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是如何出现的?
以前的政权更迭大多被农民起义推翻或削弱,通常是由于严重干旱。农民没有收入。然而,政府仍然向他们勒索钱财,人民无法维持生计。因此,社会动荡的根源是生产和生活手段,从学术角度来说,是食物,从通俗角度来说,是“吃”。
据《史记郦食其列传》记载,楚汉之争期间,刘邦被项羽困在成皋。刘邦想放弃成皋。郦食其劝刘邦道:“我听说知道命运的人是国王。”国王视人民为天空,而人民视食物为天空。对普通人来说,食物是最重要的。
刘邦对此非常满意,并派军队攻占了敖仓。战争形势逆转了。《汉书》年,郦食其的话变成了“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删除了“人”一词,从而成为我们今天的“民以食为天”。
根据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原本是管仲的想法。管仲的原话是:“国王视人民为天空,人民视食物为天空,知道天空和天空的人就会满意。管仲的话更有逻辑性,眼光也更高:食物是老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而国王的事业是老百姓最重要的事情。由此,人们可以自然地得出一个结论:国王必须关注老百姓的粮食问题和民生问题。
虽然“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词,但前一句并不新鲜,但后一句因其根植性和高度概括性而成为所有妇孺皆知的名言,因为它在儒家经典中很常见,如《尚书》“民随其所愿”、“天益于民,君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