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进行下列实验,请分析实验结果后回答相应问题.(1)实验一中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进行下列实验,请分析实验结果后回答相应问题.(1)实验一中铜片、锌片表面均有红色物质析出,电流计指针偏转,但较短时间内电流明显减小...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进行下列实验,请分析实验结果后回答相应问题.(1)实验一中铜片、锌片表面均有红色物质析出,电流计指针偏转,但较短时间内电流明显减小. 实验二中刚将铜、锌片插入溶液中时电流计指针有偏转,但立即就归零了.为什么锌失去的电子不能持续通过导线流向铜极给Cu2+?______.(2)实验三中盐桥中的K+流向______溶液(填“ZnSO4”或“CuSO4”).与实验一比较,实验三原电池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原因是______.(3)实验四中,“+”连接到电源的正极上,“-”连接到电源的负极上,电解氢氧化钾溶液制取氢气、氧气,去掉电源,用带有一小灯泡的导线连接a、b,形成氢氧燃料电池,灯泡即可发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在电解KOH溶液制备H2和O2时,KOH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一段时间后其pH增大B.当作为氢氧燃料电池时,c极发生还原反应,d极发生氧化反应C.当作为氢氧燃料电池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着d极移动D.如将KOH溶液换成稀H2SO4,且作为氢氧燃料电池时,c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由于锌失电子则形成Zn2+进入溶液显正电性,Cu2+得电子则溶液显负电性,这两种因素均阻碍电子流向铜板,
故答案为:锌失电子则形成Zn2+进入溶液显正电性,Cu2+得电子则溶液显负电性,两种因素均阻碍电子流向铜板;
(2)实验三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电流在外电路有铜流向锌,溶液中电流由锌流向铜,所以钾离子流向硫酸铜溶液,氯离子流向硫酸锌溶液;实验一中Zn直接和硫酸铜接触,有少量的铜离子在锌的表面得电子发生反应,而实验三则不会,所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故答案为:CuSO4;实验一中Zn直接和硫酸铜接触,有少量的铜离子在锌的表面得电子发生反应,而实验三则不会;
(3)电解KOH溶液和电解硫酸溶液时,实际都是电解水,KOH溶液和硫酸溶液的浓度增大,阳极a上氢氧根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阴极b上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形成氢氧燃料电池时,a电极上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做正极,b电极上氢气放出氧化反应,做负极,
A、电解KOH溶液,实际是电解水,KOH溶液的浓度增大,pH增大,故A正确;
B、形成氢氧燃料电池时,c电极上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做正极,d电极上氢气放出氧化反应,做负极,故B正确;
C、在燃料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d,故C正确;
D、在酸性溶液中,氧气放电变化生成水,故D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锌失电子则形成Zn2+进入溶液显正电性,Cu2+得电子则溶液显负电性,两种因素均阻碍电子流向铜板;
(2)实验三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电流在外电路有铜流向锌,溶液中电流由锌流向铜,所以钾离子流向硫酸铜溶液,氯离子流向硫酸锌溶液;实验一中Zn直接和硫酸铜接触,有少量的铜离子在锌的表面得电子发生反应,而实验三则不会,所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故答案为:CuSO4;实验一中Zn直接和硫酸铜接触,有少量的铜离子在锌的表面得电子发生反应,而实验三则不会;
(3)电解KOH溶液和电解硫酸溶液时,实际都是电解水,KOH溶液和硫酸溶液的浓度增大,阳极a上氢氧根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阴极b上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形成氢氧燃料电池时,a电极上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做正极,b电极上氢气放出氧化反应,做负极,
A、电解KOH溶液,实际是电解水,KOH溶液的浓度增大,pH增大,故A正确;
B、形成氢氧燃料电池时,c电极上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做正极,d电极上氢气放出氧化反应,做负极,故B正确;
C、在燃料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d,故C正确;
D、在酸性溶液中,氧气放电变化生成水,故D错误;
故选D.

2023-05-24 广告
电化学工作站用it法输入电流的一极叫阳极或正极,一般为红色夹子;放出电流的一极叫阴极或负极,一般为黑色夹子。刚瑞Founded in 1989, Gamry Instruments designs and builds precision ...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GamryRaman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