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荷韵_细读《清塘荷韵》

 我来答
爱读书的吕老师
2023-02-16 · TA获得超过478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9.9万
展开全部
  伍尔芙说:“散文理应给人以乐趣:促使我们从书架上取下它来的愿望纯粹是为了获得乐趣。”安静安详地读完季羡林先生八十六岁时写下的《清塘荷韵》,忍不住盘点自己获得的乐趣。   一.生命进行曲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第7节)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小到花草树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到万物灵长――“羡长江之无穷”,生存的力量与生俱来,生命的之意义,何其雄伟壮阔!
  自然的生命力是惊人的,荷由几颗待萌发的莲子,到盛放于池塘,到衰落,这是生命的交替过程。很难想象,寂寞的岁月里,荒凉的湖面下,阴暗的泥沼中,那几颗莲子是怎样暗暗积蓄着力量,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漂亮。在经历了漫长的寂寞后,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正如季老在《再谈人生》中所说:“一棵小草或其他植物,生在石头缝中,或者甚至被压在石头块下,缺水少光,但是它们却以令人震惊得目瞪口呆的力量,冲破了身上的重压,忍辱负重地长了出来。”荷在季老看来已不能开放时,以顽强的生命力,迅速照耀了黑暗,给人惊喜与希望。
  季老说,“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荷在深水淤泥中爬行延伸,无人知晓。“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冬日一到,残荷也消逝了,许多人都以为它冬眠了,何曾想到无数冬日的默默伸展得拿来如此的勃发气势呢?默默的积蓄着力量,等到春日的来临,露出水面,给苦苦等待的人们一个惊喜。
  “池花对影落”,纵使荷花在上一季开得再繁盛,是千朵万朵,纵使拥有再多的繁花,它们都将过去。夏末的世界,荷叶纷纷凋零,热闹又归于沉寂宁静,只是荷花并没凋亡,它只是藏在水面之下,默默开始它又一次的继续。等到下一个夏日,它会开得更烂漫。“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就是荷的生命进行曲吧。
  二.学问人生
  “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第7节)
  《清塘荷韵》写荷的成长过程,又何尝不寄寓了季羡林先生的人生期许:长了几个圆圆的叶片后,又盼望“多长几片来”;已经长出了许多,又欣喜于荷向四周的蔓延,“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莲瓣之多”;即使池水结冰,荷花冬眠,也依旧会怀着希望,满怀追求相信春天即将到来。面对不同时期的荷,季老定是在思考自己八十六年的人生历程吧。品赏季荷清香时,透出的淡淡韵味是季先生留给世人的一笔财富吧。
  回想季羡林先生的一生,在世人眼里,那是成功者的骄傲。许多人都崇敬季羡林,即使他已步入另一个世界,人们还是缅怀他。他出生贫寒农家,却精通十二国语言,是中国唯一一位可以释读吐火罗语的学者,八九十岁还著书立说,拥有“东方学家”、“印度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作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等等称号……可是,他却坚决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个称号,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殊不知,这三顶桂冠对于一位学者来说无一不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他说他连个国学小师都算不上。
  季羡林先生做学问,做事业,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季先生一生有如此高的成就绝不是一天就成功的,而是他每天四点钟起床,著书立说,日积月累堆积而成的。他用自己一生与荷的几年蔓延,阐释着不懈追求走向成功的人生。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人生的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如季老在《世态炎凉》中所说:“我已到望九之年,在八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一波三折,好运与多舛相结合,坦途与坎坷相混杂,几度倒下,又几度爬起来。”有句联语说的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
  季荷的梦是等待春天再度绽放,而“世事洞明”的季老在安然中,憧憬着平淡的明天。
  三.荷性季性
  “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第8节)
  荷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叶清远,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一良以荷喻季羡林,名之曰“季荷”。季羡林既高兴,又满意,从此处,不难看出季先生之心,季先生之性。
  对于荷,季老满怀着喜爱。“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我为我的‘季荷’祝福。”因为爱荷,才会种荷,才有季荷,有了这篇《清塘荷韵》。观赏心爱之物,总有自己的心意融入其中,赏荷的境界只有懂荷之人才能了解。季老已把个人的心灵世界融入了对荷的欣赏,荷是季老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是季老与荷的交流。
  从莲子入水的那一天起,季老的心境与它们的命运就息息相关。从此,每天多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几眼。第一年,第二年,虽引颈翘首地期盼,即使灰心无望的时刻,仍情有独钟地期盼奇迹的出现。待到荷花终于开放时,更是把它视为家珍,是为“季荷”。莲子、荷花的生存状态与作者的爱好、心境、情绪相交融。荷即是人,人已是荷。
  荷花与荷叶的清香,令季老万躁俱静,陶然于玄思冥想之中。这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而欣赏“池花对影落”,是季老面对生命逝去的从容;对“季荷”的祝福,是对生命延续的祝愿。
  在荷花盛时,能看到其衰,又能看到下一次的繁荣,这是季老八十多年人生积淀的从容淡定。生命永无终点,这是荷花;坦然面对年老、死亡,这是季老。荷性即季性。
  季荷在冬天里做着春天的梦,季老在人生的晚年期待着明天。
  写荷,更写出季老荷香一般悠远的人生境界。
  四.升华的零落
  “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第9节)
  所有的事物总有尽头。莲瓣的零落,却换得了影的升华。花瓣是表象,影才是内在的体现。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五个“静”字,写出了八十六岁的季老在安静的环境中,安详地思考人生,安享晚年。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面对荷花的凋谢,季老的豁达和超脱是一个经历坎坷的老人洞察世事的淡泊之心。佛曰“一花一世界”,其实一人又何尝不是一世界呢?只有在看花时将花带入自己的世界,将万物忘却,才能参悟那种境界吧。花开花落是花的一生,而对应的便是人的一生。一个世界下落,另一个世界便上升。季老在牛棚里呆了很久,被扣上各种各样的帽子,这才有《牛棚杂忆》的问世。他能将一切厄运从容地剖析,不正表现出他淡看生活、超脱悲喜的达观态度吗?
  “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季老没有逃避死亡。正如他在《九十述怀》中所写:“我想到过死,过去也曾想到过死,现在想的更多而已。”“多少年来,我总以为自己已经参悟了人生。我常拿陶渊明的四句诗当做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季老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是荆棘丛生。经过山重水复,也经过柳暗花明;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他说:“写着《九十述怀》。窗外已是寒冬。荷塘里在夏天的荷花,只剩下干枯的残叶在寒风中摇曳。……但是,我知道,我仿佛看到荷花蜷曲在冰下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它们都在活着,只是暂时地休息,养精蓄锐,……开出更多更艳丽的花朵。”然后,季老说:“我就像鲁迅笔下的那一位‘过客’那样,我的任务就是向前走、向前走。”
  “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花落并不是花的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
  那个夏夜,莲瓣飘落了,如此飘逸,如此洒脱,以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
  2009年,季老也走了,走得淡然,走得平和,不管身后多少繁华多少争执。
  这是一种升华的零落。
  
  张兰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苏州。本文编校:洪 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