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近义词:自投罗网、自取灭亡
反义词:明哲保身
【出处】
《梁书·到溉传》:“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mào)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jìn)。”
译文:
《梁书·到溉传》:“砚台磨出墨汁来写文章,挥起笔来写书信。这时就像飞蛾赴火一样,全力以赴,忘记自身可能毁灭。现在已是年迈之人,可让到荩来接替你了。”
【典故】
南朝梁时期,有个朝廷大臣叫到溉,少时孤苦贫寒,但聪明好学,为人谨慎仁厚,特别受梁武帝的赏识恩待,史载常与梁武帝通宵下棋,还爱开玩笑打赌。到溉有个孙子叫到荩,从小聪明过人,能赋诗会作文,深得梁武帝的喜爱。据《梁书到溉传》记载,有一次,到溉和到荩跟从梁武帝游览京口,登上北顾楼观赏风景的时候,梁武帝一时兴起,让到荩赋诗一首,到荩很快就完成了。梁武帝看了诗后,就和到溉开玩笑地说:“你孙子的文章写的那么好,你的文章不会是他代写的吧?”
为此,梁武帝还写了首《连珠》诗赐给到溉:“研磨墨已誉文,笔飞毫以书倍。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意思是说:“到溉你这一生,就像砚台磨出墨汁用来写文章,毛笔飞动笔锋用来写书信,就像飞蛾扑向火焰一样,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毫不吝惜。如今你已是年迈之人,可让到荩来接替你了!”后来,人们从“如飞蛾之赴火”提炼出成语“飞蛾扑火”,意思是像蛾子扑火一样。原意是褒义词,形容一个人具有牺牲精神。现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示例】
南朝梁时才子到荩是朝廷金紫光禄大夫到溉的孙子,深受皇帝萧衍的喜爱,经常在一块作诗,萧衍特地赐他祖父一首诗:“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有些人知法犯法,这不异于飞蛾扑火。
【科学解释】
在亿万年前,没有人造火光 ,飞蛾完全靠天然光源日光、月光 或星光指引飞行。由于太阳、月亮、星星距离地球都很远,它们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照到地球上可以认为是平行直线。当飞蛾直线飞行时,它在任何位置的前进方向与光线的夹角都是一个固定值。可是,如果光源离得很近,比如火把或蜡烛,不能再将它们发出的光线看作平行光时,飞蛾按照固有的习惯飞行,飞出的路线就不是直线。而是一条不断折向灯光光源的等角螺线或称之为对数螺线(并非阿基米德螺线),不断接近光源,最终丧命于火,即飞蛾扑火。
2024-11-2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