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
三百年前的某一天,一名在战乱中沦为孤儿的德国男孩只身流浪到英国,在英国的一个小村庄里,男孩被一名侍奉上帝的钢琴师所收养。整日熏陶在音乐环境中的男孩,慢慢的学会并爱上了钢琴,似乎他的骨子里充满着对音乐的先天热爱与追求,长大成年后,凡是从他指尖流淌出的音乐旋律,总是能够感染人心,让听到的人驻足,流连忘返。
在男孩所在的村庄上,有一位善良的女孩,家中在当地的村庄赫赫有名,非常富有;她也是村庄中最漂亮的女孩儿,受到当地很多青年男子的爱慕与追求。
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孩经过教堂,当她听到男孩弹奏的美妙旋律后,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男孩。在当地,很多有钱人上门向女孩提亲都被断然拒绝了,因为女孩的心里只喜欢这个男孩。可是女孩打小比较害羞,从小被宠到大的她一直不敢向男孩表白,可又忍受不了终日对男孩的思慕。
于是某一天,女孩就找了个理由,说要去男孩那里学钢琴,她对男孩说自己非常喜欢音乐,希望可以拜师学艺,男孩很高兴的收下了这个徒弟。
但女孩的目的并不是学琴,所以几乎不把精力花费在学习上,遭到了男孩一再的责备;女孩心里委屈,但还是一直跟着男孩,希望有一天男孩能明白自己的心意。可是有一天,男孩对女孩说:“你走吧,你真的不适合弹钢琴,而且你也不喜欢钢琴。”
女孩听后,刹那间泪水打湿了眼眶,她抬起头含着泪对男孩说:“不许说我不行!我回去一定好好弹琴,半年后我一定会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让你刮目相看。”
此后,女孩就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日刻苦练习,饿了就叫家里的佣人送些吃的,困了就趴在钢琴上睡一会儿。半年的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女孩报名参加了镇上举办的钢琴演奏大赛,她如了愿,拿了奖。
女孩喜出望外,一路飞奔,想拿这个奖杯去向男孩表达自己的爱意;但男孩已经不在教堂里弹琴了,当时正值战乱时期,男孩被应征去前线打仗。得知这个消息,女孩既担心又失落,她在心里默默的念着:“我等你回来,我一定等你。”
时光飞梭,三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在这期间,当地村长的儿子看上了女孩。村长的儿子很清楚女孩已经心有所属,于是就叫人从前线运回来一具碎尸,说那就是男孩;善良的女孩真的相信男孩已经死了,趴在尸体上哭了很久很久。
那时,村长的儿子买了很多的礼物去找女孩提亲,但女孩没有理睬;心爱的人永远的离开自己了,女孩终日以泪洗面,在几天后的夜晚,悲伤欲绝的女孩割腕自杀了。时光总是爱捉弄人,男孩在女孩离开学琴的半年时间里,他发现没有女孩在身边,自己少了很多很多的快乐,虽然他常常责备她。他在女孩离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她,只是因为她学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没了对她的喜欢。
当时的他正准备写一首曲子,作为向女孩求婚的礼物,可当他谱写到歌曲1/3的时候,他就被应征去前线打仗了。
在战乱中,男孩的生命多次都是九死一生,每当命悬一线的时候都会想到女孩,想到教她弹琴的那些美好的日子,男孩的心中总是充满无限动力;那段快乐的时光激起了男孩的求生欲望,他要活着回去,他要再次回到那个让他昼夜思念的小村庄,他要见到那个让他朝思暮想的女孩儿。就这样,在整日战火中,在日夜思念时,男孩的歌曲创作完成了近一半。在女孩自杀后的第2个月,男孩从战争前线回到了村里。
他从村民的口中知道了女孩自杀的消息和她为自己做的事后,他跪倒在地,咆哮着,放声大哭,悲伤欲绝。他找到了女孩的家人,问她现在葬在哪里,可女孩的家里人都不肯告诉他,邻居也没有人告诉他。男孩的心很失落很伤心,不知道心爱的人安息在哪里,压抑在心里的思慕之情无处倾诉。
没过不久,在一个礼拜日里,男孩招集了他们村和女孩村上所有的人们齐聚教堂;坐在钢琴面前的他,双手轻轻地抚摸着黑白交替的键盘,脑海中不断地回想着与女孩弹琴的那段美好的时光,他强忍着泪水,在对女孩深情地思念中,弹出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名曲——《D大调卡农》“Canon(D Major)”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件事、一个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绝非偶然;音乐也是如此,每一首动听的歌曲背后,一定蕴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在里面。这位用情至深的男孩,名字叫帕赫·贝尔——世界著名作曲家、音乐家巴赫的老师。
为爱舍命的女孩,名叫盖布尔·芭芭拉。在美妙的旋律下又回味起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它是全世界最好听的钢琴曲,值得用一生去品味的经典。无论是处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当卡农这首旋律在耳边回响时,它带给我们的平静和向往是其他音乐旋律无法比拟的!也向天下有情人致敬,任何时候珍惜现在,才能更好的面向未来!
拓展资料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