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如何组成?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政府代表陆征祥(时任外长)、顾维钧(时任驻美公使)、施肇基(时任驻英公使)、魏辰组(时任驻比公使)和王正廷(原在美国,代表南方军政府)五人出席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日、意等国为了拟定对德和约,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战后帝国主义秩序,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派代表出席了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团最初还对和会抱有很大的希望,在提交的议案中提出了以下7个条件:
(1)废除势力范围;(2)撤退外国军队、巡警;(3)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4)撤销领事裁判权;(5)归还租借地;(6)归还租界;(7)关税自由权。
但是,中国代表团的两次提案遭到了操纵会议的美、英、法、意等国的拒绝,和会议长、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复函中国代表团,认为提案内容不在和会讨论之列。
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并拒绝签字。
扩展资料:
巴黎和会对中国影响
当青岛归还问题在巴黎和会中决定不归还我国时,各报收到稿件均及时加以刊登,燃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怒火,迅即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人民群众巨大压力下,北洋政府代表团未在合约上签字。
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无理决定,极大地震怒了中国人民,也打破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幻想。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吹响了反帝爱国的战斗号角,“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的吼声传遍全国。6月3日以后,中国工人阶级以巨大的声势,以政治大罢工的形式,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狠狠地教训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卖国的全国规模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黎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