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课的选课注意
大学生有很多课程可选,只要在学校提供的课程范围内选够学分,就可以拿到学位。但同时因为多了自由,选课也变得极为重要,选课决策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顺利进展,所以,选课可是一门大学问,选到好的课,不仅让你学到很多的东西,而且兴许可以得到很不错的成绩。一句英语谚语说得好:Well begun , half done .(能善其始,事成其半)。记得曾和一个学生聊起选课的事情,他说,“刚入学时,面对课程表一头雾水,上了半学期还看不到彼岸。当时就是因为没有人来告诉我,才让我走了不少弯路”。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些选课的注意事项,以便你就读期间能够事半功倍。
第一个注意事项:选课中一定要留有选择余地
在最终确定课程之前,应尽量多听不同的课程,以扩大自己的选择余地。认准一门课一修到底的做法既不明智,也很被动。因为个人的主观愿望可能与现实有很大差距。一门自以为很感兴趣的课程可能会在上过几次课后变得兴味索然,到那时无论是放弃此门课,或是另选一门课都已为时过晚。新生更要避免这种教训。一般学校都会给学生试听的时间,因此你可以在课程注册截止日期前尽量多选。具体来说,如果你决定在本学期选修2门课的话,可以先注册4~5门课,然后在“挑课期”内,赶着到各个课堂去试听,看具体内容、教授的水平和风格,以选出2门最喜欢也最能够胜任的课程。当然,对那些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中心的学生,可以紧紧围绕自己的方向和中心,有针对性地选习有关的课程,为造就自己成为某种专家而配套。
第二个注意事项:要作好调查,做到“知彼知己”
在选定一门课之前,要多方收集课程内容的资料,多方了解授课教师的表现、考核要求、作业难度及课堂阅读量等多方面的情况,最好事先了解课程内容是否对你有用、你是否感兴趣、教授教研水平如何、为人如何、教学方式如何等等,以求“知彼知己”。
你要通读这学期、下学期、前一两年的课程简介。因为选课应该是针对整个学位的运筹帷幄,不是一学期两学期的一城一池。同样的必选课,由不同老师教,可以是天壤之别。如果第二年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教授教,那么值得等到下一年再修。另外,不必细读各门课程的简介,这个基本没有用。每个老师都会用美丽的学术语言描述自己的课程,从中根本看不出课程质量以及是否对自己的路子。最好的捷径是找到一位有见解、热心肠的学长,他可以几句话指出一门课的精妙,因为他或者选过此课,或者了解授课教授的功底和风格。要相信,只要有交流,就会有收获。
选课在很大程度上是选老师。有的课老师给的成绩高,考试容易过;有的课老师管得比较严;有的老师口碑好,学生喜欢他的课,觉得能学到东西,而且对他的成绩评定标准感到满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时某门课的名称、内容相当吸引人,但若打听出该教授是个“Killer”,你又不可能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这门课上,可考虑放弃该门课。所谓“杀手”教授通常有很多考试、作业,而且分数给得不高,一般而言不受学生欢迎。当然,有心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同学,可以着重考察教授的学术能力和观念等等。
在对对象有了详细的了解后,再根据个人的基础和潜能,选择不同深度和难度的课程。另外,还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大学的考试不同于中学,中学的考试方式几乎全是笔试,大学课程的考核有的凭考试,有的凭作业,有的则兼而有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所习惯的考核方式来决定课程的取舍。最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考核方式,以求扬长避短,减轻学习压力。这是自知之明的需要。
记住:充分和翔实的信息可以减少选课中的盲目性。反之,在选课中凭兴趣或实用办事,不讲究个人的条件及学习中的策略性,不作好调查,则可能在后来的选课中吃大亏,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可以多听听过来人的经验之谈。选课之前可以问问师兄师姐,哪些课老师讲得比较好,哪些课可以学到东西,毕竟选课是花时间去听的,付出了就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另外,还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一下专业课数量和难易程度,以便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知己知彼,选起课来才会有的放矢。
第三个注意事项:功课成绩很重要,但并不排斥兴趣
