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有必要上么?

 我来答
青柠姑娘17
2022-06-05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4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6.5万
展开全部

又是一年暑期至,不少家长都在考虑孩子幼小衔接的问题,更有甚者,宝宝还在读幼儿园,家长就已经开始操心幼小衔接班的问题了。幼小衔接班有必要上吗?家长回答不一。

幼小衔接班有必要上吗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意义重大。

  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 游戏 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 社会 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身体上的不良反应是,孩子会容易疲惫,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心理上压力大,自卑,厌学, 社会 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孤僻,不敢跟人说话,不爱与同学沟通。这些问题都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这个重大的转折过渡期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那么作为家长要怎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顺利渡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过渡期,为孩子的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1、鼓励孩子上小学,激发他们的向往之情

  其实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内心对于小学是非常向往的,他们会羡慕带着红领巾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渴望新的书包,新的铅笔盒,新的衣服,时时刻刻都流露出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家长在这个时候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积极鼓励孩子上小学,时常以鼓励的口语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例如家长可以这样说:“宝宝真棒,宝宝长大了要上小学了!”,让孩子对于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充满期待,也感到光荣和自豪。

  家长也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带孩子到小学的校园里面逛一逛,走一走,让孩子提前感受和熟悉小学的校园和氛围,见到校园里的小学生,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激励他们:“以后你也会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在小学的校园里面认字,数数,学很多知识,你也会跟他们一样聪明一样棒!”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里面孩子过的是一种被照顾着的集体生活,幼儿园的老师整天都跟着,吃饭、穿衣服、系鞋带、上厕所,老师都会看护周到,及时给予帮助。但是进入小学后,则是相对独立的生活,孩子必须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自己系鞋带、穿衣服、上厕所。这时候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小学也有很多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孩子需要自己学会集中注意力,学会自控能力。

  作为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要溺宠孩子,什么事情都替他们打理好,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穿衣、系鞋带、如厕,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自己收拾好。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家长们也不要急着帮孩子解决,先引导他们,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去解决,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于他们以后进入小学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长不能随时随地看护陪伴着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需要自己去处理他们遇到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上的问题

  此外,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制定一些家庭的小规则和奖罚制度,,例如,孩子不好好吃饭罚倒垃圾等等,这对于他们培养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习惯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

  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生活更加独立,自主和多变,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他顺利、成功地展开新的校园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多和陌生人见面,消除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怯心理,多让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让孩子既可以跟大哥哥大姐姐沟通,也可以做比自己小的孩子的领导者,增强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一些见闻,诱导孩子也学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心声,分享自己的食物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长还可以让孩子邀请他们的小伙伴到家里做客,让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招待小伙伴。


“上了幼小衔接,就把小学上学期的大部分内容都学了。因为都会了,哪还需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想学的劲头,这样的孩子将来能成什么事?从长远来看,太得不偿失了。所以,小学一二年级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三年级才是孩子的分水岭,上了幼小衔接的孩子一二年级还可以,三年级就跟不上了。”

“你们不知道小学上得有多快,不上幼小衔接,孩子根本就跟不上学习进度。你说别的孩子都会,就你家孩子不会,这多打击孩子的自尊与信心啊!一个对学习没信心的孩子必然是差生,差生又常常遭到老师与同学的打击,孩子本身就气馁,父母再火急火燎地辅导孩子作业,动不动地吼几嗓子,孩子能学好才怪?相反,如果孩子上了幼小衔接,孩子学习轻松,深得老师与同学喜欢,甚至不用家长辅导作业,自己都能完成,那多轻松!可以说,谁都喜欢这样的孩子。”……

关于孩子要不要上幼小衔接这件事,网上各种观点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人眼花缭乱,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

小龙今年九月升为小学生,在关于要不要上幼小衔接这件事上,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一种观点。我认为学习是一生的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认真学习的态度,那将受用一生。所以,在很多孩子上幼小衔接时,在很多孩子暑假都忙着补课时,小龙整天就只顾着玩了,放学玩,周末玩,放暑假了依然各种玩。

我在接受宸冰老师的采访时被问道:“面对孩子幼升小,你是否感到焦虑?”我的回答很坦然:“没什么可焦虑的啊,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所以,无论小龙上小学面对怎样的困难,我想我都做足了心理准备,即使是班上的最后一名,那么他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努力,就可以上升到倒数第二名,这种越挫越勇的勇气比学再多的知识更重要。

然而,真正当小龙升入小学时,老师说:“你家孩子写的字基本上算是班里写得最不规范的”时,我看到其他孩子写的规范而又漂亮的字时,当孩子说:“老师说我需要重写,我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时,我那颗原本淡定的心开始风起云涌,开始反思到底自己是太乐观了,还是在打一场无准备的仗?

