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事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唐代,唐玄宗天宝年间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展开全部
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及其大将史思明发动,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安史之乱(755年12月--763年2月),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背叛唐朝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次叛乱持续近八年之久,给唐朝的经济和人口带来重大损失,国力由此滑坡。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四月,安禄山在讨伐契丹的战争中擅自冒进,中了埋伏,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向唐玄宗李隆基建议杀掉安禄山。张九龄颇有识人之道,明察秋毫,看出安禄山是奸诈之徒,断定日后此人必会作乱。但李隆基并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建议,而是将安禄山释放。
由于张九龄敢于直谏,屡次冒犯了李隆基。而李隆基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了,长期的富足让他渐渐麻木,产生了懈怠,沉醉于四海升平的享乐之中。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二十日,张九龄罢相,取而代之的是李林甫。
李林甫虽然没有太多的文化,但他能善于迎合皇帝,更重要的是他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李林甫日渐受到李隆基的宠信。
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天宝四年(745年),杨国忠的族妹杨玉环被册为贵妃,她与三位姐姐日益受宠。杨氏姐妹就经常在唐玄宗李隆基面前替杨国忠美言,并将杨国忠引见给李隆基。杨国忠一边小心翼翼伺候李隆基,一边巴结当朝宰相李林甫,由此杨国忠地位日益提高。
但李林甫和杨国忠并非同一类人。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四月,安禄山在讨伐契丹的战争中擅自冒进,中了埋伏,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向唐玄宗李隆基建议杀掉安禄山。张九龄颇有识人之道,明察秋毫,看出安禄山是奸诈之徒,断定日后此人必会作乱。但李隆基并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建议,而是将安禄山释放。
由于张九龄敢于直谏,屡次冒犯了李隆基。而李隆基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了,长期的富足让他渐渐麻木,产生了懈怠,沉醉于四海升平的享乐之中。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二十日,张九龄罢相,取而代之的是李林甫。
李林甫虽然没有太多的文化,但他能善于迎合皇帝,更重要的是他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李林甫日渐受到李隆基的宠信。
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天宝四年(745年),杨国忠的族妹杨玉环被册为贵妃,她与三位姐姐日益受宠。杨氏姐妹就经常在唐玄宗李隆基面前替杨国忠美言,并将杨国忠引见给李隆基。杨国忠一边小心翼翼伺候李隆基,一边巴结当朝宰相李林甫,由此杨国忠地位日益提高。
但李林甫和杨国忠并非同一类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