每年到选课的时候,学校的BBS上就会有很多人问哪个老师给成绩高,哪个老师脾气好,这似乎成了自主选课的“并发症”。尤其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要看成绩,出国要看成绩,评奖学金更要看成绩,成绩被看成是评价一个学生能力的首要指标。所以有一部分学生在一番折腾之后,锁定全校有名的“好人”,哪管兴趣和有用没用,只要成绩高就选,乐得悠闲自在。面对压力,选课时对成绩的关注固然没有错,但成绩高低不应成为选什么课的惟一标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自己喜欢的,才不会后悔。而且,从兴趣出发,就会有学的冲动,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过去,会去钻研,不惜时间与心血,一般来说成绩也不会差的。记住,早点让自己习惯于凭着兴趣做事,会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你的人格更具魅力。
第四个注意事项:要避免几个现象
(1)避免“贪多”
莘莘学子们有幸跃入烟波浩淼的海洋,踏上攀登高峰的道路,他们深恐竭尽四年的青春年华,还望不到大海的彼岸和高峰的光辉顶点,所以,很多学生望着选课单上许多诱人的课程,恨不得一次都选上,结果使自己处于艰难的境地:要么疲于应付,一天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把自己搞得很累;要么精力和能力有限,导致有的课成绩很低,没学到什么东西自己还很疲惫。现在很多学校都以GPA来评估学生,既要看学习的量,也要看学习的质。因此,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你应该对自己所感兴趣的课程分清主次,作好轻重缓急之安排。刚开始就读的第一个学期,特别要注意课不要选得太多、太重,以免为自己带来沉重的功课负担。要知道,时间的空隙并不需要被填满,而是可以用来整理思绪,消化所学。假如你每分每秒都在学习,你将无暇自省,慢慢地就会搞不清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以及目的何在。建议诸位放慢节奏,避免将日程安排得太满并不意味着我们提倡胸无大志,正相反,这是鼓励大家量力而行,设计自己的成功之路。其实,学会忙里偷闲,利用空闲时间放松及独处,有利于保持足够的动力,从容面对学业中的挑战。
建议你不要贪多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学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社会团体,有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它既是大学师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学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你要善于利用,在与优秀群体共同生活中学习活的学问,吸取新的知识,学会怎么合群。课程安排既紧张又轻松,适当留出弹性时段,你就能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上发挥自己的才智与潜力。
记住:你真正应该掌握的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适当选择的能力。
(2)避免“盲目选课”
有些学生,尤其是新生,因为经验少、阅历浅、自主能力弱,选课时容易造成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觉得四年时间还很长,可以慢慢选,结果等到高年级大家都忙着实习、作毕业设计和找工作的时候,他们还在为学分奔波;另一个极端是有些人对许多课程同时发生兴趣而难以取舍,或是因过分看重某些课程的实用性而不顾一切地加以选修,其结果是陷入学习上的被动。建议新生把培养手册仔细读几遍,了解四年应该修满多少学分,自己又打算在四年之中学哪些东西,粗略规划一下。各个学校一般都有不同的新生选课方法和指导,学生注册后最好向有关负责人咨询清楚,以免一时疏忽误了大事。现在很多学校都配有导师,导师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帮你选课。你在选择课程之前,应和导师商量,充分听取导师的建议。如果导师不主动找你,甚至你没有导师,不要怕羞,主动请教。要想这是他们的责任,不要觉得我给您添麻烦了。脸皮子薄,会吃不少暗亏。
另外,选课时须注意难易搭配要恰当,不要一学期全是轻松易懂的课,下学期却又累得透不过气来。尤其是第一学期,刚从高中进来,会有些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选课一定要多加考虑,细心选择,最好能多选比较容易、熟悉的课程,对较难的课最好放到以后去选。
(3)避免“避重就轻、舍难就易”
在选课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现象是,有的学生不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爱钻空子,选择容易过或容易得高分的学科,这种避重就轻、舍难就易的现象,会妨碍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
(4)避免过分“注重实用”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势利”似乎有情可原。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一定是好事吗?
