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产生学习欲望?
昨日,长江日报校长读书分享会走进武汉第三寄宿中学,校长吴晓红分享她读《学习的本质》一书的心得,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中的困难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没有学的欲望教得再多也徒劳
孩子在校内校外的各种课上得不少,但为什么反而学得越多越差劲?吴晓红指出:“因为教并不等于学,当教学被当作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时,它不能引发学习,甚至会阻碍学习。”
老师和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啊”,可是如果孩子自己没有学的欲望、思考的习惯,教得再多也是徒劳。比如有些孩子很会做笔记,老师讲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可总是满足于被动接受而自己不思考,看似认真其实都没学进去。
“学习源自一种需求、一种意愿或一种缺失。”吴晓红说,“要让孩子了解新知识具体有什么用,引入一个发问的阶段,不直接提供答案,让他感受到新知识的‘好处’。一切让孩子产生学习欲望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莫让孩子经常受挫折
孩子认为自己有何种能力很重要,对自我的认知能增强信心。人在多次受到挫折后,很可能会产生挫败感,从此一蹶不振。
很多家长甚至老师喜欢盲目攀比,总在孩子面前放大学霸的优点,长期刺激他们。“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打开方式。会学习是一种能力,对于暂时学不好的孩子,如果能让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他就会往这个方向加油,有坚定的信念并努力向前也是一种能力。”吴晓红说,“针对初三学生,学校每周有个小型基础知识过关,想让更多孩子每周感受到学习后的收获,一周一得,从量变到质变,不断正面强化‘我能做到,我能做好’。”
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之所以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过多地品尝了学习上的挫败感,多次的打击使他们放弃了奋斗。所以,要多给失败的孩子一些鼓励,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同时,要教会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明示正确的学习习惯
大家都知道持续21天就能形成一个习惯,坚持90天习惯就会相对稳定。学习中的好习惯究竟有哪些?很多家长并不太清楚,或仅是口头上说说,并没有督促、帮助孩子实践。
影响学习成绩的习惯有:尊重并欣赏老师,自学预习,专心上课,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切磋琢磨,独立作业,仔细审题,练后反思,复习归纳,整理错题集,客观评价等。
学习中首先强调尊重和欣赏老师,如果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那么这门课肯定学不好。有时家长有意或无意的言辞,会影响孩子与老师的关系,最终受害的其实是孩子。遇到问题,需要充分沟通而不是心存埋怨。另外,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也是孩子社交的一种媒介,追星并不是坏事,家长不要一味贬低偶像,而要利用偶像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孩子正面引导。
2017-03-2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