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侵略中国多少年?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高粉答主

2019-04-26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14年。

1931年,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侵华战争,霸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自此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前后共计十四年。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侵占大片国土,实施“以华治华”的毒计,扶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残酷奴役、杀害中国人民,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产,严重的侵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严重的分裂了中国,使中国国家的统一程度在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暴行,比如在占领区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南京大屠杀;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细菌试验;制造平顶山惨案等;日军杀害中国平民数千万,并造成千万中国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扩展资料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1、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3、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4、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6、抗日战争从开始就鼓舞了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侵华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caixiaowenyear
2015-05-01 · TA获得超过4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7万
展开全部
如果但是从卢沟桥事变开是算的话是1937年-1945年,8年。但是事实上,1874年春出兵中国台湾;1879年吞并琉球;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入侵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1900年加入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北京;1910年吞并朝鲜,开始对朝鲜的殖民统治;1914年秋,以对德作战的名义,侵入中国的胶东半岛;1918年,借“捷克军团事件”从东北出兵西伯利亚,干涉刚刚诞生的苏联内政;1928年,为维护其在华利益,支持中国北方军阀、阻止北伐军而出兵占领济南;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全境;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40年9月入侵越南;1941年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相继侵占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各岛屿,挑起了与美国、英国、荷兰、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战争。如果从那时开始算,到1945年8月,日本签字投降的,就久了,81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京华闲云
2006-11-20 · TA获得超过173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至1945年战败投降,一共历时14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7
展开全部
八年,一般以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以及1945年9月9日日本向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投降为该战争之起讫时间,但在广义上也可将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视为起始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清勤浩
2020-09-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26
展开全部
日本人侵略中国14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