么能说得明白?
不管说不说得明白,好在老子极尽刻划之功,想把这个问题说明白,我们至少可以因此去朦朦胧胧把握道。
(二)道虚
比如这一章,老子谈到了道的两个最重要的性质,虚和静。
道是虚的,第四章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里的冲字是“盅”字,《说文》:“盅,器虚也。”冲就是虚。道是虚的,但作用却无穷无尽,它深奥难识却是万物的祖宗,它像沉没在水里的东西,你在岸上看,似有似无,但他却是上帝的祖先。
第六章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里用谷神喻道,谷神,山谷之间的通道,它是空虚的,但是,风雷云电都从这里产生。道就象一个空虚的山谷,他不会死亡,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道是虚的,所以学道,最重要的是虚心。
庄子说:“惟道极虚。”又说“精神生于道。”所以,人要获得精神,就要虚心,只有虚心,才能洞彻天地万物之理。庄子说:“虚室生白。”空虚的屋子里面才能遍体光明,如果屋子里面堆满了杂物,再强烈的光线都会产生阴影,但是,屋子里面空空如也,一点点烛光,屋子里面就会亮堂一片。
庄子所说的“虚室”,实在是对心的称谓,心里面空了,没有私欲了,没有杂念了,什么东西都放下了,心里面自然产生光明,以其光明览照万物,如阳光普照,江河,峰峦,林木自可历历在目,一览无余。
(三)道静
何谓静?指道的运行规律。四十章云:“弱者道之用。”道的运作是柔弱的,何谓柔弱,指顺其自然,不横加干预,这就是静的态度。十五章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谁能够使混浊的水安静下来,慢慢澄清呢?
我们看一杯浑浊的水,把它放在桌子上,你不用动它,水中的杂质、泥沙,自然而然的就会慢慢沉积下来,只要给予一定的时间,水就会变得澄静透明。在这个过程中,你不需要任何作为,不需要任何行动,不需要花任何力气,它自然而然就澄清了。
所以,静的深层含义就是无为。
第五章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者,祭祀用的草扎的纸狗,在祭祀之前,刍狗受到足够的礼遇,祭祀的时候,更是摆在祭台上,享尽荣光,但是,一旦祭祀完毕,它就会被随意丢弃,要么被践踏,要么被拣去当柴火烧,最好的命运,经历日晒雨淋自然消亡。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就如普通人对待刍狗,让它当荣则荣,当灭则灭,绝不施以援手,绝不加以干预。
第十七章云:“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悠者,寂也,寂寂然以言为贵,不乱说话,不随意发布命令,老百姓把事情做成了,都说:“这是我们自己做到这样的。”
怎样做到静?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道无处不在,怎能说它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呢?万物依靠它而生长,而它不去控制万物,它生长万物的功已成,而它不据为已有,它包容养育万物,而不做主宰。
(四)根是什么
道最重要的两个属性就是虚和静,人只有在此两方面用力,才能合于道。所以,十六章开篇即云“致虚极,守静笃,”虚到极点,静要笃实,以此来观察万物的生长。“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纷繁,各应回复根本,回到根本就叫静。守静就是回复到道所赋予的本性,回归道所赋予的本性这叫常,知道常就叫做明。
这段话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归根曰静”,根是什么?根是万物具有的自然德性,此自然德性来源于道,回到自己天生的德性就是静。“静曰复命”,此“命”,指道之命令,道并不发号施令,但万物从道而出,自然就带有了来自道的德性,能够了解自己的德性,也就了解了道,能够守持自己的德性,就合归于道。
(五)道的内存性
这里涉及到道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道的内存性,道在万物之中。
《庄子》记载了一段有趣的对话。东郭子问道在哪里?庄子回答,道在瓦盆里面,道在杂草里面,道在屎尿里面。东郭子越问,庄子的回答越低下,以至于东郭子问不下去。其实庄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在万物之中,万物的蓬勃生长,衰落死亡,全是道在其中运作的结果。从这个意义而言,万物的作用不过是展现道的力量。妙就妙在,道却是虚静无为的,它让万物自然发育,自然生长,自然壮大,自然衰弱,自然消亡,所谓“道法自然”也。
(六)虚静之用
道就是自然而然,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胡作非为呢?因为道似乎不管我,让我自然嘛,那就错了。“不知常,妄作,凶”,你不知常道,胡为妄为,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道不是不管你,而是让你自己管自己,如何自己管好自己?依循道,道无形无名无象无声……怎么依循它?最重要的两个字,虚和静。
人生天地之间,朝夕营营,处处皆是名利,并且,人有生理之欲,情感之逐,无时不刻不与物相追逐,如果任由发展,则不得不受到物欲的限制,甚至受到物欲的支配,如此,则人本身的存在价值将丧失殆尽,从而处于不自然的状态,这将有违天道。所以,老子言致虚守静,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摒弃物欲的膨胀。老子在《道德经》中屡屡言之,如“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三章),“见素抱扑,少私寡欲。”(十九章),“不欲与静,天下将自定。”(三十七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六十四章)。