因为我发现小学课本对6岁多的孩子来说确实挺难,尤其是对那些基本上没学习的孩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写字、算数、拼音,基本上每天一个新的知识点,进度快得让大多数孩子都跟不上。

然而,现在教育局又主打“幼儿园去小学化”,所以,无数幼儿园即使大班也严禁上小学课本内容。

我曾一度认为教育局总算真正为孩子们着想了,直到上了小学、看到小学课本以后,才猛然发现“幼儿园完全去小学化”完全是一种不落地的决策,这种决策让孩子处在“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让家长左右为难,惶恐不安。

为什么说“幼儿园完全去小学化”是一种不落地的决策?举个例子,小学一开学就要写生字,而没有认字,没有学习写偏旁部首的孩子一写字就得写一整个字,他们不认识偏旁部首,不知道写字的笔画,甚至不知道怎么写田字格?但一上小学,就必须写出漂亮的生字来。

换句话说,目前的教学制度其实是把上小学的基础知识都放在了幼儿园或者说幼小衔接上。但现在幼儿园在教育局的一再要求下不准教知识,幼小衔接在各大专家的倡导下又不上,那么孩子基本上就跳过了学小学基础知识的适应阶段,直接上升到了提升阶段,既难以适应,又跟不上学习进度,无数孩子感受到了挫败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小龙遇上我这个堪称 育儿 专家的妈妈既很幸运,又不幸。幸运的是我给了他充足的心理营养,致力于培养他成为内心有力量的孩子,并且一直陪他亲子阅读、亲子画画,为上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当他遭遇学习困境时,当他一再遭遇打击时,在我和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为自己争口气,写不好字没关系,大不了擦了再重写,多练几遍,总能写好。因为他拥有超强的理解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再加上不服输的劲头让他从班上最后一名一跃进入第十名。

不幸的是,我由于缺乏经验,缺乏对幼儿园、小学课本的深入了解,走了极端,陪他打了一场无准备的仗,让他在开学之际既要努力适应新学校环境,又要承受写不好字的重重打击。所幸的是,他终算熬了过来。

小龙成功走过了备受打击的第一个月,但我知道这是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每一个孩子一开始就能获得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指导,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全程辅导的妈妈,很多孩子甚至都没有父母辅导作业,所以,无数孩子在开学的第一个月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天资都差不多,但现如今教育理念参差不齐,有的孩子上幼小衔接,有的孩子又不上,所以没上幼小衔接的孩子往往就成了班里垫底的学生,多少孩子因此成了老师与同学眼中的差生,多少孩子又因此丧失了钻研知识的好奇心。

所以,在孩子要不要上幼小衔接这件事上,开篇两种观点其实都走极端,都没有深入了解孩子上小学的真正困境。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深入了解小学第一学期教材与幼儿园大班教材的差异化,这两本教材有没有进行很好的过渡。如果没有过渡的知识,父母就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些过渡知识。如果进行了很好地过渡,父母就应该以好心态喜迎孩子幼升小。

如果父母自己又不具备这方面的过渡知识,那么父母就应该为孩子选择教过渡知识的幼小衔接班。划重点,父母选择幼小衔接班一定是教过知识的幼小衔接班,而不是完全小学化的幼小衔接班。

如此一来,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又不至于让孩子备受打击,让我们真正地成为孩子求学路上的辅助者。

参加了本学期最后一次家长会,听着老师讲的内容发现未来好多事情要做。下阶段学校要开始教导孩子学习用筷子吃饭,教导他们开始整理书本文具。班级里的玩耍区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容趋向于幼小衔接。老师也向家长提出要求,希望在家帮忙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不仅如此,家长群里还分组对幼小衔接的内容进行头脑风暴讨论,所给出的建议是不管心理和生理都要有所改变。为此,关于送不送孩子去接受幼小衔接教育的问题也开始困扰大家。

幼小衔接教育真的有必要吗?

