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存定期的理由
过去几年人们总是喜欢把钱搬离银行,去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率。而近年来,大家更倾向于把钱存银行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之中,高收益理财产品频频爆雷,很难赚钱。为了安全起见,更多的投资者选择把钱存入银行,虽然收益率较低,但总比资金要不回来要强很多。另一个是,但是从现在开始,银行理财产品也不再保证投资者的本金绝对安全了。所以,一些厌恶投资风险的中老年人,就把钱转到了银行办起了定期存款。他们主要是追求本金安全。
二、如何选择时间
从利率上看,现在1年定期基准利率为1.5%,2年定期基准利率2.1%,3年期为2.75%,但部分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上浮后1年定期利率为2.1%,2年定期利率为2.94%,3年为3.85%。如果从利率方面来看,存款时间越长,越划算,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但是,时间较长的定期存款,流动性非常差,不适合短期内需要用钱的人,如果存5年定期,就意味着5年之内这笔钱是不可以随意动用的。如果一旦需要用钱,从银行提前取出本金,就要按照活期利率给付利息,也就是执行0.3%的活期利率,这是非常不划算的。所以,时间比较长的定期存款不适合短期内需要用钱的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中老年人办理定期存款,银行通常会建议他们办理一年期定期存款。因为,每年商业银行都有存定期存款积分送礼的活动,中老年储户只要在存款到期后去续存一下,一般都会有礼品相送。
三、总结
对于追求相对高收益储户,最佳的解决方案是,把资金分开储蓄配置,以防紧急情况发生后资金周转变不开来。以存款40万为例,大家可以把其中的30万存入定期,可获得最高额的利息收益。而把剩余的10万元存入可以靠档计息的智能存款产品。万一临时需要用钱,可以提前支取这10万元,就会采取靠档计息的方法,利息收益不会损失太多。如果期间不需要用钱,这10万也能存满3-5年,同样也可以获得高利息收益。
目前,国内银行定期存款是指银行与存款人双方事先约定存款期限、利率,到期后银行还本付息。定期存款通常分为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六个利率档次,一般情况下,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从利率上看,现在1年定期基准利率为1.5%,2年定期基准利率2.1%,3年期为2.75%,但部分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上浮后1年定期利率为2.1%,2年定期利率为2.94%,3年为3.85%。如果从利率方面来看,存款时间越长,越划算,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时间较长的定期存款,流动性非常差,不适合短期内需要用钱的人,如果存5年定期,就意味着5年之内这笔钱是不可以随意动用的。如果一旦需要用钱,从银行提前取出本金,就要按照活期利率给付利息,也就是执行0.3%的活期利率,这是非常不划算的。所以,时间比较长的定期存款不适合短期内需要用钱的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中老年人办理定期存款,银行通常会建议他们办理一年期定期存款。因为,每年商业银行都有存定期存款积分送礼的活动,中老年储户只要在存款到期后去续存一下,一般都会有礼品相送。
在利率方面,一般都是期限越长的存款利率就越高,所以如果只考虑利率高低的问题,自然就是存期限最长的五年期的最好。不过,也有一些银行的五年期存款利率跟三年期的是一样的,甚至可能还不如三年期的,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存三年期的最好。
然而,无论是三年期的还是五年期的,存款的期限都有些长,而且想要拿到全部的利息,必须存满三年或五年才行。由于想要拿到较高的利息就必须放弃在三五年内使用这笔钱,所以其流动性就不怎么好。相反,期限较短的存款虽然利息较低,但流动性更好。
基于不同期限存款自身的特点,再结合自己的理财需求,就不难做出决定了。如果是有一笔钱长期不会用到,自然是选择利率最高的那个存;如果这笔钱在未来某个时间需要用到,那就存期限最靠近的;如果自己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用到这笔钱,又担心会用到,那就不妨分开存,一部分用于存长期的,一部分用于存短期的。
其次,从存款利率的风向变化上考虑。定期存款利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相反它经常会发生变化,其中货币政策的变化就是影响存款利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具体来说,就是当货币政策开始收紧时,存款利率就更容易上涨,而在货币政策开始放宽时,存款利率就更容易跌。
在货币政策的工具中,本就有基准利率这一项,而定期存款的利率就是以基准利率为基础制定出来的。所以只要基准利率一变动,存款利率必然也会动。
正常来说,如果未来一段时间的存款利率趋向于上升,那就可以先存一个期限较短的存款作为过渡,等存款利率涨上去之后再存期限长的存款。而如果是存款利率趋向于下降,那就应该立马存一个期限长的存款以锁定利息,因为定期存款只要一存进去,在没到期之前利率就不会再变,不会因为银行整体的存款利率下降了而被下调。
再次,从竞争产品的情况考虑。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只盯着银行存款这一个产品,把钱存在银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存款安全的同时,还能拿到一些利息,所以只要是能达到这两个目的,不管它是不是存款其实都没什么关系。
从资金的安全性上来看,与银行存款差不多的就有国债和国债逆回购,货币基金虽然稍微差了点,但也相差不了太多。
从收益率上看,只要是在一年期以内的,无论是国债、国债逆回购还是货币基金,都会比银行存款的利率稍微高一些,因此存一年期以下的存款就不是很划算了。
不过如果期限是在一年以上的,银行存款的利率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国债逆回购属于短期理财,期限最长的也不超过半年,所以此时不用考虑。
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高低跟期限长短没什么关系,并不是持有时间越长收益率就越高,如果是在一年以上,它的收益率可能就不如同期限的银行存款利率了。
国债倒是跟银行存款一样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其中利率较高的储蓄国债,虽然跟同期的存款相比利率水平差不多,但还是比不上同期限利率最高的存款。至于利率较低的记账式国债,一年期以上的利率水平一般都不会比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更高。
可见,在与竞争产品相比时,存长期的存款比短期限的存款显得更划算一些。
总而言之,对于定期存款存什么期限的比较划算,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存的时间越长越划算。根据2015年国家公布的基准利率,目前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是这样的:
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是1.5%;二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是2.1%;三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是2.75%。
不过由于目前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各个商业银行在拉存款的时候都有一定的优惠利率,一般会在基准利率上上浮20%~30%。
如果按照30%计算,对应的1~3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分别是1.95%、2.73%和3.575%。
如果我们存款1万元:
1.一年期存款一年利率是195元。如果使用利滚利计算,按照6年时间计算,总利率是12.28%。
2.二年期整存整取,利滚利滚存二次,按照6年时间计算,相应的总利率是17.29%。
3.三年期整存整取,利滚利滚存一次,按照6年时间计算,总利率是22.6%。
所以,很明显存的时间越长越划算。
当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存款品种之间也是有一定差异的。比如大额存单优惠利率更高。而且国家从2015年取消了5年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因为担心时间太长利率风险太大。像一些地方性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推出的一些5年期存款产品,利率能高达5%以上。由于时间太长,流动性就比较差,真正这样存的人,其实还不多。
所以,结合自己的需求,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存款方式才是重要的,不要单独只看利息高低。
在同一存款产品里,三年和五年期限的利率最高。其它存期,如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存期则相对利息较低。
文章图片1
如果资金可长期不用的话,三年期限和五年期限是理想的选择。
三、存款利率下行时,选择相对较长的期限
我国现在存款利率已经市场化,由吸收存款的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存款利率。
如果预测存款利率未来会降低的话,选择长一点的期限划算;反之,如果预测存款利率将来会高,选择短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