读圣人之书,首先要搞清楚圣人说话的对象,《老子》一书,是老子对权势者说的,老子说,虚静乃常道,统治者能够做到无私无欲,无为无执就可以“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能够回复虚静的本性,就可以做到包容一切,能够包容一切,处事才会公正,处事公正才能受到百姓拥戴,受到百姓拥戴而居于上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就与道合一,与道合一就会长长久久,直到老死没有危险。
这是老子为统治者指出的修身治国之道,一切以虚静为根本,心虚无欲,守静无为,让老百姓自在自为,自我承担行为的后果,自我享受行为的利益,反而不会对统治者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第十七章云,“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次,其次侮之。”
最好的统治者,百姓只知道他存在,因他无为,人民对他没有爱憎,次一等的国君,因他有所作为,老百姓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国君,老百姓惧怕他,最次一等的国君,百姓侮骂他,反抗他。“太上,下知有之”的国君,就是老子所言“致虚极,守静笃”的哲人王。
老子虽然是对统治者建言,但我们普通人也可从此获得启示。人活世间,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与物质条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更多的是与心态有关。有的人很有钱,不见得幸福,有的人物质生活相对贫乏,却活得很平静。但是,当今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没钱人很不幸福,有钱人未必幸福,原因在于,外在的成功可以带来许多特权,因此产生不公平。所以,我们把外在的成功作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有价值的标准,追求的是一个为人上人,不被人欺、可以欺人的社会地位。所以,我们对名利权色趋之若骛,自然的结果,就是贪婪心膨胀,嫉妒心膨胀,仇恨心膨胀,愚痴心膨胀……大家在物质、权欲的世界越陷越深,竞争越来越不讲道德和规则,以至于世风日下,风俗颓败,人人自危。
《道德经》是一本救世之书,可是未必人人能读,能读的人未必理解其中深刻的意义,理解了其中深刻的意义,未必能依教奉行,老子自己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不知,莫能行。”最后的结局,老子自己骑青牛西去,留给世人一个长长的叹息。
大凡哲人,是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是抱着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来思考问题,他们的哲思,穿透历史的重重迷雾,以天才的思维去探究宇宙的终极,力图为人类指明一个光明的前途,此心此情,千载之下,能不服膺?但是芸芸众生,为了个人的利益,勾心斗角,又遑顾其他?老子云,让百姓“功成事遂,皆曰‘我自然’。”问题在于,百姓在谋功干事的过程中,能否自然服膺于虚静之道?
也许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老子只对统治者宣讲,对有智慧的人宣讲,上位者虚和静了,精英们虚和静了,下位的人再怎么争,也闹不出大乱子。
另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叶落归根,人也终不免一死,但是,在道家看来,人死是归根,归根是复命,似乎是道让你在世界走一遭,这一遭使命履行如何,要对道有个交待,那么,道赋予的使命是什么?是让你活出生命的智慧,精彩的过完一生,才能展现出道的伟力。而活得开不开心,就在于你是否有虚和静的体验,以及能否长期保持。
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够经常用结局来思考人生,你可能会立刻放下许多执着,去做最有意义的事情。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题目就是“记住,你明天即将死去。”你如果想到伟大者如成吉思汗,死后也不过是一抔黄土而已,那么,虚心、守静是可以值得尝试的一种生活方式。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十六章
老子最重要的概念,当然是道,但“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很深,有的学者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话,就不是永恒的大道。有的学者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可说的,但这个道绝对不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那个道的意思。
道的最初含义,就是宽阔平坦的大马路。周朝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修了一条从镐京到洛阳的宽阔大路,就叫道。老子借用这个道字,来表明他的哲学观念中的最高概念。
上过两种对道的说法都有道理,但不管哪种说法,我们都想弄清楚,道究竟是什么?但是,你越想搞清楚就越搞不清楚,因为道是绝对的,永恒的,无限的一个存在,以人类相对的,短暂的,有限的一个生命体,又怎么能说得明白?
