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
人性本善。在生活中,有时会做好事,有时也会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当做了好的事情,帮助了别人,回馈了社会,心情就会很舒畅,很坦然。很宁静,从心底有一种快乐的感觉。
当做了不好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恶事,心情就会惴惴不安,心烦意乱,这才有了做贼心虚的说法。从这些感觉来判断,做好事的感觉正好和人性本善相契合,所以才感到快乐坦然。做坏事呢,就和自己的心是相违背的。所以才会感到不安和恐惧。
扩展资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在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在好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会用好的规范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不好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会更偏向于用坏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成长环境对其行为方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孟母三迁‘’的典故就是有力的证明。
2020-09-17 · 每天多一点知道
送孩子上学前,曼恩来到一家咖啡店吃早餐。因为孩子不想喝咖啡,所以曼恩认为不妨将这杯咖啡转送他人。原本以为大家会很开心、会感到温暖。但不知是哪里出错了,恰恰相反,大家都困惑地看着她,怀疑她是否在咖啡里吐过口水或下了毒。这杯送给他人的热咖啡就像给他人的一记耳光。
身为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心理学家的曼恩最近启动了一个新项目,研究“将爱传递”这一现象。“将爱传递”是指给予陌生人恩惠,并希望接受者能将善意传递下去。曼恩解释道:“这样就可以促成连锁现象,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曼恩身体力行地实践了几周,观察受众的反应。大多数人都有给予善行的意向,只是缺乏毅力。那么,为什么给予和接受善意同样困难呢?在当今社会,善行的结果是双赢还是讽刺呢?曼恩在近期著作《将爱传递:一杯咖啡是怎样改变世界的》一书中记录了她实践过程中所有的欢乐和尴尬。
曼恩的美国朋友黛比在得来速咖啡店点餐时,发现前面的人已经为她付费,并因此开心了一整天。在脸书上看到这一消息后,曼恩立刻被“单一善行会产生‘蝴蝶效应’,将善意传遍世界”这一哲学的潜力所吸引。
随着研究的深入,曼恩发现这一理论渊源已久。在意大利,富庶的那不勒斯居民有一个传统——为无力支付的同胞多买一杯咖啡。本杰明·富兰克林支持这一理念。当他借钱给朋友时,他解释道:“我并不想立功,我只是将钱借给你。若你遇到其他诚实的人遭遇困境,你可以把这笔钱借给他作为回报。这样我就可以用少量钱做善事。”
如今,“将爱传递”这一意义深远的行动深受欢迎,甚至被改编成电影和小说。在网络上搜索这一词条,你会读到许多暖心而伟大的故事。比如:慷慨的慈善家匿名为他人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而不求回报。然而,微小的善举更加感人。一个12岁的小男孩在火车上拾到了一个陌生人丢失的电话。施主很感动,想要给他一笔钱作为回报。然而,男孩在归还电话时附上了一张小纸条,写着:“无需给我钱,为别人做一些事儿吧”。
利他主义者也许不会立刻得到回报,但却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满足。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诺顿给出了有力的证据:研究发现,从长远来看,为他人付出更多的人会快乐。
这并不只适用于西方社会。诺顿研究了包括美国、乌干达在内的130个国家,调查数据显示:这一理论具有普世性。因此,他认为:给予的快乐是一种普遍心理,是人类的本性,无关文化与贫富程度。
曼恩表示:帮助他人也能使人免于疾病。研究显示:常做慈善的女性患病几率可降低16%。这可能是因为:快乐可以减压,促进免疫系统。
无私奉献有益身心,可以促进社交、加强生活目标。人类是社会动物,社交是人类的天性。人类需要脂肪和糖,通过培养,也可形成对帮助他人的需求。
曼恩发现:“帮助的快感”很难收获。在读过研究文献后,她决定用两周时间尝试简单的善行。“我决心不花太多钱,所以我首先挑战一英镑以内的善行”。
如上文所述,她的第一个任务很简单——送咖啡。然而,迎接她的不是感激而是怀疑。而当她将善行解释得合乎理性时,受众的态度则有所改变。“当我说我的孩子不喝咖啡时,人们依然会拒绝,但不再怀疑,而是微笑感谢”。后来罗切尔接受了这杯咖啡,并在后来将咖啡与爱传递。
在接下来的13天里,曼恩依旧常被误解。她在雨天为陌生人送伞,为他人支付停车费,让在她后面排队的人先结账。然而,迎接她的只有怀疑。只有当她给出理性解释时,人们才会接受。比如:她在等人,所以无法结账。曼恩将这一现象解释为:“陌生人恐惧”,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陌生人可能会捉弄我们。
然而,有时她的真诚也会感动、影响他人。曼恩说:“一位男士在收到我的巧克力时告诉我:传递爱是件很棒的事。感动他人,使这个世界有些不同的那种感觉无与伦比”。同时,她也获得了一个好朋友——她仍和那个接受她咖啡的女士罗切尔保持联系。
恰恰相反,偶尔的挫折使曼恩更加坚持。研究显示: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变得越来越自我,与20世纪70年代的人相比,当代人同理心指数降低40%。也许,我们只是不习惯给予和接受善意。
曼恩表示:“充斥着恶意、消极、怀疑和自我主义的社会是可悲的。人们似乎只为自己奋斗。我们需要启动一个善行运动来做出改变。这听起来很俗,但我们需要它”。
“让爱传递”这一行动的批判者认为:人为的善行运动,似乎有些强迫他人做并不想做的善事。并举出证据证明:善意的传递并没有支持者认为的那么快。例如,诺顿本人的一个调查显示:恶意和贪婪比慷慨更容易传递。吝啬者更容易影响身边的人。
而“让爱传递”的原因之一是让坏人变得中立。有证据表明:即使一开始会有些不自然,但这一行动最终可以永久地改变你,让善意成为你的行为标准。耶鲁大学的大卫·兰德表示:“美德可以培养”。在善行试验中,他发现被试者经历过初次善行后,会在随后的任务中表现得更加善良,形成一种心理溢出效应。实际上,大卫认为大多数惊人的利他主义付出都是从微小的善行发展起来的——如:巴黎射击事件中的救人英雄。刻意的善行最终会发展成自然而然地帮助他人的渴望。曼恩确信,我们都可以变得更好。作为临床心理学家,她尝试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加入 “将爱传递”行动。这并不能治愈患者,只是其他疗法的辅助。“抑郁症患者找不到生活意义,感觉不到自我价值,让他们对社会做些贡献能够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用处和意义。”
如果,你想一试,你需要足够“厚脸皮”,有足够的勇气和胆识。曼恩建议最开始可以从小障碍善行起步。“我建议初试者从舒适区开始:对路过的人微笑,和店员交谈,赞美别人”。这些善行简单而易被礼遇。
最后,曼恩希望借其著作提醒所有人:善良是一种本质的奖励。善行并不需要多大的外在动机,你只需要为了变得更好而践行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