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乐圣”的外国音乐家是谁?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扩展资料: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乐圣指的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贝多芬创作的九部交响乐,两首弥撒曲,还有不胜列举的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深深影响了后来作曲家的风格,例如: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第九交响乐的最后乐章《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等已是家喻户晓。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扩展资料: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内容的扩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的形式结构,动机型的主题运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体系上的变音体系,成为他的和声风格特征;灵活的离调转调和大幅度的节奏对比和力度对比,对于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被称为“乐圣”的外国音乐家是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兼演奏家。出生于德国
波恩 Bonn
。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音乐家。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他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
贝多芬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两种乐派的巨匠。其创作牢牢扎根于古典传统,具有音乐逻辑感,结构均匀感和宏伟音乐的气概。由于社会变革的要求和自身的才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成为浪漫乐派的源头。
扩展资料:
人物影响
贝多芬创作的九部交响乐,两首弥撒曲,还有不胜列举的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深深影响了后来作曲家的风格,例如: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第九交响乐的最后乐章《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等已是家喻户晓。
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参考资料:
被称为“乐圣”的外国音乐家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出生于德国的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创作题材广泛,最主要的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以及多首管弦乐序曲和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
在贝多芬去世后,有感于去贝多芬一生对古典音乐作出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因此贝多芬又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以及“交响乐之王”。
扩展资料:
贝多芬始终没有找到终生伴侣,终生未娶,但是其情感经历是相当丰富的。
1800年,贝多芬被16岁的贵族小姐琪丽爱泰迷住,由于出身的天壤之别,最终使他们劳燕分飞,使得当时深受耳疾扰的贝多芬差点为她自杀,并为她创作了《C小调月光奏鸣曲》 。
1804年贝多芬与寡妇约瑟芬产生了感情,但二人最终因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失之交臂。
参考资料:贝多芬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