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王朝很难持续超过300年?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2-10-10
展开全部
我国历史以秦朝为分水岭,在秦朝之前的那段历史被叫做先秦时期,或者也可以叫王朝时期,国家的统治方式是分封,天子能直辖的地方其实并不大,更像是一个松散的城邦组织。

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开启了皇朝时代,皇帝对国家具有了空前的掌控力,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可以让统治者很轻易的就调动全国的资源去做一件事。但奇怪的是,自秦朝开始,后世朝代都在300年统治这个关口戛然而止。

即使是像汉、宋、明这样国号使用超过300年的朝代,实际上也因为各种原因经历了二次重建,所以严格来说,他们实际上也一直受到统治无法突破300年魔咒的困扰。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皇权朝代很难统治超过300年呢?

一般的解释无非是从土地兼并、统治腐朽、外部入侵等多方面分析。的确,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一个朝代新兴时,农民尚且有地可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会导致流民越来越多,最终爆发战争。

但这个解释只是说明了王朝衰败的共同原因,却无法直接解释土地兼并与300年这个数字有什么因果关联,或者说为什么土地兼并只能承载300年以内的矛盾,假如朱温没有废唐,那么国祚已经289年的唐朝,有没有可能突破300年统治?

答案是否定的。古代皇朝之所以没有一个能突破300年魔咒,是因为一个很冷门的原因:气温。

我国历史上的气温呈现冷暖交替的变化规律,比如殷商时进入温暖期,中原甚至有大象生活(殷王猎象),而明朝末年进入小冰河期时,气温寒冷到广东甚至下起了大雪。

如果我们把我国历史上气温变化做个梳理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的气温变化规律刚好是每接近300年一次巨变。那么气温变化为什么会必然导致王朝灭亡呢?

因为在古代,气温由暖转冷,只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旱灾频发,粮食大幅减产(有经济学家做过统计,气温每降低1度,农作物产量就减少10%);二是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北方变冷)。

这两个结果恰好是王朝覆灭的关键原因,并且无法调和。比如亡于内部的西汉、唐朝、亡于外敌入侵的宋朝,还有那个在内外联合夹攻下灭亡的明朝。

接下来我们就拿几个王朝灭亡的时间和气温变化时间来做个对比,印证上面的说法。

比如唐朝,开元年间是唐朝的盛世,这个时候刚好唐朝处于温暖湿润期,开元十九年扬州甚至产出了双季稻。而唐朝末年时,气温突然转入寒冷期,长安连年大旱,漕运干涸,这一时期也刚好是唐朝行将灭亡之时。

再来看北宋,北宋统治的强盛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平均每25年才发生一次大旱灾。但北宋灭亡前,我国再次转入寒冷期,平均2年发生一次大旱灾。另据史书记载,北方多地9月就开始下雪,随之而来的就是金人的南下。

再来看明朝,明朝末年时,平均气温是近2000多年来的最低点,不仅广东都开始下暴雪,崇祯皇帝统治的16年中,明朝黄河流域有长达10年都在闹旱灾。

而纵观我国历史上的所有战争,有80%发生在气温转冷时期,而历朝历代的国都,也呈现出不断向东转移的一个规律,经济重心也从北方不断向南方转移。

可见,古人所说的天人感应,用科学的说法表述就是:气温变化导致粮食减产,进而爆发战争,王朝兴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