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会“丧志”吗? 高中作文800字 议论文

小秘书宝贝
2014-03-25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2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02万
展开全部
玩物”≠“丧志”_800字

作者: 佚名
  

  成语“玩物丧志”意思是说醉心于玩赏所喜好的某些事物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但我却不完全同意,难道“玩物”与“丧志”之间可以用等号来连接吗?

  早在几百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就创立了关于生物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进化论。他就是达尔文。然而你知道吗?达尔文小时候并不爱学习,他经常旷课逃学,到森林中与小动物们一起游玩,仔细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性,对此,老师和家长都无可奈何,认为他只有这样了,不会有什么前途。但是又有谁料到这位顽童长大后竟成了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呢?看来《尚书》中的“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玩物要看如何玩,要会玩。如果在玩的过程中能进行思考研究,那么就能“玩”出“志”!达尔文正是在玩中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认真的研究,才“玩”出了著名的进化论。由此看来,“玩物”也能“得志”。

  也有一些人能“玩物”而不“丧志”,这就需要他有极强的毅力。著名作家肖复兴的儿子肖铁很是迷恋于NBA,但他“玩物”而不“丧志”,知道把这方面失去的时间加倍地补到学习中去,照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此,“玩物”不一定会“丧志”。

  退一步说就算“玩物”会“丧志”,那么弃物就一定能得志吗?看看当今社会,弃物的人大有所在,可是得志的人呢,却屈指可数。就如有些大学生从小死读书,除此之外什么都不会,更不用说是玩了,这算得上真真切切的“弃物”吧,就算他们能考上什么名牌大学,然而这也只是死读书的结果,他们的动手能力极差,所学不能用于实际。他们的“弃物”在父母老师的眼中是勤奋,用功,可进入社会却成了实实在在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像这样的人能说是“得志”了吗?他们能成为社会的新鲜血液,成为祖国前进的新动力吗?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在心中打一个问号!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信念、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或许,我们不能对某一种行为妄下断语。有些人固然是玩物丧志,但那并不代表全部,只适合一些人,而还有些人,他们能从“玩物”中“得志”或“玩物”而不“失志”,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所以,“玩物”≠“丧志”,我们也不可单凭“玩物”而轻易否定一个人!

 
追答
玩物未必丧志
玩物未必丧志
玩物就一定丧志?未必!古人就有一种很有见地的观点,认为小能寓大,微能知着,即如花花草草,也能从中观物生意,体会造化。
“玩物丧志”这一老话多少有些人听闻。花月之景,人共美之,发之为歌,吟之为诗,写之为画,未必一定要关乎世道,牵之尘愁,有宏旨大义在里面。倘认为这是凡夫俗子之见,也许不假,然循其天性,畅其真情,其间倒也不乏天籁之声的。
种种玩物玩世的人生态度上的分化,恰恰折射出人文景观从来是多姿多彩的。“玩物丧志”语出《尚书》。数千年来,人们牢牢记住了老祖宗的训戒而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玩物”者一定“丧志”。今天,我要说“玩物”与“丧志”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玩物不一定丧志。
玩物未必丧志。比如,19世纪德国的大诗人、剧作家歌德。他小时候就随父亲到处旅游,每到一处,父亲都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讲给他听。第二次再来,父亲就让他讲,训练了他的记性和口才。这些对他日后的创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又比如是钱学森,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钱学森小时候喜欢玩扔纸镖的游戏。先叠纸镖,就是用一张方纸依对角线折成长而尖像箭一样的镖。然后,用力一扔,看谁的镖飞得高、飞得远。结果是同学们都比不上钱学森,这是因为他叠的纸镖十分对称、平整,缝隙很小。玩使钱学森从小养成用心思考的习惯,凡事都要努力找出符合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对他日后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就帮助很大。
中国知识分子讲究“温良恭俭让”,读书唯读“圣贤书”;于是一个紧箍咒便把读书人束缚得死死的,造就了大批“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虽然读书十分重要,可是实际上从玩中所感悟出的道理更加深刻。
玩物丧志”是古人用来激励学子学习,告诫他们不要贪玩的一句名言。无疑,一个人一心沉湎于“玩物”是肯定要“丧志”的。但我认为“玩”也不是十恶不赦的罪人,“玩”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它也常常能使人收益。
初二:紫by兮 --- 张钰荧
仅供参考,满意请采纳谢谢!
来自梁子湖动人的栗子
2014-03-26 · 超过3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4.5万
展开全部
正反都对,,反的绝对比正的多。。补一篇正的。他们选的材料和论据大多是关于选择的问题,与玩无关。玩物丧志,你可以举一些当前很常见的现象,学生沉迷游戏荒废学业,成为三无人员。
核心论点是玩~玩你怎么理解?
玩是种心态,娱乐心态。物才是选择。选择没有错,错的是心态。平时玩一会还可以,你见哪个正常人天天玩出来的,想成功一般必须有坚定的意志,没有的话成功率会很低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曾经不可替代
2014-03-26 · TA获得超过396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6万
展开全部
中国的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主张“诗”“书”“礼”“易”样样精通,就是这种文化思想,铸就了中国无数文人雅士。他们个个称得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从此,他们就成了后人学习的模范,同时也为我们灌输了一种思想,只有像古人那样泛读诗书,达到博古通今的境界,才能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就是中国古人获得成功的途径,也是唯一被认可的途径。虽然这种途径创造出了不少成功人士,但是更多的人才被这种思想所掩埋,最终一事无成。他们也许并不喜欢这种方式,他们追求的是某种兴趣,而这种兴趣包括任何事物。但不能得以发展,被磨灭了。也许有人认为兴趣只是一个耽误学业的东西,应该抛弃自己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业中。但是,事实证明兴趣也是可以造就一个成功人士。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是一个例子。他从小热爱自然,经常在森林中研究动植物,达到了一种痴迷的境界,正是这种兴趣成就了他。他发现了生物的进化规律,他的著作《进化论》更是广为流传。音乐家贝多芬也是这样一个人,他从小就痴迷于音乐,他对音乐的理解力也是别人望尘莫及的。他凭借着对音乐的不断追求,达到了音乐的顶峰。这就是兴趣的力量。他们并没有多高的学识,但是他们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美国之所以发达,我认为其中就有对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原因。在美国,人们注重对个人兴趣的培养。你可以不用去学习那些繁重的课程。如果你喜欢打篮球,你可以进NBA;喜欢玩电子游戏,你可以开发游戏软件;喜欢美食,你可以去当美食家……正因为如此,美国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人才,并且各个领域都处在世界尖端。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一个人被迫在某个领域工作,那么这个人很可能不会有大的成果。反之,如果一个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工作,那么他的热情是无限的,他会把所有的精力投身于此,并且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就有可能创造出很大的成就。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想获得成功,有很多途径。今天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不要被“玩物丧志”的陈旧思想所束缚,要冲破旧思想的瓶颈,证明自己,证明玩物不会丧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