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总要求重复看一集动画片,背后大有学问,可别不耐心
说到孩子们的启蒙老师这个话题,那动画片一定能在众多竞争者中排上号,还是前三甲!
因为孩子们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通过动态的动画、变换的色彩,能对这个世界形成初步的了解。
而且动画片内容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大多简单易懂,肢体、语言等比较丰富 ,动画人物的色彩也比较丰富,孩子看起来没什么压力,可以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
但很多细心的家长也会注意到,孩子们好像总是对同一部甚至是同一集动画片尤其“痴迷”,即使看过很多遍,对其中的情节非常了解,却总是“不离不弃”,以至于家长们都觉得厌烦了,他们也还是看得不亦乐乎。
比如我家二宝,作为一个三岁的孩子,他和绝大部分同龄人一样都喜欢看动画片,也和绝大部分孩子一样对托马斯小火车里关于数字的那一集,热爱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这并不是个例, 这种现象在这些年龄不大的孩子们之中是非常普遍的 ,而且年龄跨度可以达到三四岁,有的孩子五六岁还在重复看着同一集动画片。
这让很多家长在苦恼的同时,也感到很疑惑,孩子明明连台词都会背了,却仍然要求一遍又一遍看,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
首先要强调的是,家长们不用太过担心,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帮助孩子的智力发育。
孩子总要求重复看一集动画片,背后大有学问,可别不耐心, 孩子需要从中获得一些心理上的满足。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部动画片在情节、画面、动作、色彩运用上,真的很对孩子们的胃口,能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并且持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大人看到评分高的电影还会二刷、三刷呢,孩子对喜欢的动画片也是如此。
再者,孩子们的这种重复行为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趋势,就像《童年之谜》里的小女孩一样, 她把从洞中拿出并放回一个圆柱体这个动作重复了四十几次,直至达到完美。
所以,家长们没必要打破这个自然规律,只要在这个基础上给予他们合适的引导即可。
孩童时期是孩子们大量吸收知识的时期,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重复。
用皮亚杰的“图式理论”来解释就是,孩子们在自身思维模式的驱动下,在一段时间内重复的做一件事,能形成一种反复出现的模式,即“图式”。
在重复的过程中,这种模式反复出现并对他们形成刺激,于是孩子们在每一次的重复中都能学到东西,有新的感悟和体会, 这种成就能让他们感到兴奋 ,认知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美国萨塞克斯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让孩子们反复去阅读一些固定的情节。
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孩子们通过这种反复的活动,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包括增强了记忆力,拓展了新词汇等等。
不难看出,孩子的重复,不管是看某一集动画片,还是玩某一个玩具表现出强烈的热爱,说明他们是能在那件事情上倾注注意力的。
针对这一点,家长们其实可以好好利用,达到在玩耍中成长的效果,大好机会不要错过。
家长们在孩子重复观看动画片时应该 多注意观察和捕捉,并且在旁边引导 ,比如适当的时候问一些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或者让他们描述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还可以多多找一些可用的素材,增强孩子的体验感,获得更多的乐趣。
家长们学会给孩子多一些自己去 探索 发现的机会,这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