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能对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可以的,这种韵叫鱼竿韵,也是对联中的一种形式。
“鱼竿韵”最初不是联律,是诗律的一种,由于楹联文学的发展逐步渗透到联律中,至于起源倒是真地考证不了了。由于网络楹联文学和诗词的结合,关于鱼竿韵的定义没有一个准,在此根据现在广泛支持和切实得到运用的格式加以总结归类,我们先分析鱼竿韵的几个特点:
一是律句联,非律句联不在此韵律范畴;
二是四连平,我们仅说四连平而不说四连仄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四连平在诗句中是单独存在的,而其对应诗句不一定是四连仄,但由于楹联的声律相反律,才引入四连仄概念,但分析鱼竿韵还是以四连平为基准;
三是以五言为基准,其他多言句以此为变化基准;
四是以七言为限,七言以上不提倡使用相对应的鱼竿韵变化格式。
根据以上一般鱼竿韵特点,列举鱼竿韵一般格式:
五言:
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平
六言:
通平平平平仄==
通仄仄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
通通平平平平仄==
通通仄仄仄仄平(2位通处上下联平仄必须相反)
通平平平平仄仄==
通仄仄仄仄平平
由于鱼竿韵是特殊韵律,句首通处上下联平仄尽可能相反,七言第一种格式2位通处上下联平仄必须相反。
为什么不主张七言以上联允许鱼竿韵的存在,因为不能让平声或是仄声连续过多,超过六个就不好了;另外此韵来自诗的韵律,古体诗和近体诗中没有七言以上句式,就是有,那也是非律句诗。
关于鱼竿韵大家还是有很多疑问,我们不妨从诗词到楹联都从实例分析:
王安石诗句“松行三千行不尽,居然捧出梵王宫”
前句就是“平平平平平仄仄”五连平;
谢灵运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前句“平平平平仄”四连平;
大家不妨看看其下句都不是鱼竿韵了,是一般律句,这也是我为什么将鱼竿韵定义的时候仅依据平声而不以仄声的连续。
我们来看几个名联:
杭州秋瑾墓联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下联第一分句“平平平平仄”四连平,但在上联的第一分句声律却是“平仄平平仄”这种一般律句格式;
再如济南千佛寺漱玉泉亭联
“翻飞千寻玉==
倒泻万斛珠”
上联“平平平平仄”鱼竿韵,下联“仄仄仄平平”一般律句格式;
再如昆明西山华亭寺联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上联尾句“仄仄平平平平仄”四连平而成鱼竿韵,而下联尾句声律却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一般律句声律格式。
以上两例诗句和三例都是以律句格式对鱼竿韵格式,由此可见鱼竿韵仅是连平概念,其实与连仄无关,但由于对联讲究的是平仄和谐、上下声律相对,这才将连仄概念引入对联声律鱼竿韵之中。
我们很多人认识鱼竿韵可能是从已故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马萧萧先生的名联
“花开三章清平调==
叶落一曲长恨歌”而来,此联上联六连平,对句“仄仄仄仄平仄平”没有和出句那样六连仄,而是中间断了一仄声,这是因为《长恨歌》是固定词组,不可更改,但其四连仄也已经满足鱼竿韵的定义了。
我们承认鱼竿韵在楹联创作中的存在,但不一定要上下联都符合鱼竿韵!可以用律句格式应对鱼竿韵!但要考虑上下联的声律一般变化!原则上不允许4连仄以上单独存在的!
“鱼竿韵”最初不是联律,是诗律的一种,由于楹联文学的发展逐步渗透到联律中,至于起源倒是真地考证不了了。由于网络楹联文学和诗词的结合,关于鱼竿韵的定义没有一个准,在此根据现在广泛支持和切实得到运用的格式加以总结归类,我们先分析鱼竿韵的几个特点:
一是律句联,非律句联不在此韵律范畴;
二是四连平,我们仅说四连平而不说四连仄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四连平在诗句中是单独存在的,而其对应诗句不一定是四连仄,但由于楹联的声律相反律,才引入四连仄概念,但分析鱼竿韵还是以四连平为基准;
三是以五言为基准,其他多言句以此为变化基准;
四是以七言为限,七言以上不提倡使用相对应的鱼竿韵变化格式。
根据以上一般鱼竿韵特点,列举鱼竿韵一般格式:
五言:
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平
六言:
通平平平平仄==
通仄仄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
通通平平平平仄==
通通仄仄仄仄平(2位通处上下联平仄必须相反)
通平平平平仄仄==
通仄仄仄仄平平
由于鱼竿韵是特殊韵律,句首通处上下联平仄尽可能相反,七言第一种格式2位通处上下联平仄必须相反。
为什么不主张七言以上联允许鱼竿韵的存在,因为不能让平声或是仄声连续过多,超过六个就不好了;另外此韵来自诗的韵律,古体诗和近体诗中没有七言以上句式,就是有,那也是非律句诗。
关于鱼竿韵大家还是有很多疑问,我们不妨从诗词到楹联都从实例分析:
王安石诗句“松行三千行不尽,居然捧出梵王宫”
前句就是“平平平平平仄仄”五连平;
谢灵运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前句“平平平平仄”四连平;
大家不妨看看其下句都不是鱼竿韵了,是一般律句,这也是我为什么将鱼竿韵定义的时候仅依据平声而不以仄声的连续。
我们来看几个名联:
杭州秋瑾墓联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下联第一分句“平平平平仄”四连平,但在上联的第一分句声律却是“平仄平平仄”这种一般律句格式;
再如济南千佛寺漱玉泉亭联
“翻飞千寻玉==
倒泻万斛珠”
上联“平平平平仄”鱼竿韵,下联“仄仄仄平平”一般律句格式;
再如昆明西山华亭寺联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上联尾句“仄仄平平平平仄”四连平而成鱼竿韵,而下联尾句声律却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一般律句声律格式。
以上两例诗句和三例都是以律句格式对鱼竿韵格式,由此可见鱼竿韵仅是连平概念,其实与连仄无关,但由于对联讲究的是平仄和谐、上下声律相对,这才将连仄概念引入对联声律鱼竿韵之中。
我们很多人认识鱼竿韵可能是从已故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马萧萧先生的名联
“花开三章清平调==
叶落一曲长恨歌”而来,此联上联六连平,对句“仄仄仄仄平仄平”没有和出句那样六连仄,而是中间断了一仄声,这是因为《长恨歌》是固定词组,不可更改,但其四连仄也已经满足鱼竿韵的定义了。
我们承认鱼竿韵在楹联创作中的存在,但不一定要上下联都符合鱼竿韵!可以用律句格式应对鱼竿韵!但要考虑上下联的声律一般变化!原则上不允许4连仄以上单独存在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