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魏延,在群雄逐鹿期间,因为当时魏延是“自由人”,所以今天投靠这个,明天投靠那个,给人印象不好,但刘备知道他一名全才,欲收留时,诸葛亮却劝刘备不收此人,说“此人终有一天会背叛主公”。 诸葛亮的担忧是建立在别人的流言基础上,与现在的“事实求是”不同。魏延的性情:对于不看重他的主公,他会立刻离去,魏延始终想投靠曹操,但机会就是不出现。眼看跟随自己的部将纷纷离去,魏延才不得以乱投靠。几经周折后,他终于能面见刘备,他想一心为刘备卖命,因为世上人都说刘备最厚道。刘备真正听从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才是掌握军事大权的人,亮使用未给魏延重要任务,两人的争斗从一魏延刚来就已经开始了。 平定西南孟获的战役中,魏延几次献计,均被做事保守的诸葛亮否决。 六出祁山,蜀国已基本无大将,魏延是军中资历最老的,但他说的话一点应有的威力都没有。诸葛亮把姜维作为自己的心腹,继续排挤魏延,魏延的计策一律被他看做是冒险的,不理智的,不妥当的。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过于“稳健”保守,才导致其最后的失败。 诸葛亮死后,魏延心存多年的积怨一下爆发,导致烧毁栈道,欲独自出山,征讨魏国。却被早已部下陷阱的诸葛亮害死,马岱斩下其首。魏延落了个谋反的罪名,成为了千古罪人。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有一段文字不多、但绝对是作者伏笔的描述: “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反骨”云云,固然是无稽之谈。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由此便见端倪。这种偏见,大概是与魏延此前的经历有关。 魏延在书中第一次出现,是四十一回。当时荆州刘表病死,夫人蔡氏与其弟蔡瑁等串通,篡改遗嘱,让蔡氏亲生儿子刘琮继位。适值曹操大兵压境,刘琮等惶恐无计,议献荆州。本应成为荆州之主的刘表长子刘琦求助于堂叔父刘备。正巧刘备也被曹兵追赶得走投无路,便引兵前来,刘琮惧不敢见,蔡瑁等在敌楼上乱箭射下。此时“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此人即是魏延,时为刘表手下大将。魏延挥刀斩开城门,欲放刘备入城,不料另一刘表部将文聘不忿,斜刺里杀出与魏延相搏,双方杀作一团。刘备不忍百姓受难,主动引军离去。魏延与文聘厮杀不过,逃出城来,找不到刘备,便改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赤壁战后,刘备乘势经略荆南四郡。关羽受命袭取长沙。韩玄令老将黄忠出战,因疑其与关羽暗通关节,便欲斩之。又是投奔于此的魏延打抱不平,刀劈韩玄,救下黄忠,献城与关羽。由此引出第五十三回诸葛亮的那段话。 乍一看,诸葛亮欲杀魏延的理由颇为充分:你为人部属却杀了上司,你职在守土却献了城池,如此不忠不义之人留之何益?所以连刘备都无法为魏延说情,只好另找角度为之开脱:“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实际上,聪明的军师并不是真的想要魏延的命,刘皇叔正处在兵微将寡之际,网罗人才尚恐不来,送上门的一员虎将,焉有随便杀掉之理!“故先斩之”之说,不过是给这个桀骜不驯的家伙一个“下马威”罢了。刘备未必就不知道他的军师的心理,两人这一唱一和多少有些演戏的味道,不过是演得很逼真而已。 但是,在这里,诸葛亮对魏延的印象多少有些先入为主。从魏延投奔刘备一直到死,他始终没能得到过先军师、后丞相的诸葛亮的青睐。诸葛亮脑海里留下的恶劣的“第一印象”,严重影响了魏延的升迁,乃至最终还是要了他的命。 刘备在争取成为鼎足三分之一“鼎”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他的事业的后半程,魏延的作用非常重要。可是公平地说,魏延获得的地位和荣誉,却与他的贡献不相般配。即以“五虎大将”而言,关、张、赵、马、黄,前两位与刘备同起蒿莱,属于“共有股份者”,且战功卓著,固是理所应当;赵云以大战当阳、单身截江两度救护幼主,其功亦应名列其中;黄忠虽然入伙较晚,但在取西川的艰苦征程中却是屡建殊勋,位居“五虎”似也说得过去。惟有马超,既与刘备真刀真枪地做过对,又不曾在开疆拓土方面有什么了不起的建树,只凭着是马腾的儿子便骤登高位,难免给人留下刘备搞“裙带关系”的把柄。就战功而论,无论如何,魏延要比马超出色得多,可他却未能跻身“五虎大将”之列。个中原由,不言而喻。 诸葛亮对魏延的政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控制使用”,既要用你,又不能绝对信任你。在蜀汉后期,这一点表现得愈发明显。当然,这也与魏延与诸葛亮在北伐方针上的不同思路有关。 