急功近利选课只求实用 大学选修课“冷热失调”
新华网上海频道11月5日消息 大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正在变得日趋单一:学生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像经济管理、第二外语、社交礼仪等都成了“香饽饽”。而政治学、哲学、名著赏鉴等选修课却很“冷门”,不少课程最后不得不缩小课堂规模,而且这些“冷门”的出勤率也比较低。
有关专家认为,大学生在选修课上的“偏食”反映出他们学习知识的功利性,这也许在短期内会对学生毕业后就业等有一定帮助,但从长远看违背了选修课的初衷,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选修课还是应该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选修课:冷热差距大
同济大学教务处周老师给记者看了2002~2003 学年的选修课登记表,记者发现经济管理类、第二外语类等“实用”类选修课普遍报名踊跃,不少原定150人的大班甚至还要扩大编制。而哲学、伦理等社科类选修课则多数未报满,很少有百人以上大班;个别课程容量为120人,而登记报名的只有59人,还不到一半。
记者从其他高校也了解到,一般证券投资、物流管理、日语等选修课经常是两三百人竞相报读,最后到上课时教室里还要加座,而许多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却报不满。
周老师指出,尽管不少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在文、理、工各方面选修相关课程才能获得一定学分,但事实上不少同学对于学校要求的“非实用型”选修课大多兴趣不浓,有的人甚至仅是为了拿学分而把上课当作“走过场”,所以有些课程不仅选修者寥寥,而且逃课现象普遍。
学生:“实用”是标准
小邵是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课余做股票。他告诉记者几个学期的选修课他选的都是和股票投资有关的,比如证券投资、金融工程等,因为选修课上学的这些实用知识给了他很大帮助。小邵毫不讳言,自己在综合素质上不够平衡,对一些传统文化几乎是空白一片,但他还是比较青睐“实用型”选修课。
上海大学机械专业大四的阮同学则认为,老师讲的东西如果不能“立竿见影”就很难吸引如今的同学了。他和很多同学都是把“实用性”当作选择科目的重要标准。小阮说今年的选修课选了公共关系、现代物流,因为马上就要毕业了,学点人际沟通方面的知识会对求职有所帮助。
专家:急功近利不应该
同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童学锋指出,大学生应该把选修课当作提高自身综合修养的“大舞台”,而不应该局限于就业、考研等短期目标上,上选修课不应该急功近利。
童老师认为,大学生乐于提高自身实用技能,这是值得肯定和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学的选修课之所以设置多种类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进修机会,大学生应当珍惜这样的机会。其实,很多知识从长远看不但实用而且有趣,像经典名著选读、孙子兵法之类,不少同学选修了以后反而会迷上这些课程,从中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因此,大学生选课如果过于功利,就像为一棵树木而放弃整片森林,真的非常可惜。
作为一个过来人,真诚地奉劝各位学弟学妹,千万不要抱着为今后就业打基础的目的挑选课程。“要想从事某一职业就必须选修某系列课程”的想法有失偏颇,这种观点会使你贻误良机,无法接受完整的人文学科的熏陶。
第五个注意事项:详细了解学校对于选课的规定
刚进入大学的你,想不想做一个自由的人?
如果是的话,就应该懂得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
为了管理的规范和有序,各个学校对选课都有相关的规定,而且一般都印制成手册发到学生的手中,或者放到网上,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查到,但很多学生往往忽视学校的这些规定,等出现问题了,才找来仔细地阅读,并找各种理由乞求院系和学校能网开一面,可是为时已晚,游戏规则就是如此,没有道理可讲。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这些规定,并善加利用,防患于未然。
(1)了解选课类型、选课门数或学分的要求
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每学期选课类型、选课门数或学分都有要求。学生原则上不能超过这个规定。如有的学校或院系规定学生第一学期只能上必修课,有的学校规定学生第一学期只能选一门选修课等等。有的学校对每学期的选课学分有限额,如北京大学限额规定是14~25学分,不能低于14学分,也不能高于25学分,如果超过,选课系统将对你的选课结果进行随机删除。各个学校对这方面的规定差异较大。
(2)了解退课和补课的规定
学校一般都规定,在开学后的一定时间内,学生可调换或退出已选课程。等过了规定时间再退课,学校就会在你的成绩单上做一个记号。所以,如发现已选课程不符合自己需要或太难,应该当机立断尽快办理加、退选手续。记住,千万要在改课、弃课截止日期之前完成。这里有几个关键词语需要掌握:A.课程注册截止日期;B.改课程截止日期;C.放弃某一门课的截止日期。后两个截止日期有的学校是重合的,有的学校则会分开。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最后再给你一次机会”的日期一定在课程注册截止日期后几周。这段时间是给学生到处逛逛、选选看看的时间。这些很重要的日期你的导师、老师不大可能提醒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早早搞清楚。刚到时,马上向系里教务老师问清楚,或者上网查阅。千万要密切关注这些日期,搞清楚这几个重要日期,选课就基本找到了节奏。
还需要提醒你的是,在选课前必须认真阅读选课手册,了解该课程的内容、课程提出的接纳对象要求及先修课程的要求。另外,一定要认真研究、学习相应专业的培养计划,必须修满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学分, 注意各门课程的课程类别,注意自己的选课范围。
总之一句话,对各种规定一定要详加了解。
2017-08-14
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要注意选的课程让自己有动力学好。
1.首先按照学分要求来选课,首选学分较高的课程,这些课程比较具有挑战性,而且能保证修够学分。
2.选课要考虑到文理的平衡性,最好是文理都有涉及,虽然文的更容易通过,但理的更能学到实际性的知识。
3.如果挑选的课程比较热门,一定要在选课的第一时间就开始选课,不然很可能选不上,而只能去选那些被别人挑剩下的课程。
4.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非常重要,因为这将是你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所以,尽量挑选自己真正喜欢的。
5.关于体育课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可以选择自己高中就擅长的,例如乒乓球,可以在大学里更加系统的学习。
201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