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打仗一直输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刘备死后,托孤诸葛亮,虽然刘禅是皇帝,但诸葛亮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他的权力也很大。诸葛亮也一直都是尽心尽力的匡扶汉室,在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之后,蜀汉实力大增,于是诸葛亮开启了五次北伐,虽然有所斩获,但结果大都不尽如人意,以失败告终。那么这些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第一,蜀汉的实力弱于曹魏。第二,诸葛亮的用人是有问题的。第三,诸葛亮善于治国,打仗能力不突出。第四,后勤粮草供应不顺畅。
第一
蜀汉和曹魏相比之下,差距还真的不是一点半点。表面上当时是三分天下,但其实曹魏的地盘远不是蜀汉能够比的。此外,蜀汉的经济也不如曹魏,可以说蜀汉是名副其实的最弱一国。如果从军事层面看,蜀汉军队的数量不如曹魏,军事人才不如曹魏。那么一个相对弱很多的国家,整体实力不如对方,几次三番的主动进攻,但每次也只能出动几万人而已,成功率是很低的。另外,当时的蜀汉,其实并非铁板一块,很多人反对他北伐,比如李严等人,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还拖后腿。相反,曹魏兵强马壮,又只是防御作战,以逸待劳,自然打胜仗的几率更高了。
第二
诸葛亮在用人上是有问题的,那些开国的功勋老臣,也都已经去了,活着的也是垂垂老矣了,诸葛亮也敢用。但诸葛亮的确不能够知人善用,本来人才就已经凋零了,可诸葛亮竟然还在如此关键的时候,重用不怎么上过战场的马谡,这无疑是在拿所有人的生命开玩笑。结果也确实是这样,马谡只会纸上谈兵,却很能拖后腿。而魏延,有真本事,却得不到重用,还受到猜忌。
第三
诸葛亮本事很大,但不是万能的。他也远没有三国演义上形容的那么厉害。他突出的能力表现在了治国上,但在军事上就显得稍微有点保守,他做事非常谨慎,从不肯冒险,这是优点但某种程度上也是缺点。他太谨慎,什么都想管,太重视一些小细节,自然在大战略上就容易失误,同时也限制手下人的发挥。
第四
打仗的时候,后勤是很关键的。尤其是诸葛亮这样的主动北伐,远距离作战,后勤必然是重中之重。然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军粮容易得,运输却困难。后勤部队运输粮草时要翻过艰险的大山,克服重重障碍才能将物资送到前线。等到了前线的时候,估计黄花菜都凉了。诸葛亮第二次和第四次北伐过程失败都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所以在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竟然采取了屯田的方式,不打算依靠后勤运输了,这足以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