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唐代建筑介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现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保存较完好有四座,都位于山西,即佛光寺、天台庵、广仁王庙、南禅寺。具体内容如下:
现存唐代建筑——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距台怀镇约48公里的豆村镇,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据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专家郑庆春介绍,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我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之作。虽曾于元朝替换部分瓦作,小部分大木作也曾于各朝代有过修缮/替换,并取消了前廊(门窗从前檐金柱被移至檐柱),但绝大部分建筑结构仍为晚唐原构。敦煌五代壁画《五台山图》中就绘有五台山大佛光寺的图像。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据唐代《古清凉寺》记载,佛光寺创建于471年~499年间,即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时期,佛光寺已经声名远播,中唐以后,寺内曾建有三层九间高达72米的弥勒大殿,更可谓盛极一时。据郑庆春介绍,《宋高僧传》中记载,唐元和十五年(793)“河东节度使裴度奏五台山佛光寺庆云现文殊大士乘狮子于空中,从者万众。上遣使供万菩萨,是日复有庆云现于寺中。”佛光寺距长安路途遥远,寺中的“祥瑞”竟能远达长安,传到宫廷中去,可见寺院在当时的影响。
现存唐代建筑——天台庵
天台庵是1956年山西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的报告认为“有些地方近似南禅寺正殿……可能是一座晚唐的建筑”。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
天台庵正殿是一座不大的佛殿,建筑在太行山深处王曲村的中坛孤山上,四周青石砌岸,松柏为墙。天台庵原建制不详,现仅存正殿三间和唐碑一通,虽规模不大,却是我国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中极其珍贵的实例。大殿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广。殿身各柱柱头优美古朴。殿内梁架及斗栱上保留有简单的清式彩绘,山花壁内尚有部分清代壁画残迹。大殿结构简练,没有繁杂装饰之感,这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
现存唐代建筑——广仁王庙
山西芮城县素有“文物之乡”的美誉,这里有著名的古魏城遗址,唐代的木结构建筑广仁王庙以及精美绝伦的永乐宫壁画。广仁王庙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建筑,老百姓俗称五龙庙,它的建筑年代(唐太和五年即831年)比佛光寺还早了23年,仅晚于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在我国现存的四座唐代建筑中名列第二,为河东一带唐代建筑的孤例。
广仁王庙又称五龙庙,庙前曾有五龙泉水,为当地灌溉之水源。因五龙之中的青龙又被称为“广仁王”而得名。庙宇由正殿、戏台、厢房组成,四周有围墙,东南角辟有小门。据说原来在庙门和照壁之间,有呈八字形的两座石坡为道,后来因为土崖塌陷而被毁,东西厢房也被夷为平地,现在仅存正殿和建于清代的戏楼。广仁王庙的大殿造型端丽、结构简洁,屋顶平缓,板门棂窗,单檐歇山顶,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的建筑风格。
现存唐代建筑——南禅寺
南禅寺大殿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李家庄旁一处高岗上,属于五台山台外寺庙。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
唐建大佛殿,为南禅寺主殿,原貌瑰丽。方整的基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全殿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南禅寺的屋顶是全国古建中最平缓的屋顶,与明清时崇尚的“陡如山”明显不同。也就是说,从唐代到清代,年代越近,建筑的屋顶越陡峭。纵观南禅寺,最普通的板门,最简单的直棂窗,屋顶只是一片静悄悄的灰色布瓦,除了鸱尾,正脊与垂脊上没有任何花纹装饰。殿内17尊唐塑佛像姿态自然、表情逼真,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现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保存较完好有四座,都位于山西,即佛光寺、天台庵、广仁王庙、南禅寺。具体内容如下:
现存唐代建筑——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距台怀镇约48公里的豆村镇,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据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专家郑庆春介绍,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我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之作。虽曾于元朝替换部分瓦作,小部分大木作也曾于各朝代有过修缮/替换,并取消了前廊(门窗从前檐金柱被移至檐柱),但绝大部分建筑结构仍为晚唐原构。敦煌五代壁画《五台山图》中就绘有五台山大佛光寺的图像。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据唐代《古清凉寺》记载,佛光寺创建于471年~499年间,即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时期,佛光寺已经声名远播,中唐以后,寺内曾建有三层九间高达72米的弥勒大殿,更可谓盛极一时。据郑庆春介绍,《宋高僧传》中记载,唐元和十五年(793)“河东节度使裴度奏五台山佛光寺庆云现文殊大士乘狮子于空中,从者万众。上遣使供万菩萨,是日复有庆云现于寺中。”佛光寺距长安路途遥远,寺中的“祥瑞”竟能远达长安,传到宫廷中去,可见寺院在当时的影响。
现存唐代建筑——天台庵
天台庵是1956年山西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的报告认为“有些地方近似南禅寺正殿……可能是一座晚唐的建筑”。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
天台庵正殿是一座不大的佛殿,建筑在太行山深处王曲村的中坛孤山上,四周青石砌岸,松柏为墙。天台庵原建制不详,现仅存正殿三间和唐碑一通,虽规模不大,却是我国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中极其珍贵的实例。大殿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广。殿身各柱柱头优美古朴。殿内梁架及斗栱上保留有简单的清式彩绘,山花壁内尚有部分清代壁画残迹。大殿结构简练,没有繁杂装饰之感,这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
现存唐代建筑——广仁王庙
山西芮城县素有“文物之乡”的美誉,这里有著名的古魏城遗址,唐代的木结构建筑广仁王庙以及精美绝伦的永乐宫壁画。广仁王庙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建筑,老百姓俗称五龙庙,它的建筑年代(唐太和五年即831年)比佛光寺还早了23年,仅晚于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在我国现存的四座唐代建筑中名列第二,为河东一带唐代建筑的孤例。
广仁王庙又称五龙庙,庙前曾有五龙泉水,为当地灌溉之水源。因五龙之中的青龙又被称为“广仁王”而得名。庙宇由正殿、戏台、厢房组成,四周有围墙,东南角辟有小门。据说原来在庙门和照壁之间,有呈八字形的两座石坡为道,后来因为土崖塌陷而被毁,东西厢房也被夷为平地,现在仅存正殿和建于清代的戏楼。广仁王庙的大殿造型端丽、结构简洁,屋顶平缓,板门棂窗,单檐歇山顶,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的建筑风格。
现存唐代建筑——南禅寺
南禅寺大殿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李家庄旁一处高岗上,属于五台山台外寺庙。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
唐建大佛殿,为南禅寺主殿,原貌瑰丽。方整的基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全殿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南禅寺的屋顶是全国古建中最平缓的屋顶,与明清时崇尚的“陡如山”明显不同。也就是说,从唐代到清代,年代越近,建筑的屋顶越陡峭。纵观南禅寺,最普通的板门,最简单的直棂窗,屋顶只是一片静悄悄的灰色布瓦,除了鸱尾,正脊与垂脊上没有任何花纹装饰。殿内17尊唐塑佛像姿态自然、表情逼真,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