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履什么四字词语
步履蹒跚。
步履蹒跚读音:bù lǚ pán shān。
步履蹒跚释义: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
步履蹒跚出处:宋·龚熙正《释常谈·步履蹒跚》:“患脚谓之步履蹒跚。”
步履蹒跚出处释义:患脚对他走路摇摇晃晃。
典故
平原君家临街的楼房很高,在楼上可以俯瞰附近居民的房屋,平原君的美人--待妾,就住在楼上。有一天,众美人在楼上闲望,看到一个瘸腿的人到井台打水。美人们见到他行路缓慢,东摇西晃的样子,忍不住哄笑起来,有的还学仿他走路的姿态来取乐。
这个瘸腿的人,受到这番侮弄很是恼怒。第二天清早,这个人就来登门拜访平原君,要求说:“我听说你喜欢接纳贤士,而贤士所以会不远千里来投奔你,是因为你能看重贤士,轻贱美女的缘故。我不幸有了腰弯曲,背隆高的病,你的房里人在高处看到了,肆意笑弄我,这是不合礼的。
我要得到笑我的人的头!”平原君假笑着答应说:“好啦。”等那个人走了后,平原君冷笑了一声,对左右的人说:“瞧那个小子,倒想以一笑的原故让我杀美人,不也太过份了吗!”到底没有杀。过了一年多,住在平原君家里的宾客,一个接着一个的走了有一多半。
平原君很奇怪,对留下未走的门客说:“我对待各位,可以说是诚心诚意的,没有敢失过礼,为什么走了那么多的人呢?”有一个门客上前直率地说:“就因为你不杀那笑瘸腿的人,这说明你喜欢女色而看不起士人,所以宾客就走了”。
平原君听了大为后悔,立刻叫人杀了那些嘲笑过瘸腿士人的美人,拿着头亲自到瘸腿人的家去谢罪。不久,离开平原君家的宾客,才又一个接着一个的回来了。
步履开头的成语有两个,分别是步履维艰和步履蹒跚。
一、步履维艰
拼音:[ bù lǚ wéi jiān ]
解释: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出自:《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示例:譬如祖母的脚是三角形,~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老年人或有病的人行动不便
二、步履蹒跚
拼音:[ bù lǚ pán shān ]
解释: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
出自:唐·皮日休《上真观》:“天禄行蹒跚。”
示例:爷爷腿脚不灵,走起路来~。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步履维艰和步履蹒跚的近义词有寸步难行、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一、寸步难行 [ cùn bù nán xíng ]
1. 【解释】:连一步都难以进行。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2. 【出自】:唐·杜甫《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3. 【示例】:美娘赤了脚,~。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处境艰难
二、进退维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1. 【解释】: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2. 【出自】:《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3. 【示例】: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的苦闷。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进退两难
三、左右为难 [ zuǒ yòu wéi nán ]
1. 【解释】: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2. 【出自】: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为难,如何是好!”
3. 【示例】:千思万想,~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步履艰难、
步履维艰、
步履如飞、
步履安详、
步履蹒跚、
步雪履穿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