不管说不说得明白,好在老子极尽刻划之功,想把这个问题说明白,我们至少可以因此去朦朦胧胧把握道。
(二)道虚
比如这一章,老子谈到了道的两个最重要的性质,虚和静。
道是虚的,第四章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里的冲字是“盅”字,《说文》:“盅,器虚也。”冲就是虚。道是虚的,但作用却无穷无尽,它深奥难识却是万物的祖宗,它像沉没在水里的东西,你在岸上看,似有似无,但他却是上帝的祖先。
第六章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里用谷神喻道,谷神,山谷之间的通道,它是空虚的,但是,风雷云电都从这里产生。道就象一个空虚的山谷,他不会死亡,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道是虚的,所以学道,最重要的是虚心。
庄子说:“惟道极虚。”又说“精神生于道。”所以,人要获得精神,就要虚心,只有虚心,才能洞彻天地万物之理。庄子说:“虚室生白。”空虚的屋子里面才能遍体光明,如果屋子里面堆满了杂物,再强烈的光线都会产生阴影,但是,屋子里面空空如也,一点点烛光,屋子里面就会亮堂一片。
庄子所说的“虚室”,实在是对心的称谓,心里面空了,没有私欲了,没有杂念了,什么东西都放下了,心里面自然产生光明,以其光明览照万物,如阳光普照,江河,峰峦,林木自可历历在目,一览无余。
(三)道静
何谓静?指道的运行规律。四十章云:“弱者道之用。”道的运作是柔弱的,何谓柔弱,指顺其自然,不横加干预,这就是静的态度。十五章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谁能够使混浊的水安静下来,慢慢澄清呢?
我们看一杯浑浊的水,把它放在桌子上,你不用动它,水中的杂质、泥沙,自然而然的就会慢慢沉积下来,只要给予一定的时间,水就会变得澄静透明。在这个过程中,你不需要任何作为,不需要任何行动,不需要花任何力气,它自然而然就澄清了。
所以,静的深层含义就是无为。
第五章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者,祭祀用的草扎的纸狗,在祭祀之前,刍狗受到足够的礼遇,祭祀的时候,更是摆在祭台上,享尽荣光,但是,一旦祭祀完毕,它就会被随意丢弃,要么被践踏,要么被拣去当柴火烧,最好的命运,经历日晒雨淋自然消亡。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就如普通人对待刍狗,让它当荣则荣,当灭则灭,绝不施以援手,绝不加以干预。
第十七章云:“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悠者,寂也,寂寂然以言为贵,不乱说话,不随意发布命令,老百姓把事情做成了,都说:“这是我们自己做到这样的。”
怎样做到静?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道无处不在,怎能说它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呢?万物依靠它而生长,而它不去控制万物,它生长万物的功已成,而它不据为已有,它包容养育万物,而不做主宰。
(四)根是什么
道最重要的两个属性就是虚和静,人只有在此两方面用力,才能合于道。所以,十六章开篇即云“致虚极,守静笃,”虚到极点,静要笃实,以此来观察万物的生长。“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纷繁,各应回复根本,回到根本就叫静。守静就是回复到道所赋予的本性,回归道所赋予的本性这叫常,知道常就叫做明。
这段话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归根曰静”,根是什么?根是万物具有的自然德性,此自然德性来源于道,回到自己天生的德性就是静。“静曰复命”,此“命”,指道之命令,道并不发号施令,但万物从道而出,自然就带有了来自道的德性,能够了解自己的德性,也就了解了道,能够守持自己的德性,就合归于道。
(五)道的内存性
这里涉及到道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道的内存性,道在万物之中。
《庄子》记载了一段有趣的对话。东郭子问道在哪里?庄子回答,道在瓦盆里面,道在杂草里面,道在屎尿里面。东郭子越问,庄子的回答越低下,以至于东郭子问不下去。其实庄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在万物之中,万物的蓬勃生长,衰落死亡,全是道在其中运作的结果。从这个意义而言,万物的作用不过是展现道的力量。妙就妙在,道却是虚静无为的,它让万物自然发育,自然生长,自然壮大,自然衰弱,自然消亡,所谓“道法自然”也。
(六)虚静之用
道就是自然而然,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胡作非为呢?因为道似乎不管我,让我自然嘛,那就错了。“不知常,妄作,凶”,你不知常道,胡为妄为,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道不是不管你,而是让你自己管自己,如何自己管好自己?依循道,道无形无名无象无声……怎么依循它?最重要的两个字,虚和静。
