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
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剑叶挺直窄短,二次灌浆明显,每亩有效穗数18.5万穗,株高114.7厘米,穗长23.6厘米,每穗总粒数133.3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6.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56.7%;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白背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0%,长宽比3.0,垩白粒率27%,垩白度3.9%,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0%。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5天,比对照Ⅱ优838长0.3天。株型紧凑,叶片直挺稍内卷,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7万穗,株高120.7厘米,穗长26.3厘米,每穗总粒数163.9粒,结实率81.0%,千粒重26.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90%;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9%,长宽比3.2,垩白粒率33%,垩白度4.7%,胶稠度5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

2025-02-09 广告
Y两优1号在盱眙县种植时,全生育期适中,为140 d左右。分蘖性较强、分蘖多且速度快,苗株健壮。移栽20、30 d,田间茎蘖数分别达234.0万、385.5万个/hm2以上。长势繁茂,茎秆粗壮、敦实,株型紧凑,高度适中,高抗倒伏,叶片上举、挺健、宽度适中,颜色呈淡绿色。抽穗时间集中,穗层整齐,穗型较长,每穗粒数约171粒,最多逾300粒。对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表现为良好的抗性,对稻瘟病和纹枯病表现为轻感,对稻曲病表现为重感。自2008年示范推广以来,全县未发生连片大面积倒伏现象。在3年示范和推广中,未发生叶枯病,纹枯病中等发生,细菌性条斑病、苗瘟和穗瘟轻度发生,稻曲病偏重发生[1]。该品种结实率较高,一般在85%左右,管理好的田块高达90%以上,Y两优1号是盱眙县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中结实率最高的品种之一,也是该品种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试种10 hm2,理论产量11 386 kg/hm2,实产10 154 kg/hm2。全县3年示范、推广的大田产量9.0 t/hm2左右,高产田块达10.5 t/hm2以上[1-2]。整精米率70.0%,外观光洁度好,长宽比3.0,垩白粒率33%,垩白度4.7%,胶稠度54 mm,直连淀粉含量16.0%。米厂老板反映加工米质好,剔透明亮,米饭松软,口感好。
Y两优1号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是农业部确定的超级稻重点示范推广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是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2008年在盱眙县开始试种,2009—2011年示范推广,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性强、株型紧凑、抗倒性好、产量高、米质优等特征特性。目前,Y两优1号是深受盱眙县农民欢迎的一个好品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