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翻译
1. 求高中人教版语文文言文大全
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古诗文大全目录 必修一(第一册)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背诵易水诀别一段)6、鸿门宴•司马迁必修二(第二册)4、《诗经》两首氓(必背)采薇5、离骚•屈原6、《孔雀东南飞》(并序)7、*诗三首(必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8、兰亭集序•王羲之(必背)9、赤壁赋•苏轼(必背)1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背诵2、3段)必修三(第三册)4、蜀道难•李白(必背)5、杜甫诗三首(必背)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必背)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必背)9、劝学•《荀子》(必背)10、*过秦论•贾谊11、*师说•韩愈必修四(第四册)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5、苏轼词两首(必背)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6、辛弃疾词两首(必背)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李清照词两首(必背)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背诵后5段)12、苏武传•班固13、张衡传•范晔必修五(第五册)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必背)5、滕王阁序•王勃(背诵2~3段)6、*逍遥游•庄周7、*陈情表•李密(必背)。
2.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1、讽诵之声,朗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
——背诵的声音琅琅,远近都能听见,他(欧阳修)的好学就像这样。2、再适常山朱氏。
——(范仲淹的母亲)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3、慨然有志于天下。
——(后来范仲淹)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4、而涉猎书传。
——而且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5、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6、纠合骁健。
——(祖逖就)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7、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8、人思自奋。
——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9、使自召募。
狄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司马睿……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10、楚庄王某事不当,群臣莫能逮。——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我满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
3.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劝学 荀子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大,但听的人都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善于游水,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4.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劝学 荀子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大,但听的人都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善于游水,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师说 韩愈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他对于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出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出生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道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呢?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
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所长,只是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赤壁赋 苏轼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友人乘船在赤壁下面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
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缓慢地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江面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
我们任凭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漂动,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多么广阔浩瀚呀,像是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不知船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然恍惚呀,我们好像独立长空,遗弃尘世,飞天成仙了。
这时候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道:“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桨)划破月光下的轻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贤人(宋神宗)啊,他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与苏轼同游的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应和。
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
5. 求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必修二中得古文易考句子快期末考试了以前背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既然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第五课 荆轲刺秦王1.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2.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3.父母宗族,皆为戮没.4.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zhèn) 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5.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6.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第六课 鸿门宴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常以身翼蔽沛公.6、四人持剑盾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必修二第八课 兰亭集序1.\x09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第九课《赤壁赋》〉重点句翻译: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3.\x09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8、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9.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10.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 高中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1、范仲淹有志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 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
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 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所以没有被乡亲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
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祖逖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 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是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
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掳走了妇人。
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 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
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由绿色蚕排长搜索整理----------------------------7、苏武牧羊北海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 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佣给富人家种地。
有一天,他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对秦王朝肆无忌惮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忿恨不平,就决心摆 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并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
7. 求高中语文必修1到5要求要背的文言文的名句和所有文言文的重点翻译
高考名句默写训练(人教版高三必修)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骐骥一跃, ;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
(荀子《劝学》) 4、,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5、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6、令初下,群臣进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其志洁,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屈原列传》) 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人之滋垢, 。
推此志者, 。(司马迁《屈原列传》) 9、落霞与孤鹜齐飞,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 10、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滕王阁序》) 1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王勃)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 。(荀子《劝学》) 1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
(王勃《滕王阁序》) 1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15、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韩愈《师说》) 16、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师》) 1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 。
(韩愈《师说》)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9、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杜牧《阿房宫赋》) 20、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
(杜牧《阿房宫赋》) 2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22、,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23、鼎铛玉石, , ,秦人观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24、嗟夫! ,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2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2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 。
(苏洵《六国论》) 27、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苏洵《六国论》) 28、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
(苏洵《六国论》) 29、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30、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 3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赤) 3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34、举酒属客, , 。
(苏轼《赤壁赋》) 35、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苏轼《赤壁赋》) 36、寄蜉蝣于天地,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
(苏轼《赤壁赋》) 38、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39、制芰荷以为衣兮, 。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40、高余冠之岌岌兮, 。
芳与泽之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4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4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古诗十九首》) 4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曹操《短歌行》) 44、,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曹操《龟虽寿》) 46、天姥连大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 。
(李白《梦》) 47、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8、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 49、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 50、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 51、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 52、问君西游何时还? 。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5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54、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55、,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56、去时里正与裹头, 。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57、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杜甫《兵车行》) 58、花径不曾缘客扫, 。
(杜甫《客至》) 5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杜甫《登岳阳楼》) 6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王维《山居秋暝》) 61、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
(刘禹锡《石头城》) 62、,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63、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