去年7月,教育部出台新规专项整治幼儿园“小学化”,同时对 社会 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了超严治理。本以为 社会 上一些幼小衔接、学前班结构要彻底凉凉。但昨天从从事教育行业的朋友处得知他们今年的运营状况,就单幼小衔接家长的咨询量就比去年翻了两倍,近两个月的购买量同比增长4倍,而首轮开课人数达到了3000人之多。

对于这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朋友也向我做了合理的解释。

1,市场的庞大需求

因为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去“小学化”政策,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刻意避免学前教育的嫌疑,而小学又拒绝零过渡。但是幼儿园和小学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单从作息时间来说,幼儿园更随意,小学则有严格的时间表;幼儿园主要以照顾学生为主,小学则主要以学习为主。

那么幼升小后孩子将会从能力和知识两方面发生更改,部分学科知识尚且家长可以帮忙,那么学习方式的改变呢?对于技能和时间双缺乏的家庭而言,只有通过世面上的幼小衔接班来帮忙了。这也就他们机构幼小衔接咨询报班人数不降反增的原因。

2, 规范的机构更具有可信度

关于幼小衔接,其实国家基本上每年都会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打压,而是对整个行业进行规范。从去年7月到今天的各项数据都指出,教育部一直以来治理和“点名”批评的机构,或是不规范“小饭桌式”培训机构,或是存有“超前教学”嫌疑的教育机构。而大型的正规的各类课外教育机构都是越办越火热。

以“幼小衔接”为关键词的百度搜索,去年三月其搜索结果为9,550,000个;而今年三月再次搜索的结果为12,700,000个。对于这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相信不少人都看到了商机,今年针对真正幼小衔接产品开发的机构正不断增多。涌入的人越多,市场就越混乱,家长在面临五花八门的各类机构做选择时,规范的机构便更具可信度。

什么样的幼小衔接班模式才是利民的?

在群里大部分家长对幼小衔接班都持支持票,毕竟在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这个关键期,能有一个规范合理的衔接班来做中和剂是很有必要的。它除了帮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外,还能使他们从有事找老师找爸妈的心理状态转变为个体去求学的状态。那么对于家长怎么来选择合理的衔接班呢?

为了帮允哥和班里的几个孩子找到合适的衔接班,我陆续咨询了几个机构,也收到了不少传单介绍,通过网络也查找了很多。在和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将选择条件归纳为下面几点,大家也一致认为具有以下教学模式的衔接班才是最适合孩子的。

1,专注学习习惯的培养

好的衔接班需让孩子切身心地体会到 娱乐 休闲的上课模式,到学业为主的课程模式的转变。其次应该教会孩子认真倾听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提升孩子的记忆力与理解力。通过课堂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及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等。

2,注重五大能力培养最重要

不少幼小衔接产品注重的都是对一年级课程的预习,而事实上身为家长更在乎对学习方法引导及各大能力的培养。如:

i. 语言与专注力:通过语言与专注力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把听觉材料快速地读出来,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ii. 区分玩具与学习:通过区分 游戏 与学习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正确的区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能够正确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

iii. 课堂行为:通过课堂行为的训练,使孩子能够养成正确的上课、举手、站立、坐姿、翻书、读书、做笔记以及下课等课堂行为,按照正确的课堂行为要求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

iv. 时间观念:通过时间观念的训练,使孩子学会认识时间,学会整点与半点的表示方法。合理利用和珍惜时间,并会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表。减少和避免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v. 业行为与任务意识:通过作业行为的训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作业,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完成作业内容。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听作业、记作业、写作业、检查作业的训练。通过任务意识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

幼升小的教育政策近两天已陆续发布,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孩子就要参与登记及片区划分。相信不少家长和群里的我们一样迷茫及焦虑,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该怎么去做抉择。要不要送孩子去上幼小衔接,看完文章希望各位能找到答案。

孩子上小学前需要如何准备,多长时间?