人生天地之间,朝夕营营,处处皆是名利,并且,人有生理之欲,情感之逐,无时不刻不与物相追逐,如果任由发展,则不得不受到物欲的限制,甚至受到物欲的支配,如此,则人本身的存在价值将丧失殆尽,从而处于不自然的状态,这将有违天道。所以,老子言致虚守静,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摒弃物欲的膨胀。老子在《道德经》中屡屡言之,如“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三章),“见素抱扑,少私寡欲。”(十九章),“不欲与静,天下将自定。”(三十七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六十四章)。
读圣人之书,首先要搞清楚圣人说话的对象,《老子》一书,是老子对权势者说的,老子说,虚静乃常道,统治者能够做到无私无欲,无为无执就可以“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能够回复虚静的本性,就可以做到包容一切,能够包容一切,处事才会公正,处事公正才能受到百姓拥戴,受到百姓拥戴而居于上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就与道合一,与道合一就会长长久久,直到老死没有危险。
这是老子为统治者指出的修身治国之道,一切以虚静为根本,心虚无欲,守静无为,让老百姓自在自为,自我承担行为的后果,自我享受行为的利益,反而不会对统治者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第十七章云,“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次,其次侮之。”
最好的统治者,百姓只知道他存在,因他无为,人民对他没有爱憎,次一等的国君,因他有所作为,老百姓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国君,老百姓惧怕他,最次一等的国君,百姓侮骂他,反抗他。“太上,下知有之”的国君,就是老子所言“致虚极,守静笃”的哲人王。
老子虽然是对统治者建言,但我们普通人也可从此获得启示。人活世间,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与物质条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更多的是与心态有关。有的人很有钱,不见得幸福,有的人物质生活相对贫乏,却活得很平静。但是,当今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没钱人很不幸福,有钱人未必幸福,原因在于,外在的成功可以带来许多特权,因此产生不公平。所以,我们把外在的成功作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有价值的标准,追求的是一个为人上人,不被人欺、可以欺人的社会地位。所以,我们对名利权色趋之若骛,自然的结果,就是贪婪心膨胀,嫉妒心膨胀,仇恨心膨胀,愚痴心膨胀……大家在物质、权欲的世界越陷越深,竞争越来越不讲道德和规则,以至于世风日下,风俗颓败,人人自危。
《道德经》是一本救世之书,可是未必人人能读,能读的人未必理解其中深刻的意义,理解了其中深刻的意义,未必能依教奉行,老子自己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不知,莫能行。”最后的结局,老子自己骑青牛西去,留给世人一个长长的叹息。
大凡哲人,是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是抱着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来思考问题,他们的哲思,穿透历史的重重迷雾,以天才的思维去探究宇宙的终极,力图为人类指明一个光明的前途,此心此情,千载之下,能不服膺?但是芸芸众生,为了个人的利益,勾心斗角,又遑顾其他?老子云,让百姓“功成事遂,皆曰‘我自然’。”问题在于,百姓在谋功干事的过程中,能否自然服膺于虚静之道?
也许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老子只对统治者宣讲,对有智慧的人宣讲,上位者虚和静了,精英们虚和静了,下位的人再怎么争,也闹不出大乱子。
另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叶落归根,人也终不免一死,但是,在道家看来,人死是归根,归根是复命,似乎是道让你在世界走一遭,这一遭使命履行如何,要对道有个交待,那么,道赋予的使命是什么?是让你活出生命的智慧,精彩的过完一生,才能展现出道的伟力。而活得开不开心,就在于你是否有虚和静的体验,以及能否长期保持。
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够经常用结局来思考人生,你可能会立刻放下许多执着,去做最有意义的事情。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题目就是“记住,你明天即将死去。”你如果想到伟大者如成吉思汗,死后也不过是一抔黄土而已,那么,虚心、守静是可以值得尝试的一种生活方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