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存在哪些有名“吝啬鬼”?他们身上又有怎么样的趣事?
古代存在哪些有名“吝啬鬼”?他们身上又有怎么样的趣事?今天,老魏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吧。
一、张允
五代的后汉时期,有个名叫张允的吝啬鬼,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和家人,他都不会多给一分钱。由于害怕妻子会偷偷地拿自己的钱,他就把全家所有房间的钥匙别在身上,以至于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后来国家发生了兵变,张允由于躲在了破庙之中才捡回了一条命,不过因为身上的钥匙发出的声响,不久被官兵发现,钥匙也被抢走,最后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变的家徒四壁了。
二、韦庄
韦庄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词人。但是他也是非常的抠搜,每次家里做饭,他都会亲自去打好固定分量的饭,柴和菜也都需要按量使用,更过分的是,韦庄有个孩子八岁时夭折了,给他下葬时,妻子为孩子穿上了生前的衣服,但是韦庄又剥下来了,只用一床孩子睡过的破席子包裹,在下葬之后,更是将席子都拿了回来。
三、汤斌
清朝的汤斌被尊为“理学名臣”,一生都是十分节俭。一天,他通过查阅账本发现自己家买了一个鸡蛋,瞬间火冒三丈,因为他自己平常都不舍的吃,在询问下人后才知道是自己的儿子偷偷买的,因此将孩子大骂一顿,并且让他回到老家吃去。
四、夏侯处信
唐代的史夏侯处信素以吝啬闻名。有一次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夏侯处便赶紧吩咐下人去做饭,仆人便凑到他耳边悄声问:“要和多少面?”夏侯处信回到:“两升面,不准弄多了。”后面,客人因为有事情,所以便离开了史府,夏侯处信赶紧喊仆人不要和面了,但是面已经和好了,夏侯处信非常的生气,于是便命令仆人将面做成大饼作为下人们的工作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