刘备“三顾茅庐”时,二十七岁的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一篇千古传诵的战略决策。短短的三百字里,他对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历史趋势的精辟分析,成为蜀汉开国的奠基石,它从政治、军事、内政、外交诸方面开创了刘备事业的新局面。遗憾的是,进据益州后,诸葛亮却没有坚持原则,阻止刘备对隆中决策最要害的联吴方针的扭曲,违心地同意他引兵东出,造成彝陵之败;白帝城托孤之后,又没能根据后来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其中已经过时的一些计划和设想。 依《隆中对》的设想,刘备先取荆、益,以此为根据地而逐鹿中原,“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形成钳形攻势包抄曹操,进而夺取北方地区。就孔明出山之前的形势看,这个方案足称精明。问题是,刘备死后,秦川与宛、洛在政治、经济各方面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外交和军事重心的南移使荆州的战略地位后来居上,在这种情况下,单凭益州兵马出秦川夹击曹魏,是很难取胜的;况且由于关羽违背联吴抗曹的外交国策,与东吴翻了脸,丢失荆州要隘,而刘备为给关羽报仇,感情用事,起兵伐吴,遭到“火烧连营”之败,蜀国兵力损失几达三分之一,致使元气大伤,客观上已经没有力量再与曹魏北向争锋了。由此可见,荆州一失,蜀军纵有万千兵马,也只能被封闭在秦岭、大巴山和巫山以内不得施展,即使出得秦川、夺占甘、陇,也不会形成对曹魏的致命威胁,这就决定了蜀汉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以诸葛亮之智而未能预见荆州形势的变化及其对蜀国的重要性,让关羽孤军远悬却不添一兵一卒,也未令距荆州最近的上庸守将刘封、孟达向关羽靠拢,更没有派驻军阆中和江州的张飞、赵云前往荆州增援,这不能不说是个最严重的失误。 诸葛亮与魏延在伐魏战略上的争执发生在第一次北伐中原出兵之际,时为蜀汉建兴五年,即公元227年春。从这一年起,轰轰烈烈的“六出祁山”历时七年,终以失败告终。这个结局,印证了《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说到底,是诸葛亮制定的战争指导思想与用人方略存在问题,而魏延则在这方面显示出了他的战略头脑。 蜀汉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有了一定的军事实力。但是,相对强大的曹魏而言,蜀军仍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加之为险峻的秦岭所阻,从战略上说利于速战。当时曹主派遣驸马夏侯茂率关中诸路军马前来相拒。有鉴于此,饱经战阵的魏延提出独到的行兵方案:“夏侯茂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茂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去。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这个方案的特点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精兵奇袭,直捣长安,再在斜谷大军配合下,进占扶风、天水诸郡,一鼓荡平泾水以左,削去曹魏的西北屏障。应当说,这是一个很有获胜希望的战略构想。不仅诸葛亮的主要对手司马懿事后庆幸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仔细,不肯造次行事。他却不知吾境内地理。若吾用兵,先借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与魏延的主张不谋而合,可见魏延的设想是可行的;而且清人毛宗岗在评点到此处时也叹息说,魏延的建议“亦韩信暗渡陈仓之计,惜孔明之不用也。”“武侯只是小心,不肯放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从史书来看诸葛亮可是相当看重魏延的,丞相司马、假节、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前军师,魏延最后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为人太憨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诸葛亮善于占卜,他认为魏延姓魏,与魏国国号相同,迟早必反,所以不喜欢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