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与思考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 要: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国内外教育界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经过近十年的研究,整合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整合过程中也有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对整合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整合 优势 思考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因此仅靠传统教学中的教科书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图、文、声、像等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展现动态画面,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可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信息技术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利用信息技术超时空局限,化抽象为形象,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科学课《雨的形成》中利用实物展示台的放大功能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到,水经过加热后转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碰到玻璃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的过程;在《地球的邻居——月球》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月球上的情况,利用各种科教电视与科幻电影中收集的月球片断,让学生了解到月球上的地表情况、重力情况以及温差情况等等,充分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三)运用信息技术,便于呈现和交流学习结果
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实物投影仪,可以方便地呈现学生的学习结果。数学课上一般在学完新知识后,教师都要找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做,同时也找几个学生上黑板做。但上黑板做的同学的方法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这时教师就要把下面学生做得好的与全体学生交流一下。此时最好的交流方法就是用实物投影仪,如果是传统教学只能拿着这位学生做的题让其他学生看,这和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结果相比,效果就有点逊色了。有时也呈现学生做错的题,尤其是错在易错点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观点、澄清理解、呈现和交流学习结果。
二、对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时代发展、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它在给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
(一)整合首先要加强软硬件资源建设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有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支持,因此要加大对学校信息化的投入,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条件。
2.要逐步建设学科教学资源库。例如,多媒体教学素材库、教案单元库、教学资料库、教学案例库以及学科网站等。
(二)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使用,运用 教学设计 的方法将教师、学生、内容、多媒体系统地加以考虑,使学习内容的组合更加合理、清晰,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更加优化。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的教辅工具,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三)整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来进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不能因为在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内容不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不同。例如,化学教学中的“晶体结构、分子的运动”等,光靠口头讲解或展示挂图,学生还是不易理解,而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动画却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样是化学,有位教师在讲“氧气的制取”一节时,为了运用信息技术,不顾化学实验的特点,花了许多时间进行了“制取氧气”的模拟实验,让学生观看实验获取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就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制取氧气的装置,了解应注意的事项,比较不同装置制取氧气速度的快慢等更具有感性认识。这种做法就忽略了学科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必须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整合。
(四)教师素质制约着整合的进行
首先,作为普通教师,课多任务重,再要求系统地、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熟练地制作自己需要的课件,能随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计算机软硬件问题,这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整合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一些老教师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重新学习使用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手段,也不是两三天的事情。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和思考的一些粗浅看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整合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因此对它在实际教学中的优势和思考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安宝生,孟月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2002
[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整合 优势 思考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因此仅靠传统教学中的教科书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图、文、声、像等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展现动态画面,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可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信息技术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利用信息技术超时空局限,化抽象为形象,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科学课《雨的形成》中利用实物展示台的放大功能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到,水经过加热后转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碰到玻璃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的过程;在《地球的邻居——月球》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月球上的情况,利用各种科教电视与科幻电影中收集的月球片断,让学生了解到月球上的地表情况、重力情况以及温差情况等等,充分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三)运用信息技术,便于呈现和交流学习结果
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实物投影仪,可以方便地呈现学生的学习结果。数学课上一般在学完新知识后,教师都要找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做,同时也找几个学生上黑板做。但上黑板做的同学的方法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这时教师就要把下面学生做得好的与全体学生交流一下。此时最好的交流方法就是用实物投影仪,如果是传统教学只能拿着这位学生做的题让其他学生看,这和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结果相比,效果就有点逊色了。有时也呈现学生做错的题,尤其是错在易错点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观点、澄清理解、呈现和交流学习结果。
二、对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时代发展、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它在给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
(一)整合首先要加强软硬件资源建设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有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支持,因此要加大对学校信息化的投入,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条件。
2.要逐步建设学科教学资源库。例如,多媒体教学素材库、教案单元库、教学资料库、教学案例库以及学科网站等。
(二)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使用,运用 教学设计 的方法将教师、学生、内容、多媒体系统地加以考虑,使学习内容的组合更加合理、清晰,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更加优化。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的教辅工具,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三)整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来进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不能因为在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内容不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不同。例如,化学教学中的“晶体结构、分子的运动”等,光靠口头讲解或展示挂图,学生还是不易理解,而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动画却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样是化学,有位教师在讲“氧气的制取”一节时,为了运用信息技术,不顾化学实验的特点,花了许多时间进行了“制取氧气”的模拟实验,让学生观看实验获取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就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制取氧气的装置,了解应注意的事项,比较不同装置制取氧气速度的快慢等更具有感性认识。这种做法就忽略了学科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必须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整合。
(四)教师素质制约着整合的进行
首先,作为普通教师,课多任务重,再要求系统地、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熟练地制作自己需要的课件,能随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计算机软硬件问题,这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整合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一些老教师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重新学习使用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手段,也不是两三天的事情。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和思考的一些粗浅看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整合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因此对它在实际教学中的优势和思考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安宝生,孟月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2002
[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