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治水的故事
治理沫水
李冰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水利专家。
他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有关他的生卒年月、家世故里、生平事迹等详情,由于史料的缺乏,如今已大都无从知晓。
现在能见到的,只在《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中略有记载。
根据记载可知李冰在秦昭王时(公元前256年-251年)被任命为蜀郡守。
据说他“能知天文地理”,极有学识与才能。
他到任以后所做的实事都与治水有关,如主持了沫水航道的治理等。
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都大力发展经济,而兴修水利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
许多国家在当时都搞了一些很有名的工程,也涌现出了一批着名的水利专家,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冰。
李冰上任后即治理了沫水(今青衣江),这是岷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蒙山,因为江中有一个大礁离碓(亦名离堆、涵崖等),加之江水流速漂疾,严重地影响了舟船的航行。
李冰主持将离碓凿除后,使得航道畅通无阻,极大地方便了沫水上的航行。
兴建都江堰
设计、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对子孙后代的伟大科学贡献。
与沫水治理相比,都江堰工程显然要复杂得多而其地位与价值也高得多。
都江堰历史上曾先后被称为浙棚、浙堰、金堤、都安大堰等,唐代称“楗尾堰”,到宋代才有了“都江堰”的名称。
都江堰是岷江中游的一项大工程。
岷江从岷山发源,一路急流而下,到灌县地域又进人了平川地界。
这里地形复杂,加之泥沙淤积,使得航行十分困难,而且江水在洪水季节常常泛滥。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西边遭受洪水肆虐的时候,东边却因缺水而受旱灾之苦。
李冰到任以后,听到了大量的民众呼声,亲临实地考察后不久就开始实施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
近现代的人们所见到的都江堰工程,从上游数起,主要有百丈堤、都江鱼嘴、内外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其中最重要的是都江鱼嘴、飞沙堰与宝瓶口。
现在可以肯定这3项主要工程都是李冰所主持修筑的。
都江鱼嘴,又名分水鱼嘴,是人工筑起的一条纵向的大堰,因为头部像鱼头,所以称为“鱼嘴”。
又因为它的作用在于把上游流下来的江水分为内、外两股(堤左西面的为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堤右东面的为内江,是灌溉东面田地的总渠),所以称为“分水鱼嘴”。
在修筑这条分水堤堰的时候,开始采用向江心抛掷石块的办法,但由于江流过急而始终没有成功。
后改用竹子编成的长10米、宽0.6米的特大竹笼装满大块的卵石沉人江底,才终于筑成了这条大堤堰。
这条分水堤堰,也就是《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所记载的“壅江作堋”的“堋”。
这个分水鱼嘴和灵渠上的铧嘴、沱江官渠的平水梁很相似,它们之间究竟是否存在承继或学习启迪的关系,是许多专业学者们仍在继续深入研究的。
分水鱼嘴筑成以后,使得岷江水得以分流,既可以使干流外江的水量不致太大,从而大大降低了洪水季节泛滥成灾的概率,同时又使东面内江能灌溉灌县的田地,免除了灌县旱灾的产生。
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大致是外江占4成,内江占6成,为了避免洪水季节内江也产生涝灾,又修筑了飞沙堰。
飞沙堰的修筑方法与鱼嘴分水堰相同,也是用特大竹箱装满卵石而堆筑成功的。
这条堰的难点与关键,在于它的高度必须正好适宜,才能使内江的水位在达到一定高度后,江水会漫过堤堰而流人外江。
在内江水位过高、水量特大、水速过急时,更会把堤堰冲垮,内江的水直泄外江,更可以确保内江整个灌区的安全。
这条堤堰所以取名为飞沙堰,还因为它与宝瓶口配合,能产生排沙作用。
分水鱼嘴与飞沙堰所采用的竹笼填石法,是一个既简便又高效的创新,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费用低廉,实用高效。
在建筑学上,人们对此有十六字的高度评价——重而不陷、击而不反、硬而不刚、散而不乱。
如此高明的创造,是否为李冰首创,目前还未能肯定,但就目前所知在李冰之前还从没发现,所以很可能是李冰发明并在如此大型的工程中予以使用的,但也很可能是他吸取了民间的或前人的经验而加以发展的。
宝瓶口工程,实际是整个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李冰最先就是把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
这项工程开始也不怎么顺利,工程进度很慢。
后来,李冰在富有经验的民工们的建议下,采用了火烧山岩、让岩山爆裂的方法,使得工程进度加快,最终把工垒山劈开了20米左右宽的大口。
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就命名为宝瓶口。
把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联合起来,就使得岷江在这里成功地实现了分流,也就实现了既消除西面水患、又消除东面旱灾的缺陷,一举两得,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