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歌曲里面穿插一点二人转的
郭颂《新货郎》
歌手:郭颂
歌词:
哎……打起鼓来,敲起锣来哎
推着小车来送货,
车上的东西实在是好阿!
有文化学习的笔记本,
钢笔,铅笔,文具盒,
姑娘喜欢的小花布,小伙扎的线围脖.
穿着个球鞋跑地快,打球赛跑不怕磨.
秋衣秋裤后头垛,又可身来,又暖和.
小孩用的吃奶的嘴呀,
挠痒痒的老头乐,
老大娘见了我呀,也能满意呀!
我给她带来汉白玉的烟袋嘴呀,
乌木的杆呀,
还有那睁碧瓦亮的烟袋活来阿呀.
老大娘一听抿嘴乐呀,
心思货郎的心肠热.
我想买的东西你车上没有阿!
大娘我工作在托儿所,
给孩子做点针线活,
这孩子一多没管住呀.
把我的镜腿给掰折,
我能描龙,能绣凤.
离开花镜就没折,
常把鞋里当鞋面,
常把鸭子当成鹅.
阿老大娘不用再说了哦,
我明白了,您是上了年纪眼食弱,
想买花镜不费事呀,
得等到明天风雨不误送到你们那个托儿所,
还给您捎来那眼镜盒呀!
金色晚霞照山坡呀,
货郎我推着空货车,
乡亲们亲亲热热送到村子口阿.
送货不怕路途远,翻山越岭过大河.
站在桥头四下望,是珍珠玛瑙挂满坡.
苞米棒子金闪闪,高粱带点红似火,
大豆结夹的里嘟喽蜜,
气死风的谷穗压弯了哥,
水库的鲤鱼直打漂,
鲑呱乱叫那是鹅,
清汤瓦舍南山下,
哎,那是啥时候又添了一个变电所哎,
货郎我越唱越高兴哎,
底脚板颂颂颂就好像登上了摩托车来哟哦…唉…唉…唉…
扩展资料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二人转名段有《大西厢》、《回杯记》、《祝九红吊孝》、《梁塞金擀面》、《马前泼水》、《包公断太后》等。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特点:
1.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2.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3.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4.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5.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6.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7.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
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人转
二人转的演出内容虽然大部分都不怎么样,可以用低俗来形容,但是,它的曲调确实很好听哦,是作曲家们争相采用的音乐素材,所以,带一点二人转味道的歌曲,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