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中的"空"是什么???

佛语中很多处运用了"空"!空是个怎样的境界?如何空呢?... 佛语中很多处运用了"空"!空是个怎样的境界?如何空呢?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这个要说清楚不大可能
只能简单讲一下佛语中所说的“空”是什么意思
至于是个怎样的境界和如何去空那只能看你自己的智慧了
另:内容比较多希望你能耐心看完

空可大别为人空与法空两者。人空,意谓人类自己无其实体或自我之存在;法空,则谓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存在。天台大师智顗与嘉祥大师吉藏皆以小乘佛教所说之空,系观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称析空观。相对于此,大乘佛教则针对小乘佛教之析空观而另立体空观,即观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当体即是空之法。
  又小乘仅见‘空’,而不见‘不空’,故被称为‘但空’。大乘则不仅见及一切存在悉为空,且兼及不空之一面,故称‘不但空’、‘中道空’。盖作一切法皆空之观者,称为空观。空非虚无(偏空),观空就是发现真实之价值,故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将‘空’视为虚无,则称为恶取空。兹列举诸家所作空之分类如下:
  (一)二空:(1)依中论卷四观邪见品及成唯识论卷一等说,分为人空与法空。人空,意谓在有情个体之中无实我之存在,故人空又称我空、众生空、生空、人无我等。法空,意谓由因缘所生之一切法无实体之存在,故又称法无我。小乘说人空而不说法空,大乘则主张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无我、我法二空)。(2)依成实论卷十身见品之说,分为析空与体空。析空,意 谓将存在之事物分析至最后不可得时,则为空。体空,则意谓一切存在之本身即是空,故不须分析,当体即空。小乘与成实宗主张析空,大乘则主张体空。(3)依三论玄义之说,分为但空与不但空。但空,意谓仅偏于空而不知空之真义与妙有之境。不但空,意谓了知空之真义与承认妙有之境的中道空,此乃自观一切法无自性而获得之空。
  (二)三空:(1)依辩中边论卷中及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法相宗认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义,故谓之三空。即凡夫所妄执之境为遍计所执性,该性本来空无,此即‘无性空’。而由因缘所生之法即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不同而非完全‘无’,然亦非如众生妄情所认为之‘有’,此即‘异性空’。至于真如为圆成实性,系由观人、法二空所显之自性,此为‘自性空’。(2)依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一之说,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三)四空:大集经卷五十四及大品般若经卷五等所说,指法法相空(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自法相空)与他法他法相空(他法相空)等四空。
  (四)六空:(1)内空,谓眼、耳等六内处(六根)为空,又作受者空、能食空。(2)外空,谓色、声等六外处(六境)皆空,又作所受空、所食空。(3)内外空,又作身空、自身空。(4)空空,谓所观之空亦是空,故又称能照空。(5)大空,十方世界为空,又作身所住处空。(6)第一义空,在诸法之外,无有所谓实相之自性,亦作胜义空、真实空、真境空。语出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六。
  (五)七空:(1)相空,谓诸法之自相与共相均空,又作自相空。(2)性自性空,谓诸法之自性即空,又作自性空。(3)行空,谓五蕴远离我及我所,而由因缘所生。(4)无行空,谓五蕴之中未曾有涅槃,又作不行空。(5)一切法离言说空,谓一切法无法以言语形容而为空。(6)第一义圣智大空,由果位圣智所见之第一义空。(7)彼彼空,谓你我彼此互为空,一般所说的‘无’即相当于此空,为浅义之空。语出四卷本楞伽经卷一。
  (六)十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等十种。其中,有为空,谓有为法即空。无为空,谓无为法即涅槃为空。散坏空,谓因缘假和合之物,终将离散与破坏,又作散空。本性空,谓自性为空,又作性空。无际空,谓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又作无始空、无前后空。语出大毗婆沙论卷八。
  (七)十一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等十一种。其中,无所有空,谓由于一切法无自性,无法求得,故亦作不可得空。语出北本涅槃经卷十六。
  (八)十六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等十六种。其中,毕竟空,谓诸法毕竟是空之穷极空。无散空,谓积集之善根不会散失,然并非执于善根之空,又作不舍离空、不舍空。相空,谓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皆为空。一切法空,谓一切佛法为空。无性空,谓由于人、法二空,故不可执着任何一物。无性自性空,谓无性与自性皆空。语出辩中边论卷上。
  (九)十八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等十八种。其中,诸法空,谓一切诸法皆空。无法空,谓过去、未来诸法皆空。有法空,谓现在诸法皆空。语出大品般若经卷三、大集经卷五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此外,尚有十二空、十四空、十九空、二十空等诸种分类,而以十八空为着。
  我国在魏晋时代虽已传译道行、放光等诸般若经典,而尚未译出中论等论著,加以当时清谈之风极盛,故多有附会老庄思想以阐释般若经所说之毕竟无所得空,惟立论有失‘空’之实义。据出三藏记集卷八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载,当时成立之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等,皆系以上记之‘格义’方式宣说般若性空之宗派。[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四、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菩提心论、十八空论、大乘义章卷一至卷四、维摩经义记卷三、华严法界观门、中观论疏卷二末]
匿名用户
2014-01-02
展开全部
空是说一切现象、事物(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缘起),究竟而无实体,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一切现象、事物(法)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因缘),离开关系和条件(因缘),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现象、事物(法)。也就是说任何物质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缘起),它有相状,它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缘起性空”。
所以空,并不是指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物体灭了之后的空,换句话说,并不是离开一切现象、事物(法)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当体即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0-07-14 · TA获得超过21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92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76.7万
展开全部
不是永恒的存在,是各种条件促合下的暂时存在,是一直在无常变化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1-02
展开全部
空 不是境界 认识空才是境界

世界的本质是空 形式是色
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个不同层次

空 在佛教取代了上帝的位置 因为"空" 无始无终 无处不在
以上是从世界宗教哲学角度去理解佛教的空

从佛教本身的体系去认识空 其定义就是对他的描述 即 "十八空义"
以下摘自网络: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空空、(5)大空、(6)第一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9)毕竟空、(10)无始空、(11)散空、(12)性空、(13)自相空、(14)诸法空(一切法空)、(15)不可得空、(16)无法空、(17)有法空、(18)无法有法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1-02
展开全部
空是法性体```空是万有只源```空是般若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