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三十而已》这剧三观不正?
我觉得《三十而已》这部剧传达的三观不正,严重脱离现实,全剧给我们的观点是努力和能力是祸害,不信我们来梳理下。
顾佳,一个漂亮的家庭主妇,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能分分钟给老公公司拉来百万烟花订单;把一个濒临破产的茶厂起死回生;做蛋糕技术一流,深得太太圈们的喜爱;把家布置的温馨有格调。就这样老公还是在外偷情,后来还是她出面摆平老公的情人。
家里的烟花厂炸了,顾佳卖房卖车弥补损失,给许幻山擦屁股。老公入狱后,两人离婚了,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父亲住进了山里,从此多了一个在监狱的前夫和一个没爸的孩子。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太努力和上进造成的结果。
王漫妮,上海没钱没背景,住在一个月八千且有阳台的房子。她就想找一个身价过亿的高富帅来爱自己,希望对方图自己年龄大,脾气大。
前男友因没钱被王漫妮羞辱后甩掉,再次相遇后依旧对她献殷勤,想重新开始。
回到老家被镇上的高富帅给相中了,又是给安排工作,又是照顾她的家人,但王漫妮就是打心底瞧不上。就想找梁正贤那种有钱又有品味的多金男,后来发现脚踏多只船,便给对方甩脸色提分手。
回到家,一个大佬千里迢迢请她回去当店长,结果协商的任务一完成,店长也不当了,销售主管也不愿意干了。紧接着就要出国深造,说出去就要出去。偶遇多金的梁正贤,结果人家为了她和相恋八年的女友分手了。
拜金还物质,桃花太旺,怎么挡都挡不住。
钟晓芹,上海本地姑娘,长相甜美可爱,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因为家就在上海,随便找个物业的工作打发时间。上司给升职加薪的机会不要,新来的多金帅哥明知道她已结婚还是喜欢上了她,还穷追不舍。复婚后,老公突然态度一百个大转弯,而自己随便在网上写一个生活记录,就成为了签约作家。一堆出版社抢着要签约。
而她的好友顾佳能力强,做新媒体广告却赔了几十万,而她随随便便写个网文就能出版,且赚的满盆满钵。
我无欲无求,不求上进,钱却追着我跑。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三十而已》这部剧三观不正?# 的原因
再来看本剧剧情的整体主线安排思路,这一题材着重以表现女性为主很合适,因为无论是社会成见上还是生理上都普遍认为女性在30岁左右还不嫁出去之后就要走下坡路啦。所以编剧设计了三位女主,分别代表了三种阶层的各自面对一大类“危机”的女性。
顾佳作为全职太太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女性,其掌握了一部分资本,然而其个人正如其名更多是一个从属于丈夫或家庭的客体角色,缺乏对资本掌控的主体性。她面对的是家庭内幼子的成长教育问题和丈夫公司的业绩问题及感情问题,可谓为这个家操碎了心。她的危机可以归为传统社会成见对女性自我实现的束缚。
钟晓芹是上海本地人,丈夫又是事业单位员工,有车有房,生活相对很稳定,算代表一线城市中为数不少的中产阶级。她面对的危机是一眼望到底的确定性,这相必大家应该很有同感,换了几份工作慢慢稳定下来后只能开始熬,升职短期内望不到,先以买车买房为奋斗目标,之后若有了孩子就把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几乎可以一眼看到几十年退休后的广场舞生活。这种太过安稳的生活在之前是求之不得,但在生产力极大发展后的现代信息化时代,这种稳定反而可能会成为被厌倦的,诱惑欲望那么多,夫妻之间的情感会经受一波又一波的考研。这是对确定性的厌倦焦虑。
再来看本剧剧情的整体主线安排思路,这一题材着重以表现女性为主很合适,因为无论是社会成见上还是生理上都普遍认为女性在30岁左右还不嫁出去之后就要走下坡路啦。所以编剧设计了三位女主,分别代表了三种阶层的各自面对一大类“危机”的女性。
顾佳作为全职太太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女性,其掌握了一部分资本,然而其个人正如其名更多是一个从属于丈夫或家庭的客体角色,缺乏对资本掌控的主体性。她面对的是家庭内幼子的成长教育问题和丈夫公司的业绩问题及感情问题,可谓为这个家操碎了心。她的危机可以归为传统社会成见对女性自我实现的束缚。
钟晓芹是上海本地人,丈夫又是事业单位员工,有车有房,生活相对很稳定,算代表一线城市中为数不少的中产阶级。她面对的危机是一眼望到底的确定性,这相必大家应该很有同感,换了几份工作慢慢稳定下来后只能开始熬,升职短期内望不到,先以买车买房为奋斗目标,之后若有了孩子就把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几乎可以一眼看到几十年退休后的广场舞生活。这种太过安稳的生活在之前是求之不得,但在生产力极大发展后的现代信息化时代,这种稳定反而可能会成为被厌倦的,诱惑欲望那么多,夫妻之间的情感会经受一波又一波的考研。这是对确定性的厌倦焦虑。
So???一个本就没皮没脸的人,也就没有尊严,谈何失去呢。所以编剧设置这么一个可恶的角色,最后却“毫发无伤”,是想说明什么呢?是不是成年人不需要为ta的选择付出代价么?