小学和幼儿园的主要不同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作息时间到不同。

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上学的时间较小学有弹性,可以按时去幼儿园吃早餐,或者在家吃完早餐,稍晚于早餐时间再送。

但小学的作息时间则要相对严格一些,一般情况下孩子需要7:50左右到校,而且要在家吃完早饭。

一般幼儿园会有午休时间,但是小学中午吃完饭没有午休,为了保证孩子的良好状态,作息规律小学要比幼儿园要求更高一些。

二是孩子的自理能力要求不同。

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照顾的会相对周到一些,孩子上洗手间、喝水都会提醒,并且还可能会提供适当帮助。

小学的孩子老师有可能会及时提醒,但是更多的时候需要孩子们自己安排好这些事情的时间。

小学生要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同时要合理安排喝水、上洗手间的时间,并且个人卫生习惯也要做好。

三是课业要求不同。

幼儿园时,孩子没有什么硬性作业,学习内容较小学自由。但是孩子升入小学之后,开始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更专注更集中的练习,相对而言学业和作业就要比幼儿园时多,需要孩子更加耐心和自律,并遵守和维护好课堂秩序。

上小学之前主要做到什么?

从上面的对比来看,孩子上小学之前最好就要从以上各方面进行训练。

按照习惯养成的规律,坚持21天,也就是3周左右,这些习惯乃至孩子的生物钟就足以养成了。

所以家长完全可以不用焦虑去上幼小衔接,完全可以自己执行。

一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

当然,想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一要有耐心,二要切实和孩子一起执行。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长的带动往往非常有利于孩子的习惯养成,家长和孩子一样要求自己,孩子往往更愿意按照要求来做。

二是家长学会循序渐进地放手。不要一下子让孩子全部做到,可以每过几天增加一个项目,等孩子做到了再继续增加。比如说饭前饭后洗手、整理自己的衣物等。

三是多陪孩子看看书。亲子阅读能够更好地陪伴孩子,让孩子安静下来,专注于某件事。同时,亲子阅读为孩子升入小学更好地听讲,理解老师的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资深低年级小学老师总结,一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孩子一年级的各科成绩,因为孩子入小学的时候,识字量不够,很多题目要求都是老师读给孩子听,所以听读能力对于孩子能否较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非常重要。

家长如果能够在孩子入学前的暑假做到这三点,就不用担心孩子进入小学后的适应性了。

需要注意的几个坑

当然,家长在给孩子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这样做。

1、家长不要吓唬孩子说小学如何严格。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如果在语言或者态度上总带着担心、或者总说孩子“如果你不……你怎么能跟得上小学……”这样的话,会让孩子对小学产生恐惧,还未上学先开始厌学。

2、家长陪伴孩子避免简单粗暴。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孩子6岁左右的年纪正面临小的叛逆期,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耐心,总是说教打骂,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

3、不要把幼小衔接的准备盲目拔高。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一上小学就不应该再总是惦记着玩了。其实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 游戏 ,把衔接准备变得更有趣,执行起来就会更简单了。比如可以利用习惯养成自律表,和孩子一起为他的成长鼓劲儿加油。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上不上一看家长是什么风格,二看孩子是什么特点。


一、家长和家庭教育风格

这里主要考虑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家长有多少时间去跟进和陪伴一年级的孩子。

二是家长自己抗压能力如何。换句话说,孩子从幼儿园环境到了小学环境,总会有些变化和是适应过程,你能不能顶得住一年级的压力?没上幼小衔接的孩子,学习进度一定是稍微慢一些的,如果因此而感受到来自老师、其他孩子和家长、自己孩子的表现等等各方面的压力,你有没有能力 把这些都装进自己的容器,化解掉,然后把鼓励给到孩子 ,而不是做一个简单的传声筒,把来自老师的压力和焦虑,全部一股脑的丢给孩子!如果是这样的风格的家长,还是趁早去上幼小衔接班吧,目的不是为了提前多学多少东西,但至少可以让家长的焦虑值适当降低。要知道, 家长的焦虑直接影响孩子情绪!

二、孩子是什么特点

注意力品质比较好、情绪积极、敢于接受困难挑战、适应度比较好、对于新事物接受比较快的孩子通常在幼小衔接阶段的表现会好一些。如果您的孩子占据了这里面的大部分品质,你可以相信他在幼小过渡阶段也会表现得比较顺利。


最后,我要说的是, 幼小衔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我认为幼小衔接 不仅仅孩子需要做准备,父母更需要做准备,而且这些准备大部分是心理上的。

而不仅仅是有些家长以为的幼小衔接,就指具体的文化课程的提前学习。

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 具体知识跟技能永远不存在“学不会” ,真正影响学习效率和吸收的是孩子的情绪。家长的态度及营造的整个家庭亲子氛围共同牵引着孩子的情绪、动力、状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