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 我来答
筱鸭娱乐
高能答主

2022-03-31 · 电影、电视剧、小说、综艺等等,都在这里!
筱鸭娱乐
采纳数:997 获赞数:82609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事例一

孔子的两个弟子,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两个人在政治方面都颇有成就。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意思是听到了好的事情就马上实行吗?

孔子回
答:“不行,有父兄在世,怎么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呢!”意思是要考虑家庭情况,看父兄是否同意。

然而,当冉有去问这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就很肯定地回答说:“听说了就要实行!” 

孔子截然相反的回答使得另一个弟子公西华大惑不解,于是就去问孔子。孔子说:“求(冉有)也退,故进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

这是说,冉有比较懦弱,所以我就鼓励他,推他走快一点;而子路个性好胜,所以我就有意抑制他,让他缓和一些。

2、事例二

有一次,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这话意思是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这就是“仁”了。颜渊又进一步问道:“老师,
怎么才能做到克己复礼呢?”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礼的东西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品德好,聪明好学,领会能力强,所以孔子回答时就告诉他“克己复礼为
仁”。强调讲“仁”就要依礼而行,这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要紧密结合。

弟子仲弓也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意思是说,外出时,要像去见贵宾一样地庄重,役使百姓时,要像承办盛大的祭祀典礼一样地严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的国家里当官,没有人怨恨你;在卿大夫家里做事,也不会有人怨恨你。 

孔子另一名弟子司马牛去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却回答说:“仁德的人,说话往往是缓慢而谨
慎的。”

因为司马牛“言多而噪”,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就强调说话要谨慎。司马牛这才明白,老师强调的是要言行一致,而不只是空谈“仁”。

3、事例三

有一次弟子子夏陪着孔子说话。闲谈之中,子夏就把平时的疑问说了出来。他很认真地问孔子道:“夫子,您觉得颜回为人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颜回很不错啊,他在仁义的方面,比我还强呢!” 

子夏接着又问道:“那您看子贡怎么样呢?”

“子贡嘛,口才很好,他的口才,我是赶不上的!”孔
子回答说。

“那子路又怎么样呢?”子夏又问道。

孔子淡淡一笑,缓缓地说:“子路这人很勇敢啊,这方面我也不如他啊!” 

“那么,子张呢?”子夏问道。孔子回答说:“子张在庄重的方面也是胜过我啊!” 

子夏更困惑了,很诚恳地对孔子说:“既然他们都超过了您,那怎么都来向您学习呢?” 

孔子解释说:“他们都各有自己的一些长处,但也有自己的短处啊!所以他们都愿意再学习学习,来提高自己。”子夏豁然开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