许幻山选择出轨的代价是,妻离子散,家破人蹲牢。
林有有勾引有妇之夫的代价是,失去尊严???
所以你会觉得认知失调,和我们朴素的正义感完全不一致,这就叫三观尽毁。
有人说这剧更加贴近现实,不是爽剧。我就奇了怪,这是没看到现实更多的是正妻当街大打出手,?还是没看到正妻一纸告同事书(参考某某金融圈近期出轨事件),将小三和渣男搞得身败名裂。更别说,顾佳是个能干精明的人,还得被林有有碰到儿子的底线才出手。
说完了林uu、顾佳和许渣男这一条线。王漫妮这一条线其实也很有问题。
一个超一线城市的奢侈品高级销售,竟然没能在工作中锻炼出对“人性”的洞悉力,按理说在奢侈店碰到富商带着小三小四小五去购物的概率比六月下雨的概率更大,不观察哪位是正妻,哪个是小妾怎么做好服务?而且,30岁了对男人尤其是像梁这种人没点A*C数?还能被像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一样,被骗得团团转,梁正贤的一举一动就差没说出口要“包养”她了把。
是什么让王漫妮如此天真可爱呢,最后正牌女友找上门来,还心怀侥幸,以为梁真的能把她扶正。就一个独立自主的现代女白领来说,就这男的,吃了还得吐出来呢。她竟然还敢继续信梁正贤的话,莫非是金钱的力量。
最后王漫妮以30岁的“高龄”去读书,抛下年老多病的父母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没有问题,关键是你又跑去读书?能不能现实点?至少要把自己的经济基础打牢靠了,不让父母担心把?真的觉得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么?万一这期间,父母有个病痛,家庭抗风险能力根本不堪一击。反正我看了是一脑子的问号。说白了,就是能力跟不上野心,又不甘于平凡,只能以这样的“重新出发”的借口来欺骗下自己。
现实吗?这是编剧对30岁的误解读,在我看来,30岁是女人的分水岭,它标志真正走入人生的深水区,它没有那么多瞻前顾后,但又不完全青春莽撞,它是一道年龄成熟线,也是一个信号灯,告诉你,30了我拥有过什么,失去过什么,从哪里来,接下来往哪里去。
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的人35岁之前能真正成熟并认清生活的现实。本科毕业,目前正好处于30+的年纪,有过王漫妮那种职场奋斗、大龄未婚的经历,也看过身边朋友经历了离婚、被出轨、复婚的经历。
我自认为目前我对人生、婚姻、事业和家庭有自己的阅历和思考,完整而认真地追完了《三十而已》,我想说这部剧很贴近现实和当代30+年轻人的选择观,你不要把它看成是一部30+人群的社会生活指导丛书,它只是展现了三个没有成熟的女人对人生的摸索和成长经历。
我理解剧中三位女主角的选择,这是我的看法:
王漫妮,大龄职场美女。设想一下,王曼妮的30年一路走来是这样一条线:从小漂亮学习好,家人宠爱,老师喜欢,众星捧月,对未来有一个很好的期待值。所以她心高气傲,过去的经历和受过的教育告诉她:我能行,我通过努力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提升和阶层跨越,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她30岁还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起点,也没有看清社会。这不是她的错,是教育的错,学历越高越认不清现实和自己,因为你已经接受了这套逻辑。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何况她一路都是高高在上的“优秀者”,她会否认自己的信仰吗?不服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继续出国读书的结局是可以理解的,也正证明了她的勇敢。很多30+女性并没有这个勇气,这也是电视剧立足现实高于现实。
可是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告诉我们,只有少数女人能当男人使,没有人敢说男女生理构造和激素分泌决定了女人在职场上绝大部分情况一定不如男人强。没人敢说,因为会被“政治正确”,会被喷死,你敢歧视女性?但这就是事实,何必自欺欺人?所以很多像王曼妮一样的大龄剩女还活在自己的设想里,不了解社会,以为社会跟学校一样。这也是观众们喷《三十而已》对王曼妮的结局设定的原因。
但是,我认为她的选择不符合大众预期,却符合人物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