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展开全部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作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最终达到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这一目标。这一思想与我们学校开展的领袖儿童教育思想,也就是“使学生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且能影响他人的人”是一致的。
随着我们学校“领袖儿童教育”的不断深入,在今年春季植入了“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在课堂上都纷纷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观察中我发现,很多小组合作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转过身来,满教室里嗡嗡声一片,小组内学习好的同学争着抢着张嘴说话,差一点的学生干脆只顾自己玩弄小动作,谁也听不清谁说了些什么。交流时,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一张口仍然在说“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像这样的小组合作,学生之间没有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探讨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总结和评估。显然,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在今年秋季,学校又开展了“三模小组化”的教学模式的研讨。通过平时的听评课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平时的思考,谈谈我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一、合理搭配学习小组,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合作小组人数最好为两人。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才能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
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我认为以四人小组来划分比较合理。因为在听课中我们发现,6人或6人以上一个组并不利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个小组学生人数多了不利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此外,在搭配小组时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小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这样既保证了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互补,又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二、从习惯抓起,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集体性的技艺,需要小组成员都掌握一定的能力和技巧,否则小组活动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掌握这样的技巧呢?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从习惯抓起,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巧。
一是积极思考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思考之上,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学生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思考当中去,是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和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二是主动参与交流讨论的习惯。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角的敞亮、思路的宽阔。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方案或想法,也不迷信权威,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 。
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能力和习惯。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合作学习,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自己收集他人发言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四是善于肯定别人优点并敢于质疑的习惯。
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教学,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有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四、及时开展小学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如果评价机制运用得当,能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产生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效果。在实验探索中,我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引导学生把个人之间的竞争提升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即关注鼓励个人竞争,更关注小组合作情况。具体评价方法:①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汇报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等方式,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提高。② 对学生研讨、交流的及时评价。及时评价作得及时准确,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进行《数学广角》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在小组中探讨:“把两张长10厘米,宽1厘米的纸条贴接起来,再量一量,看它的长度是多少?你们发现了什么?” 各组同学贴的贴、量的量,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汇报员争着说:“我们小组经过研究发现:所有这样贴起来的纸条都有两小段重叠了,所以都比20厘米短。”老师评价说:“你们小组合作的真不错,不但发现了问题,还找出了原因。其他小组也是这样吗?”学生们高声说:“是!”老师鼓励说:“你们真了不起!大家还愿意继续合作,研究一下如果中间贴的部分是2厘米,这张纸条有多长吗?”话声未落,各小组又纷纷行动,研讨的热情更高涨了。③对各小组的表现互相评价。小组间的互评可以让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可以让他们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指出哪个小组解题思路最清晰、最易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配合最默契;哪一组最守纪律等。自己小组与他们相比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对别人的成绩做到心服口服,对自己也是一个促进。
随着我们学校“领袖儿童教育”的不断深入,在今年春季植入了“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在课堂上都纷纷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观察中我发现,很多小组合作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转过身来,满教室里嗡嗡声一片,小组内学习好的同学争着抢着张嘴说话,差一点的学生干脆只顾自己玩弄小动作,谁也听不清谁说了些什么。交流时,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一张口仍然在说“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像这样的小组合作,学生之间没有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探讨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总结和评估。显然,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在今年秋季,学校又开展了“三模小组化”的教学模式的研讨。通过平时的听评课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平时的思考,谈谈我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一、合理搭配学习小组,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合作小组人数最好为两人。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才能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
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我认为以四人小组来划分比较合理。因为在听课中我们发现,6人或6人以上一个组并不利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个小组学生人数多了不利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此外,在搭配小组时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小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这样既保证了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互补,又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二、从习惯抓起,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集体性的技艺,需要小组成员都掌握一定的能力和技巧,否则小组活动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掌握这样的技巧呢?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从习惯抓起,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巧。
一是积极思考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思考之上,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学生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思考当中去,是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和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二是主动参与交流讨论的习惯。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角的敞亮、思路的宽阔。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方案或想法,也不迷信权威,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 。
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能力和习惯。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合作学习,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自己收集他人发言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四是善于肯定别人优点并敢于质疑的习惯。
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教学,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有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四、及时开展小学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如果评价机制运用得当,能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产生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效果。在实验探索中,我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引导学生把个人之间的竞争提升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即关注鼓励个人竞争,更关注小组合作情况。具体评价方法:①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汇报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等方式,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提高。② 对学生研讨、交流的及时评价。及时评价作得及时准确,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进行《数学广角》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在小组中探讨:“把两张长10厘米,宽1厘米的纸条贴接起来,再量一量,看它的长度是多少?你们发现了什么?” 各组同学贴的贴、量的量,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汇报员争着说:“我们小组经过研究发现:所有这样贴起来的纸条都有两小段重叠了,所以都比20厘米短。”老师评价说:“你们小组合作的真不错,不但发现了问题,还找出了原因。其他小组也是这样吗?”学生们高声说:“是!”老师鼓励说:“你们真了不起!大家还愿意继续合作,研究一下如果中间贴的部分是2厘米,这张纸条有多长吗?”话声未落,各小组又纷纷行动,研讨的热情更高涨了。③对各小组的表现互相评价。小组间的互评可以让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可以让他们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指出哪个小组解题思路最清晰、最易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配合最默契;哪一组最守纪律等。自己小组与他们相比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对别人的成绩做到心服口服,对自己也是一个促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