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智解成语》有感

 我来答
暖阳灶灶
2016-08-28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80
采纳率:84%
帮助的人:295万
展开全部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王立群教授的著作《王立群智解成语》,觉得收获很大。合卷遐思,仿佛进行了一次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上至统治者的治国安民,下到万千百姓的唇齿之享。从帝王将相,到学人士子,到贫弱妇孺。形形色色,无一不包罗其中。王教授以平实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对成语进行了解析,让我们不但了解了成语的出处,而且也让我们对古代文化,古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窥见一斑。
汉语成语是汉语中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很多成语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迹,展示了古人所处的地理环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产状况,生活条件,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成语,必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不仅能够增加演讲的说服力,而且能使内容更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能巧妙运用成语也是一个人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的标志。
本书分为十五个章节:第1章是总述:成语是如何炼成的,接下来的章节分别是舌尖上的成语,梦里乾坤,时间都去哪了,如何做一个好父亲,寻找包青天,“老虎”与“苍蝇”,诚信的力量,感恩的心,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安得广厦千万间,老有所依,都是追星惹的祸,包装街的怪象,雾里看花。
本书开头,关于成语的形成过程,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成语”一词,最早被称为“成言”,在东汉已经出现。六朝时,它又被称为“陈言”“成辞”。到了宋代才称为“成语”,一直沿用至今。它至少包含三个基本意思:习用,简洁,固定。恰当运用成语的前提是我们要弄清楚它的渊源。一般来说,成语大致有六个来源:来自上古神话,来自传说,来自寓言故事,来自历史,来自文人作品和来自外来文化。可以说,如果你了解了中国的成语,那你就大致了解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源流。
在本书的十几个章节中,如下几处读完让我感触颇深。
一、沐猴而冠这个成语竟然和项羽有关。
当年,项羽带兵攻入咸阳,杀了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收拾了金银财宝就准备还乡,有人劝他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沃,可以建都称霸。”不料项羽却说:“富贵不还乡,就像穿着锦衣在夜里走路,谁人知晓呢?”说着叹道:“人皆说楚人像只戴着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不其然啊!”项羽听后大怒,将说客给煮了。于是诞生了一个成语。“猕猴而冠”将楚汉相争的历史和项羽性格本质浓缩在四字当中。当年项羽的乌江自刎让后世多少有志之士扼腕叹息,李清照甚至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丽诗句以表达敬慕之情。现在看来,失败应是项羽不可改变的宿命,他的性格早已注定了他的结局。尽管它具有帝王之貌、帝王之才,就像戴着帽子的猕猴,再像人,仍旧是只猴子!
二、“染指”原来是这样来的。
我们紧挨拇指的手叫食指,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是和事物有关吗?果然是的。古时人们品尝食物时,通常用这个手指蘸一下放到嘴里品尝。关于这个食指,还有一段令人历史渊源。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元前605年,郑国的两位大臣——公子宋,公子家相约朝拜郑灵公。路上,公子宋的食指不自觉的抖动起来,原来,公子宋的这个指头有个特异功能,如将有美味可食时,必抖动不已,且屡试不爽。果然,二人进宫就发现御厨在杀一只大鳖犒赏大臣,起初,公子家起初以为公子宋信口开河,现在事实摆在眼前,真是太神了!朝堂上二人会心一笑。谁知这一笑落到了郑灵公的眼中,听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非要捉弄公子宋一下,大别蒸熟后,唯独没有公子宋的,恼羞成怒的公子宋做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举动:他稳稳地走向煮鳖的大鼎,将那个具有特异功能的手指伸到其中蘸了一下,放到口中吮吸干净后,转身而去。后来,公子宋伙同公子家将郑灵公杀害了。性命、王位、国祚就这样因为一顿吃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因此诞生了一个成语——染指于鼎。
三、“孺子牛”含义的转化
鲁迅的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让大家了解了“孺子牛”这个词,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孺子牛”就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可最初,“孺子牛”却与一位“好父亲”有关,就是春秋后期齐国的齐景公有关,齐景公是一位饱受非议的国君,初期,他也是一位具有雄韬伟略,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意图恢复当年齐桓公称霸诸侯的荣光,很有一番作为。但后期则醉心于声色犬马,他在的众多子女当中,最宠爱的是宠妃芮姬生的儿子“荼”,宠爱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又一次,齐景公与公子荼嬉戏玩耍的时候,齐景公扮演“大牛”,让儿子骑在上面,为了更逼真,齐景公还找来一根绳子咬在嘴里让公子荼拉着,突然,公子荼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更为严重的是齐桓公的一颗牙齿被拉掉了。这边是“孺子牛”的最初含义,是一位过度宠爱孩子的“好”父亲的故事。所以早期“孺子”多是对天子、诸侯继承人的称呼。直到后来含义不断转化,由天子之子到一般的小孩子,到鲁迅先生的勤恳无私的象征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
四、“言传身教”——令人佩服的家风
“言传身教”这个成语最初是源自东晋宰相谢安的一段佳话,谢安身居相位,日常国事繁忙,很少在子女的教育上放太多时间,谢安夫人就一人承揽了这项事物,久之,不堪其重的谢夫人向丈夫抱怨道:“怎么从来不见你教育孩子?好帮我分担一点。”面对夫人的指责,谢安坦然答道:“我平时总是拿自己的做榜样来教育孩子啊。”(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多么有力的回答,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谢安学识渊博、品行正直。潜移默化的会对子女产生影响。正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五、余音绕梁——古人也追星
对明星的狂热的追捧和模仿并不是今人的先例,而是古已有之。故事发生在先秦时期的韩国,当时有一位民间歌手,叫韩娥,又一次,秦娥要到齐国去,大概是因为齐国在当时不仅国力强盛,而且音乐事业很发达,秦娥估计要到那里切磋学艺,由于路程遥远,秦娥带的干粮有不足,所以到达齐国都城临淄的时候已身无余粮,只好卖艺求援。粮食问题得到解决以后,韩娥继续前行,已经走了好远了,可人们觉得韩娥的歌声还在,到处弥漫着动人的旋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听众觉得韩娥并没有离开。尽管韩娥歌艺高超,但依旧不能解决生活问题,经济拮据时,韩娥遭到了客店老板的奚落和嘲讽,孤立无援,离家万里的韩娥为此很伤心,内心悲痛的她就在大街上演唱,借此发泄心中的哀怨,她的歌声如此悲凉,以致附近的百姓皆“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最后,人们把韩娥追回来,她唱了一首欢乐明快的乐曲后,人们才欢呼雀跃,前面的悲伤之情一扫而光。这就是古人的追星。也是音乐的魅力。这个伟大的音乐家也给中国的文化做出了贡献,那就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两个成语。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合上书卷,脑海中像翻腾的海水,久久不能平静。没想到,一个个小小的成语,竟浓缩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让人不禁再次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